高中数学“课堂观察”教学有效性初探

2016-07-18 04:56叶能英
黑河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课堂观察高中数学有效性

叶能英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我国教育体系发生了重大变革。数学作为培养高中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是高中阶段主要的课程内容。遵循新课改的要求,高中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探究学习等诸多教学方法。其中“课堂观察”作为与其它教学方法不同的形式之一,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鉴于此,文章主要探究高中数学“课堂观察”教学有效性的对策,期望可以为同行提供理论帮助与研究基础。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观察;教学;有效性

数学教学改革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高中数学教学存在放多的问题。很多教师在课堂中认真地教学,但是学生的数学成绩仍不理想,甚至有部分学生对数学科目有所厌烦。这种情况下需要教师积极改变教学模式,采取“课堂观察”的方式,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观察与了解,将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分析与解决,使整个教学活动更加优质高效。

一、高中数学“课堂观察”的重要意义

高中数学是高中阶段的基础学科,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开拓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学科。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对日后迈入高校,系统学习高等教育的知识奠定基础与保障。“课堂观察”是新课改下所形成的一种教学方法,顾名思义便是在课堂中采取观察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进行观察。从整体角度分析,高中数学开展“课堂观察”教学方式能够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了解,能够帮助教师在日后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此外,“课堂观察”的方式可以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展现,能够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使教师进而采取有效的对策予以解决,这些对高中生提高自身的数学成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现阶段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制约因素

高中数学所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具有抽象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到枯燥、乏味,甚至部分学生会出现厌烦心理。现阶段影响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三点。一是学生听课现象不容乐观。根据调查,有30%以上的学生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表现不佳,尤其在遇到不理解的内容时比较迷茫。而对于这种情况,有较多的教师没有了解与观察,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二是学生思维状况跟不上教师的讲解速度。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语速过快,部分习题或者内容一语带过,或者只讲解一遍。有些学生因缺乏数学基础知识,导致对该部分内容不理解,并且课下不习惯询问教师,从而致使数学成绩越来越差。三是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喜欢提问问题,但是却不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状况,无法了解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相关的定义。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原因,导致了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受到制约与限制。

三、高中数学“课堂观察”有效性的对策

1.对学生的听课状态进行观察

由于高中数学知识比较抽象且枯燥,再加上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高中数学主要采取的教学方式为“独白式”。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完全按照教师自身的思维模式进行的,而学生的思维模式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学生学习知识的好奇心也被打破,这样的结果必然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数学知识丧失兴趣。教师教学中如果仍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则会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抵触,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无法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下,数学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发挥,采取对话式教学模式,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此外数学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听课状态进行观察,比如在学习函数知识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设置选择题,激发起学生思考问题的动力。

当教师抛出思考问题后,紧接着要关注学生的听课状态与反应,注意观察他们有何变化。例如有的同学经过短时间的思考便可以回答出正确答案,但是也有学生对问题的答案表达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教师在接下来所讲解的课程中需要对表现不积极的学生多加关注,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经过几分钟的思考之后,教师可以选派代表回答问题,并将思路进行阐述。

2.对学生的思维状态进行观察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有很多知识比较抽象,需要学生充分思考,经过细致的分析后才能得出结论。因此,培养与训练高中生的思维能力成为高中阶段数学学科的主要目标和内容。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察颜观色”,不仅要观察学生能否提出问题,是否积极讨论发表意见,还要观察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是否具有针对性、挑战性和创新性。通过这样的课堂观察方式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数学知识点,是否对数学知识有所思考,思路是否恰当。除此之外,在数学教学过程之中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创造性,关系到学生的整体思维状态。教师通过对学生思维的观察,能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处于最佳学习状态之中。比如在掌握函数基本知识之后,教师可以设置做函数图像的问题。

在提出问题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思维状态进行观察,并且要顺着学生的思维出发,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可以引导学生对函数知识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询问学生是否能够利用函数的基本性质获取结果。采取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能够通过多角度审查、多角度表达的方式,激发起学生思维的火花。经过短时间思考之后,教师可以选择会做的学生在黑板上作板演解答。

3.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状态进行观察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也是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一般而言,高中数学课堂提问需要师生相互合作,共同思考,另外,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该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指导作用,这是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提问”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首先,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需要给学生预留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与分析,这个时候教师要对学生思考时的表现进行观察。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循序渐进,不可在一开始便提出难度较大的问题。在激发起学生思考兴趣的同时,可依据教材内容逐渐适当提出难度较大的问题,从中能够对学生思考问题的现状有所认识与了解。其次,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是精心准备的,需要依据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特点所挑选的具有典型性的问题。这种问题要具有针对性,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分析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堂观察已经成为一种教学方法,它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教育的需求。课堂观察能够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习惯,了解和判断学生是否积极投入到课堂之中,是否专心听课,是否积极思考问题。这不仅是体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载体,也是帮助教师修正教学策略、纠正教学目标设定偏差的的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提高课堂观察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改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教学技能提升的策略研究”课题项目之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户燕.论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4(07).

[2]杜振义.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05).

[3]蒋存波.把握“六化”,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2(19).

[4]孙玉娟.关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赤子(上旬),2014(22).

[5]高夫立.关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求知导刊,2014(12).

(责任编辑 史玉英)

猜你喜欢
课堂观察高中数学有效性
高职教学“课堂观察”方法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数学“课堂观察”教学有效性初探
教师提问有效性的课堂观察探析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