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牵引学科交叉融合的机制研究

2016-07-19 08:08陈乐君张凯乐
文教资料 2016年11期
关键词:交叉党组织机制

陈乐君  张凯乐  汤  明

(1九江学院 学科建设办公室;2九江学院 土木学院;3九江学院 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中心,江西  九江 332005)



党建牵引学科交叉融合的机制研究

陈乐君1张凯乐2汤明3

(1九江学院 学科建设办公室;2九江学院 土木学院;3九江学院 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中心,江西九江332005)

摘要: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最重要命题,学科的交叉融合是当今学科前进的新趋势。党建是高校建设发展的根本保证。鉴于党建和学科建设的密切关系,从建立持续的动力机制,基层党组织设置创新,党员活动模式创新,示范点的建设,营造学科融合氛围这几个方面入手,建立党建牵引学科交叉融合的机制,加强高校学科建设。

关键词:党建学科交叉融合机制研究

一、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性

近代科学时期,人们改变了以往直观认识世界,将所有知识统一包含在哲学之中的思维方式,开始对自然界进行系统的、精细的观察,并且逐步建立了一套严密的逻辑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开始进行分化,并在这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个完备的学科体系,这相对于古代科学时期对世界的笼统认识是一个进步,但是过于分割明晰的学科研究会限制研究视野,科学内部的联系是多样的,过于单一的研究角度无法真正认识学科内在的本质。因此,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了严苛的学科分化对于科学研究的阻碍,并开始尝试打破这种阻碍,倡导“跨学科”的研究思维和研究方式。而随着学科之间的内在紧密联系不断被发现,学科的交叉融合在推动科学的发展方面越来越重要。如今的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现代科学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现状,学科之间的分化与综合高度的统一[1]。

学科建设是大学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大学的基础建设和核心竞争力。高等院校长期的工作任务就是打造具有优势和吸引力的学科,面对当今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势,有必要倡导学科交叉融合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思路。然而在较长时期里,中国的科学研究还是局限于本门类的学科,尤其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之间存在着难以跨越的鸿沟,相比国外学科之间的渗透和融合,国内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显得相对滞后。然而如今的社会发展,科学的昌明、文化的繁荣、经济的兴盛越来越密不可分,科学要发展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壁垒,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复杂的问题。高校作为国家科学发展的前沿,有责任和义务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促进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二、党建牵引学科交叉融合的机制的提出

在第十七次全国高等教育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保证。高校一方面是一个办学机构,另一方面是一个社会组织,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度,党的建设为学校的建设提供方向保证和动力支持。

而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高等学校具有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社会功能,而这些功能的发挥无一不以学科建设为基础,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就不可能建设高水平的大学[2]。从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看,如果还继续传统的学科研究方法,无可避免地会碰到“天花板”效应。为了找到学科研究的突破口,借鉴其他学科有益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已经成为必然,学科交叉已经成为各个学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3]。

高校的党组织凝聚了学校大量的优秀人才,党员分布在学校的各个部门和院系,在学科建设的方面,党员更应该起到带头作用。面对目前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结合党建与高校的学科建设的紧密的关系。提出党建牵引学科交叉融合的机制,如下图所示。

党建牵引学科交叉融合的机制,是以建立持续的动力机制为核心内容,以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创新为基础,以党员活动模式创新和示范点的建设为主要工作内容,以营造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氛围为外部条件的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在这个循环系统里,首先要对基层党组织的设置进行改进和创新,目的是使基层党组织能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其次要对党员的活动模式进行创新。传统的党员活动主要以政治教育为主,新型的党员活动要将学科交流和政治教育结合起来;第三要注重示范效应,培育出一些优秀的基层组织;第四要加强宣传,在学校和党组织内部形成一个学科交叉融合的氛围;最后,基于以上这些条件建立核心的发展动力机制,保证党组织内部教师进行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的持续动力。

图  党建牵引学科交叉融合的机制示意图

三、党建牵引学科交叉融合机制的运行

本文所提出的党建牵引学科交叉融合的机制需要多方面共同协作,彼此配合,共同促进。机制的良好运行离不开各个部分的合理运转,要使得党建牵引学科交叉融合的机制形成良好的效应,应该做好以下方面。

1.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创新

党的基层组织的设置形式,一般有基层党委、党总支部委员会、党支部委员会三种形式。在一般情况下,党员超过一百人的基层单位,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成立党的基层委员会,下设若干总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委员会;党员超过五十人的基层单位,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成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下设若干支部委员会;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不足五十人的基层单位,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成立党支部委员会;正式党员不足三人的,可与邻近单位的党员组成联合支部。

对于高校而言党员的流动性不强,基层党支部多以各个学院的人员为主,人员流动长期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新加入的也多是本学院或者单位的人员。然而这样长期稳定的状态,类似的学科背景,并不利于学科研究新思想、新视角的发展。尤其是对于学科的交叉融合来说,不能局限于本类学科,需要的是不同学科背景的人之间进行交流碰撞。因此,在基层党组织设置方面要注重吸收不同学科背景的成员,甚至可以打破单一单位组成一个党支部的惯例,融合不同的单位组成一个联合的党组织,这样有利于党员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学习与交流。

