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听说教学的探索

2016-07-18 04:56谭丽敏
黑河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听力口语英语

谭丽敏

[摘要]对英语语感欠缺的学生来说,英语学习是一门较难的学科,这也是他们学习英语产生了畏难情绪。其实,要让英语学习取得突破并不困难,关键在于掌握方法。若把握住其中真谛,学生就能很快体会到随心所欲听说英语的乐趣。

[关键词]英语;口语;听力;方法

在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和学生都认识到听说读写的重要性,也投入了不少精力,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往往是学不得法。可见,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教学效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下面,对英语听说的教学方法试作解析。

一、口语教学方法

1.突破语音难关

教师首先要教学生学会音标,使其达到能读、能默写,为后面学单词做准备。讲解时要详细到位,要讲明发音要领。尤其是对新入学的学生,教师在开学初要用至少一个星期的时间来讲授音标,然后元音过关、辅音过关、拼读过关。目的是让学生经过一个多星期的音标学习,做到拼读音标像拼读拼音一样自如,在此基础上把握连续、缩读等口语表达中最常见的语音现象,进而练习英语口语的语调和节奏。在这个过程中,先教字母音标是一个好方法。学生通过唱字母歌已十分熟悉字母的发音,让他们写出这些字母的音标,一方面使他们的字母发音读得更规范;另一方面让他们对英语音标有感性认识,觉得英语跟汉语一样,也有一套属于它们的拼读方法。

2.模仿磁带或广播提高口语能力

模仿的第一步是先模仿单词的发音,口型要到位,口腔肌肉要充分调动起来。刚开始模仿时,速度不能过快,以便把音发到位。待把音发准后,再加快速度,用正常语速反复多说,直到脱口而出。第二步是模仿词组的读法,重点要放在熟练和流利程度上,要多练连读、不完全爆破和同化等语音技巧。第三步是模仿段落及篇章,重点在于提高流利度。

3.朗读提高口语能力

大声朗读可以说是第二次模仿,指导学生在朗读时应有意识地以磁带里的语音、语调方式去朗读,并坚持不懈。在朗读时可以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认真听一听,便于及时找到差距,发现自己的弱点。

4.积累大量简洁实用的口语句型

平时可让学生记忆课本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并且配有随堂的仿写习题。另外,引导学生在初一时用所学的词或短语造句,在初二、初三时指导学生大量写作。练习口语不免要背诵字词句,但很多学生都不喜欢背诵。从学习的角度讲,背诵一些名篇佳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要求他们背诵一些常用的英语句型和表达方式,以此为样本,进行联想背诵记忆,这样在用英语交流时自然有话可说。

5.“三最”训练法

可模仿李阳老师的“三最”训练法,经常在班级里和学生比说英语的速度和耐力。同一句话、同一个段落,看谁说得快;同一个句子,看谁一口气说的次数多。这些小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开口说话的欲望。一次,在初一的课堂上,学生觉得“Please take these things to school.” 这个句子有点拗口,就开始抱怨。我说:“大家先练习,一会儿咱们比比看,谁能把这个拗口的句子一口气说三遍。”学生的兴致顿时高涨起来了,班级里响起了练习的声音。看全体学生差不多都会了,我叫了班级里语速稍慢的一个女生,虽然她说得不好,但也一口气说完了。我接着又问:“谁能说五遍?”这时又有学生举手了,我看到有的学生对此表现出惊讶和羡慕,甚至还有点怀疑。班里有名的“快嘴陶”陶渊果然名不虚传,一口气说了八遍。这时大家有点亢奋,班级里又开始了练习声, 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谁敢挑战陶渊?”这时不知道谁喊了一声:“李志鹏能读十九遍!”我虽然有点怀疑,但还是鼓励他们说:“好!敢挑战就是好样的!”虽然最后李志鹏说得腰都弯了,但还真做到了说十九遍, 学生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我激动地说:“天哪!看来我只能封你为快嘴王了,虽然你不姓王但你就是王!”学生们满堂大笑,过了许久还对此事念念不忘。我想正是这一个个小活动,一个个小插曲,让学生体会到了讲英语的快乐。

二、听力教学方法

英语听力的培养和训练,是建立在大量的词汇和阅读之上的。提高听力的方法是多说,多读,多练。具体的方法有:

1.精听与泛听结合起来

在听力训练中,教师要做到既能准确无误地听出某些重要的数据,如年代、人名、地名及事实,又要兼顾把握大意的训练,这就需要交替练习, 即把精听和泛听分成各处独立的练习, 听时穿插安排, 也可把一个故事或报告进行分解,有些部分精听,其余泛听。

在精听时,要首先熟悉听力材料中的生词,对有些难句可以反复听,而泛听则只求掌握大意,不必了解每个细节。精听遍数不限,直到完全听懂为止;泛听的遍数由材料难度和自己的程度来决定,一般不要超过三遍, 否则就失去了泛听的意义。泛听时,不宜中间打断, 要一气呵成;精听则可在句子之间或困难之处停下机器,倒带重听。光泛不精,会养成似是而非、不求甚解的习惯;反之,则见树不见林, 抓不住大意。所以,这两种训练哪一种也不应偏废。

2.听后关注生词

生词是听力之前的准备活动之一,目的是帮助学生扫除一些听力障碍。对生词要进行分析,分层次处理,不提倡在听力活动前将所有生词都挑出来进行认知。这样做,能使学生在听力活动中精力更加集中。根据学生情况,如果能够通过上下文猜出来的词,听前就不要处理这个生词,而将其作为训练学生猜词能力的练习材料,同时使听力材料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3.复述听力内容

复述有两种常见方法:一是阅读后复述,二是听磁带后复述。比较而言,第二种方法更好些,这种方法既能练听力,又能练习口语表达能力。学生练习时要循序渐进,可由一两句开始,听完后将所听内容说出来,一遍不行,可多听几遍。刚开始练习时,因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等方面的原因,学生的复述可能接近于背诵,但在基础逐渐扎实后,就会慢慢放开,逐渐灵活运用。

4.布置课后听力作业

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只靠课上有限的时间是不够的,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多种作业形式,使学生在课下也进行听说练习,如跟读录音、做部分听写等。教师还可以拓展作业的范围,使学生能接触更广泛、更丰富的听力材料,如电视、电影、讲座、歌曲、故事等, 这些听力材料都可以用于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在选材上应选择内容浅显、趣味横生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资料。其中,影视节目和英文歌曲是较佳的选材,配合画面,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特别是对于广大农村及偏远地区学生更具有重要意义。

5.听力测试方法

听力测试有各种形式, 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及训练目的来定。

(1)问答形式:在每次听完所定内容后, 可用问题形式测试是否听懂了大意。

(2)填空形式:这种练习主要用来检查是否听懂了时间、地点及关键字句,它可以帮助学生抓住难词和含混不清的词句。

(3)听写或记录形式:这种练习形式的难度较大,但能锻炼过硬的本领,比较适合自学者采用。可以根据个人水平,掌握停止机器的次数,以及每停一次的句子间隔。

听力训练不仅是对耳朵的训练,更与学生掌握的词汇量的多少、发音、语调,对英美文化、政治经济情况的熟悉程度都有极大的关系。因此,听力好坏是对一个人的英语水平、知识面、分析及联想能力的综合检验,教师一定要予以重视,并加强训练。

总之,英语听说能力是一项综合技能,它的提高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多创造机会让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设计合理有效的活动,教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听说习惯。这样,学生的听说能力一定会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林崇德.英语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猜你喜欢
听力口语英语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