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课程考核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16-07-19 08:08李娇娇李晨光王海林
文教资料 2016年11期
关键词:工作量考核成绩考核

李娇娇  李晨光  王海林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 广州 510642)



推进课程考核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李娇娇李晨光王海林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 广州510642)

摘要:作者通过实地调研、资料收集、电话访谈等多种途径对广东12所大学本科课程考核改革进行了专题调研。研究发现,这些高校在课程考核方面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若干建议,希望能对高校课程考核改革工作有所促进,以期通过完善课程考核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课程考核考试改革

一、为什么要进行课程考核的改革

2012年3月16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意见》第五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明确提出,“改革考试方法,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这是国家行政部门明确指出高校原有课程考试方法已经不适应我国人才培养的需要,亟须进行改革,并且提出了改革的要求——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因此,近几年国内不少高校都在积极推进课程考核工作。从2015年底对广东省12所大学调研情况看,该项工作进展缓慢,学校修订课程考核文件并开始执行的只有4所高校,发文时间都是在2014年。具体情况如下:

表1 广东省部分高校课程考核文件制定情况

上表所示,除了广东工业大学外其他高校均就课程考试或考核的规范管理制定了专门的文件,其中多数高校文件的名称中用“考核”代替了“考试”。但仔细研读以上高校的文件,某些文件对课程考试和考核并没有明确区分,有的文件虽然名字用了“考核”,但其内容仍然围绕“考试”制定。综观以上文件,多数没有对如何加强过程性评价和学生能力评价给出明确细致的规定,实际操作性不强,从而大大影响实施效果。

二、高校开展课程考核改革存在的问题

为什么众多高校难以有效开展课程考核的改革?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考试观念深入人心,且操作上已经规范完善。

国内高校现有的以期末考试为主的考核管理方式由来已久,已经为教师和学生们广泛接受,并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加强学习过程考核能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但如果给已经习惯了“平时不学习”,善于最后冲刺的学生增加“额外”的学习任务,则必然会使其产生抵触情绪。

2.加强过程性评价教师的工作量,从而引起教师的抵触。

目前,国内不少高校的生师比偏高,增加考核方式和次数需要教师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对教学任务本已繁重的教师来说,这个规定有点像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3.课程考核文件“修订易,执行难”。

据调查,一些高校虽然修订了课程考核的文件,但执行起来困难重重,导致课程考核文件一改再改,说明这些高校在制定规章制度时,没有充分认识到课程考核改革的难度;另外,课程考核改革不仅是课程考核的事情,而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改变了它必将引起教学方式的一系列变化。因此,高校如果没有做好各方面的辅助工作,而只对课程考核进行改革,那么这种改革注定难以持久。

三、高校开展课程考核改革的几点建议

1.高校课程考核改革势在必行,但不宜急躁冒进,应循序渐进。

据了解,广东省有的高校例如广州大学,虽然近几年一直在致力于推进本科课程考核改革工作,但学校并没有急于出台文件;而是选择了几个学院就课程考核改革工作进行试点,就试点中发现的问题不断进行上下沟通,学校拟待条件成熟时再全面开展此项工作。

2.鉴于课程考核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应做好课程考核改革的软硬件建设。

就软件建设而言,高校应就教学工作量的认定进行详细核定,应把课程考核的工作量计入教师总的工作量中。对超过工作量的教师,可以以奖金形式补偿,也可以通过聘请助教等方式使教师的工作量保持在一个适当水平。学校需采取各种措施为开展课程考核改革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教师认识到开展课程考核改革不会给教师带来过大的工作量,从而减少教师对课程考核改革可能存在的抵触情绪。就硬件建设而言,高校应该使用各种高科技的手段减轻教师在课程考核改革中增加的工作量:例如国内有的高校教师开发使用的点名神器,其实国外一些高校针对课堂点名也使用了一些高科技手段,其目的都是既掌握学生出勤情况,又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另外,减少高校课程考核工作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建立课程考核辅助系统,让教师和学生通过这个平台更简便地完成课程考核的相关工作,尽可能减少由于课程考核改革而给教师增加工作量所带来的阻力。

四、高校课程考核改革几个关键点的探讨

高校课程考核改革涉及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课程考核成绩比例的确定。

应把期中考核成绩纳入平时考核成绩,课程考核总评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广东省部分高校课程成绩考核比例见下表:

表2 广东省部分高校课程考核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分配情况

据调查,以往我国多数高校在平时成绩考核比例和期末成绩考核的比例多为30%:70%。从广东省部分高校的调研情况看,课程成绩考核分配的比例正在向多元化发展,一些高校通过文件规定提高了平时成绩考核的比例。课程平时成绩考核比例的设定应“因课而异”,但为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平时成绩比例;考虑到政策的连续性,其调整幅度不应过大。

2.课程考核方式的确定。

课程考核方式应根据课程特点制定并应有详细的考核要求及时间节点。下面简要介绍英国大学和澳洲大学课程考核方式,希望能对国内高校课程考核方式的制定有所帮助。

表3 英国大学主要课程考核方[1]

在澳洲大学本科阶段,每所大学在考核方式或各类测试的权重比例上也许会有些许不同,但绝大部分本科阶段的考核方式大致相同,见下表:

表4  澳洲大学本科阶段课程主要考核方式[2]

3.课程考核方案的制订。

课程考核成绩比例和课程考核方式确定后,课程考核方案也就基本确定。为确保课程考核方案的科学合理,高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课程考核方案的整体设计:(1)教师从课程开始应让学生对考核方式有清楚的了解;(2)课程考核方式多样化;(3)考核应呈现连续性,确保各个阶段都能有明确的考核目标;(4)各种考核方式应有明确和细化的考核标准,从而保证公平性[3]。

4.程考核改革工作的推进和落实。

课程考核文件发布后,教学管理部门应协助并督促所有教师对开出的课程制订具体可行的课程考核方案,更重要的是要持续抓好课程考核改革工作的执行完善情况。笔者建议高校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做好课程考核改革的检查、监督、反馈、调整等工作:(1)各级领导、督导员须深入课堂听课及时掌握教师课程考核改革的执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2)高校应定期组织专家或督导员,开展课程考核改革工作专项检查,例如华南农业大学每年上半年在组织专家抽查试卷时,重点检查课程考核方案的执行情况;(3)加强沟通与反馈,例如通过教学信息员的日常反馈、师生座谈会就学校开展的课程考核改革工作广泛收集信息并及时反馈给主管部门。教学管理部门针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应给予高度重视,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以不断推进课程考核改革工作。

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高校应做好充分准备,不断总结完善,推进和落实课程考核改革工作。

参考文献:

[1]王琼.英国大学课程考核方法对我国高校课程考核改革的启示[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3,3.

[2]澳洲大学成绩考核标准.http://www.jjl.cn/hangzhou/jj/ 970159.shtml.

[3]曹冬岩.美国大学课程考核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11-02-10.

本文是华南农业大学2015年教改课题《广东省普通本科院校课程考核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工作量考核成绩考核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应用地表覆盖数据估算LiDAR内业工作量的方法研究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一个兼顾教学科研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模型及其应用
思科发布云计算市场发展报告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网上互动教学工作量管理的困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