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精细化管理策略 助推教师专业化发展

2016-07-18 12:07孙丽芳
黑河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

孙丽芳

[摘要]幼儿园需要精细化管理。通过市场调查,明确社会及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需求。在实践中注重将精细化管理理念渗透于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手段,以园本实践研究为途径,以促进教学反思为目的,通过有效实施“6S”管理策略,将精细化管理落实在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中,提高幼儿园的服务质量,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实现幼儿园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和个性化的新突破,达到创设教育环境、建构园本课程资源、完善教师队伍、实施家园共育的目标。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个性化;专业化

黑河市英才幼儿园秉承“大爱做教育,细节铸品质”的办园宗旨,将精细化管理理念渗透于日常教育管理的各项工作中,通过有效实施“6S”管理策略,实现幼儿园管理工作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的新突破。

一、创设教育环境,营造精细化管理氛围

环境是会说话的老师。我们注重教育环境给幼儿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创设及园内整体用色上以有利于幼儿发展及成长为根本,充分体现环境的安全性、实用性、教育性、功能性及可利用性,使环境与幼儿的学习、生活、游戏及个性需求融为一体。

1.开放性区角活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

区角活动是教育环境重要组成部分,我园制订《英才园区角活动材料投放细则》《区角游戏活动月计划》《幼儿区角材料轮换使用更换表》,细化小、中、大班各年龄段区角目标、投放材料和具体活动步骤,有计划、有目的地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科学、适宜划分活动区角“益智区”“创意角”“角色表演区”“建构区”等。投放丰富的材料和资源,有效做到平行班级游戏材料“资源共享”,满足幼儿自主探究、合作交往、交流互动的学习愿望。

2.材料多元化投放,满足幼儿探究愿望

幼儿游戏活动材料形式多元化。走廊及大厅创设“游戏探索区”“体能训练区”为幼儿参与游戏和体能训练提供自主游戏环境和运动空间。自制游戏器材投放于幼儿触手可及的活动场地,便于随时、随地、随机开展游戏,满足幼儿自发探究的愿望。

3.环境精细化管理,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实行“实物有出处,有名又有家”的 “三标式”(标签、标识、标注)管理方法,个人物品、衣物、学习用具及玩教具材料、体育器械等,有位置固定和摆放要求,培养幼儿物品取放有序、物归原处的良好习惯。小班幼儿毛巾、水杯、桌椅、床、衣柜等,配以图示、数字、标记等直观、易懂的方式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规则意识,按照标识、标签,将游戏材料分类、拿取、摆放;中、大班幼儿自觉、主动整理生活及学习用品,能看懂图示要求,独立取放餐具、站队、如厕、饮水,按标识图解自主学会使用筷子、洗手六步法及擦鼻涕的用纸方法等,以涂鸦方式参与绘制游戏规则,真正把养成教育的主动权还给幼儿。

二、建构园本化课程资源,探索精细化管理创新

依照国家幼儿园课程标准,围绕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开展幼儿教育活动,并细化为12个具体内容,使幼儿的学习内容更加具体、宽泛和系统,同时,把教育活动作为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围绕幼儿园本学习与发展资源中游戏、学习、运动、生活四个方面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1.把游戏还给幼儿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渗透日常幼儿生活习惯、常规养成、社会交往、情感体验等方面,提高教育活动的趣味性、自主性、游戏性,将本真还给幼儿。

(1)以开放性、多元化游戏,促进幼儿发展。幼儿自主游戏活动是我园的特色活动之一,根据幼儿的成长需要每天为幼儿创设20—30分钟的自主游戏活动时间,允许幼儿自主选择同伴、材料及活动形式,为其搭建自主选择、合作、学习、创造的游戏平台。

(2)以常规性、个别化游戏,促进幼儿发展。艺术领域活动中的音乐游戏、区角活动中的自主游戏、户外活动中的体育游戏、科学领域中的探索游戏、社会领域中的交往游戏、语言领域中的角色游戏等都贯穿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和常规环节中,以此消除幼儿对重复训练的抵触感和倦怠感。

(3)以拓展性、自主化游戏,促进幼儿发展。积木建构活动游戏室发挥着隐形教育的功能,幼儿在使用大型低结构木块材料进行搭建、排列、垒高过程中,实现自主建构的需求,丰富主观体验,发展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幼儿在自主互动游戏中学会了分享与合作、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