2.党员活动模式创新

党员活动是党建的重要内容,也是党组织对成员进行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传统的党员活动多以会议形式为主,在会议上宣讲一些党的新思想和新政策,再让大家集中学习讨论,或者定期组织一下走访学习活动,这些党员活动持续时间都比较短,形式比较单一,而且大部分都集中在党员的政治教育上。但事实上,党员除了要在思想政治上成为代表,在业务上也需要拥有好的成绩。对于高校的党员来说,除了在思想上要先进,在学术研究以及教育管理上也要成为先进,同时学校的学科建设也离不开党员的带头作用。

在高校中,传统的活动模式与党员自身的业务和研究方向相差甚远,为了在党组织内部形成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意识,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党员活动模式,在活动方式和主题内容上都要进行改变和创新。在活动方式上要灵活多变,不能再以以前的统一会议为主,支持组织内部的小组学习和讨论,为学科之间有着相关性的党员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还可以举行一些宣讲会,让一些有着优秀学科研究成果的党员来分享先进经验。对于基层党支部而言,党员基本上来自同一个部门,其学科背景有一定的相似性,局限于小范围的讨论反而会限制研究视角,鼓励基层党支部之间合作举办党员活动,进行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在活动内容上,除了政治思想教育,还应该加强专业知识和学科交叉融合意识的学习,可以定期选定学校和交流的主题,加强学习的氛围。

3.优秀示范点的建设

设立典型和标杆对于事物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一种优秀做法、成熟经验的示范传播,另一方面是对其他相同部门的引导和激励。大学是一个庞大社会组织,学校的党组织内部包含许多基层党组织和党支部,并且各个基层党组织和支部都有各自的成员组成和特点。这些党支部在思想、业务上不可能处于同一水平,在进行党建牵引学科交叉融合这项工作的时候,想全面铺开,要求各党组织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显然不符合发展的客观实际。这时候就需要对各个基层党组织进行评估和对比,最终选取一些各方面条件比较成熟,思想基础较好的基层党组织进行重点建设和培育,在建设过程中要进行细致的跟踪观察和总结,如果发现问题则要及时进行集中讨论和修正,最终打造出一两个、甚至更多的成功的学科交叉融合的建设示范点。

这些优秀示范点的建设模式、成功经验以及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都可以成为其他基层党组织的学习范本和标杆,鼓励基层党组织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深刻交流。不仅如此,这种建设的成功经验还可以推广到学校的其他部门和机构,尤其是一些教学单位和研究机构,是学校学科建设的前沿阵地,在推广本单位或部门的学科交叉融合时可以借鉴相关经验和做法,如此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优秀示范点的建设,可以带动整个党组织甚至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

4.营造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氛围

良好的氛围是党建牵引学科交叉融合机制运行的重要外部条件,要在党组织内部形成学科建设的统一认识,将学科交叉融合的意识灌输到党组织的内部。在党组织的会议上提倡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视角,在内部的学习资料上尽可能地多刊发学科交叉融合的学习资料,将先进的思想和成功的经验介绍给党组织成员,甚至可以召开专门的研讨会或者活动倡导这种思想,让他们在在日常的教学和研究过程中,慢慢养成学科交叉融合的思维模式。当然这种做法并不局限于党组织,一方面可以将这种学科研究新思维在整个学校层面铺开,多介绍,多宣扬,号召全校的教师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对身边的同事进行深入的宣传,将学科交叉融合的核心思想具体、详尽地介绍给同事。整体学校方面是“面”上的宣传,而党员方面是“点”上的宣传,以这种“点+面”的传播方式,形成浓厚的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氛围。

5.建立持续的动力机制

建立持续的动力机制是党建牵引学科交叉融合机制的核心目标。唯有持续的动力,才能有不断的循环进步。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创新、党员活动模式创新、优秀示范点的建设、营造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氛围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目标进行的。激发党员在学科发展建设方面的动力,需要多发面的工作。首先要积极引导党员的学科研究心态和前进方向,不断地加强刺激、循序渐进、潜移默化,逐渐让学科交叉融合成为党员的一种习惯性的研究视角。学习动力都具有自发性的特点,当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习惯,研究人员就会不自觉地朝这个方向发展。其次要充分尊重党员的研究自主性,学科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刻板和硬性的规定会限制研究的范围,也会使研究人员丧失研究

兴趣和热情,在倡导学科交叉研究的过程中,组织提供的是平台和机会,在研究方向和内容方面则要给予宽松的环境,让党员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实际选择研究点,这是对研究人员动力支持的重要方面。第三要建立多方面的激励制度,调动党员的学科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除了内部的引导,外部的激励措施同样少不了。一方面要丰富激励的形式,将物质激励、目标激励、竞争激励、行为激励等相结合,联合运用。另一方面学科的交叉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可能在一段时间内看不到显著的效果,因此必须秉持长远性眼光,把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有机结合起来,追求学科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路甬祥.学科交叉与交叉科学的意义[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20(1):58-60.

[2]张陟遥.围绕学科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74-77.

[3]姚建年.学科交叉驱动源头创新[J].科技导报,2016,34 (1):8-9.

本文系2014年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 “地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对学科交叉融合的牵引机制创新研究”(编号:JXGXDJKT.YB-201454)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交叉党组织机制
清华党组织公开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连一连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基于Fast-ICA的Wigner-Ville分布交叉项消除方法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双线性时频分布交叉项提取及损伤识别应用
建好“三型”党组织 实现医院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