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动因对英语口语流利性的影响

2016-07-18 05:10闫捷
黑河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主导课程设置教学模式

闫捷

[摘要]调查发现,在影响英语口语流利性的诸多因素中,学习者的自主动因通过与学习兴趣、自我效能、目标定向和语言聚焦的相互作用,对学生英语的口语流利性产生重大的影响,并在所有学习动机反应链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在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过程中,应通过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动因,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因素。

[关键词]自主动因;主导;课程设置;教学模式

一、自主动因的含义

自主动因是指人们激发、维持某种行为并使之指向特定目的的一种力量,是人们积极感知事物的动力。自主动因强调学习者激发自我对外部事物的注意与向往的主观趋动力,从而使学习者产生能动的体验愿望。自主动因属学习动机范畴,并主导于学习动机。第二语言学习动机主要包含兴趣、自我效能、目标定向、注意力和语言焦虑等动机因素。从逻辑学角度讲,自主动因是语言习得者用内在力量对内在潜能的表达。语言学习动机因素的产生离不开学习者自主动因的趋动,如果缺少学习者自主动因的参与,任何一个语言环节都难以实现口语表达的流利性。自主动因强的学习者表现为:提高语言信息材料输入的积极性,增强对叙述性内容的整合能力,加速叙述性内容的程序化进程,完成英语口语流利产出模式的自动化运行,最终实现英语口语的流利表达。

二、自主动因对英语口语流利性的影响

1.自主动因与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主体具有感情色彩地对事物和话语的某种认知倾向,是语言习得中最为内在的动机因素。英语语言习得者的自主动因和学习兴趣是相得益彰的。自主动因可以趋动学习者不断地对英语学习内容产生新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推动下完成口语输出的流利表达,克服口语交际中出现的情绪焦虑、产出障碍等困难,体验到内心的满足与认同感,进而又增强对语言学习的自主动因,如此循环往复,达到英语口语产出各个环节的顺畅运行。自主动因通过学习兴趣影响英语口语流利性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为应用语言学所提倡的自主学习原则提供理论支撑。

对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和黑龙江工程学院2014级的284名学生就影响英语口语流利性的因素问卷调查(图1)显示,各调查变量对英语口语流利性有一定的影响。在所有影响因素中,无论是间接影响或是直接影响,与自主动因相辅相成的兴趣都居于首位。学习兴趣对英语口语流利性的间接影响是15%,直接影响是38%,全部影响是54%。学习兴趣之所以对英语口语流利性的影响最大,原因在于学生如果对英语文化充满兴趣,就会在自主动因的趋动下,对语言学习持肯定态度,抵抗外来压力影响,在英语学习和口语运用上投入较多精力和时间,使自己主动运用语言交际进行口语实践。

2.自主动因与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属于自信心的范畴,是指学习者在语言习得中预期所能达到的语言掌握程度并获取相应表达效果的能力。如图1所示,在英语口语流利性的影响因素中,自我效能紧随学习兴趣之后,占有极大比重。自我效能影响英语口语流利性输出,原因在于其对学习者选择任务类型,完成任务时的情绪及其持续性均产生影响。面对各种任务类型和语言计划时,自我效能可以帮助学生主动调节学习情绪,无论是否提前知晓或熟悉任务类型,都能积极参与学习。在自主动因的趋动作用下,自我效能对英语口语流利性产生直接影响,并通过兴趣、目标定向、语言聚焦对口语流利性产生间接影响。

在多数口语交流情境中,说话者不能事先预料任务计划,自主动因强的学生在这种未知情境下会形成较高的自我效能,能够自信而快速地对任务类型作出选择并对任务内容进行表述。此类学生多是语言学习的优秀者,他们认识到只有通过持续不断地努力,才能在英语习得中期许达到更高的标准,熟练而自如地运用任何一种语言技能。对于英语基础较低的学生,如果有较强的自主动因作为趋动力,也能实现较高的自我效能,使其坚信通过不断努力的勤奋练习可以使口语表达流利性得以提高,从而有信心地、积极主动地加强口语训练。学生对英语学习期间口语表达技能的预期越高,对口语流利性的需求也就越高,激发学习动力因素的自主动因就越强,自主动因趋使学生增加练习次数和延长练习时间,口语输出的流利程度也会随之提高。

3.自主动因与目标定向

目标定向理论指出,第二语言学习者参与语言交际趋向于采用不同的定向,当语言交际活动的定向不同时,学习者对于参与的目的、努力的理由、自我的认知、自身行为的表现和成功与否的判断标准等方面也会不同。目标定向包括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对英语口语流利表达起着重要作用。近期目标如期末考试、应用能力测试等。远期目标可指考研、留学、就职外企等。无论哪种,要想达到预期目标都离不开学习者的自主动因的支持。第二语言学习目标定向能引导学生确立努力的方向和注意的焦点,始终坚持从事与目标实现相关的活动,帮助学习者根据任务难度确定相关任务策略或行动计划。

自主动因强的学生倾向于确立较高的目标定向,近期目标对他们不具有挑战性,而远期目标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一般在口语学习方面的自主动因很强,他们大都订立远期目标,并有信心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该目标。然而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英语学习普遍立足于近期目标,只要通过期末考试、应用能力测试或四级考试就称心满意了,这也是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流利性始终不高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师有必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动因,在自主动因的趋动下确定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第二语言习得程度,使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目标不仅包括对外文资料的书写与阅读,更要能够与外商、外宾熟练自如地会话。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不断寻求或创设口语交际情境,主动突破心理焦虑、环境障碍等因素的影响,充分利用可能的机会进行口语交际练习,不断提高口语流利程度。

4.自主动因与语言聚焦

Ellis曾提出一个假设并在实验中得以验证:该实验将受试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将语言聚焦在准确性,一组将语言聚焦在流利性,前者学习语言知识较快,后者则较为快速地建立起表现为语速的“信息通道控制机制”。Levelt认为语言产出包括概念形成机制、形成合成机制和发声机制。离开概念形成机制部分处于形式合成过程中的某些话语,并不会影响其后的话语构建,即有些话语或多或少地离开概念形成机制,不考虑随后的内容,单独通过产出系统。也就是说,说话人绝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在概念形成上。

根据英语口语流利性发展模式可以看出,英语口语流利性的获得离不开学生对语言的聚焦和练习,口语练习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语言技能使用的特定方面的注意,只有在对认知机制聚焦的情况下反复练习,才能达到口语产出的流利性。自主动因强的学生其语言注意力比自主动因弱的学生要集中。口语练习中,应将语言聚焦在输入材料的某些特定层面,引导学生在这些输入材料的特定层面形成高度的程序化和多样化的组合,进而推进形式合成机制和发音机制的运行速度,实现英语口语的流利产出。

如上所述,在影响英语口语流利性的诸多因素中,自主动因在主观趋动力的层面上,通过学习兴趣、自我效能、目标定向和语言聚焦等学习动机因素对英语口语流利性发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并在所有学习动机反应链中居于主导地位。因而,教师在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中,应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创新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动因,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因素。否则,如果学生没有自主性学习的内在趋动力,无论教师的教学内容如何新颖、教学方法如何科学,其结果都是徒劳的。

参考文献:

[1]Sanna Jarvela, Social and Emotional Aspects of Learning [M],Elsevier; 1, 2011.

[2]Carol Midgley, Goals, Goal Structures, and Patterns of Adaptive Learning [M], Routledge, 2002.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猜你喜欢
主导课程设置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中职物理教学的主导与主体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中企“主导”肯尼亚基建项目遭非议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