2.让幼儿学会生活

将幼儿生活能力培养作为常规教育重点,注重培养幼儿基本生活技能和生活习惯,鼓励幼儿独立用餐、如厕、盥洗和午睡,强化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

3.开展多样化活动

幼儿主题展示活动“巧巧手”“角色秀”“小拍客”;节日主题活动“端午节”“母亲节”“感恩节”“清明节”;社会实践活动“观花灯”“走进超市”;安全教育活动“不跟陌生人走”“请走斑马线”“不做危险事”。通过内容丰富多元化活动,为幼儿搭建表演、展示的平台,创设感受和体验社会生活的机会。

三、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提升精细化管理品质

1.优化园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多种形式园本教研。通过小组活动、集中研讨、反思分析、头脑风暴等学习方式,开展“教师个人研修认领专题”“教师主题教研论坛”“教师区角学习材料投放现场诊断式研讨”及教研主题“定制式”专家引领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2)分层培训、分类发展。每学期教师制定专业成长发展规划,确立个人成长目标,明确成长方向,有目的、有计划实施开展教师专业成长培训工作。

(3)骨干教师重点培养。通过外出培训、观摩交流、参观学习、送训下乡、下派指导等形式,为骨干教师提供多层次、多通道学习机会,提高骨干教师业务能力水平及专业素质,以点带面,发挥骨干教师专业成长“传、帮、带”的作用。

2.多样化学习策略,促教师专业发展

(1)专家指导。通过专家座谈、跟班指导等形式,给予理论指导和专业引领,帮助教师解决专业成长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独立研究、独立思考的能力。

(2)大教研引领。在黑河市教育研究院学前教育工作室《黑河市直幼儿园联合教研工作方案》大教研项目的助推下,定期开展教师参与式研讨活动。定期开展常态教研展示活动,融合一日生活和游戏之中,有效解决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

(3)教师互动研修。开展教师专题式、开放式教研活动,为教师主动参与研讨交流搭建交流的平台。教研互动以一课多研、多课共研活动形式,形成园本化教学活动策略。

(4)教研案例剖析。定期开展教师观摩研讨活动,围绕“把游戏还给孩子”园本研究,把常态的半日活动游戏化、自主化、情境化,帮助教师在思维碰撞中形成自己独立观点,提高听、评、研的能力。

四、实施家园共育,促进精细化管理水平

注重实施家园合作,强调家园双向互动,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水平,以教育新观念、新视角、新举措提高家园共育工作质量。

1.利用多种途径,形成家园教育合力

(1)定期举办“园长讲堂”“专家提示”“爸爸妈妈来分享”等讲座和科学育儿经验交流活动,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家园共育指导水平。

(2)开展“家长开放日”“家长会”“新生家访”互动活动,了解家庭教育情况,反馈幼儿成长需要,建立家园间相互信赖的共育关系。

(3)发挥家长委员会在家园沟通中的作用。建立家长委员会,切实做好家园合作的组织、实施工作,让家长了解办园理念及教育方向,协调家园关系。

(4)通过网站、微博、微信平台等方式,发布教育信息,使家园沟通速度快、效率高。

(5)以“与园长面对面”“园长热线”等形式,架起家园情感桥梁,加强家园间的沟通力度,取得家长的信任、支持与合作。

2.注重家长参与,提高家园互动实效

(1)以“今天我来当老师”家长助教、家长志愿者等方式,让更多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工作之中,体验工作的辛苦,增进家园工作的相互理解。

(2)开展“家园互动话题”留言活动,合理听取家长对我园各项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完善工作。

(3)开展内容丰富的“迎新年家园同乐亲子活动”“庆六一”“童话艺术节”等主题节日活动,让家长感受与幼儿共同成长的快乐,使家园关系更为密切。

“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在细节,赢在执行。”推行精细化管理,播种精细化习惯,在实践中构建特色化园本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助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邵萍.幼儿园管理与实践[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2]陈迁.幼儿园管理的50个细节[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3]陈丽影.为幼儿教师铺设专业发展之路[J].上海托幼,2014(12).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猜你喜欢
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