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被需要为幸福

2016-07-20 02:29高旭天李晓茜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居民老年人党员

高旭天++李晓茜

郭孝红在包头市昆都仑区昆工路街道东友谊22号社区工作16年,从居委会副主任、主任到社区党委书记,她整日穿梭在居民当中,了解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提供专业服务,受到广大居民的欢迎和称赞。

情暖居民,刷起社区存在感

2000年,东友谊22号社区还分属3个居委会管辖。那时候,居委会只是发发计生用具、搞搞卫生,在很多人眼里可有可无。郭孝红自从来到居委会,就开始琢磨如何提升居委会的存在感。为方便居民办事,郭孝红的办公室白天从不上锁,出去办事也要找人看门。她还将自己的住址和电话号码贴到办公室的玻璃窗上,24小时不关手机,不论时间多晚,只要居民需要,她随叫随到。这些在当时还是独此一家的新举措,让大伙儿对郭孝红刮目相看。

东友谊22号社区是一个老旧小区,居民多为包钢职工和下岗、退休人员。多年来,为了给居民提供更便捷、更贴心的服务,郭孝红集思广益,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她创建了“民意直通车”工作制度,开通社区微信公众号,设立民意收集箱,以街居互联为载体,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她定下“五必访”制度,即家庭困难必访、家庭邻里发生矛盾纠纷必访、党员生病必访、新婚生育必访、家中发生丧事必访,几年来走访社区居民1000多户。

郭孝红把社区当成自己的家,也一直以带给社区居民和谐与欢乐为己任。每当节庆来临,社区总会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春节,组织社区老人与孩子开展写春联送春联活动;学习雷锋日,组织社区志愿者打扫社区卫生,为社区空巢老人做家政服务;“六一”儿童节,与临近的包钢十小开展别开生面的“快乐童行”“展翅童行”“亲子趣味运动会”等活动;端午节,开展“一区粽情”、“幸福邻里情”、包粽子等活动……花样不断翻新的社区节庆活动,让社区居民一年到头都能感受到浓浓的关爱与温暖。

提升服务,社区工作更精彩

作为社区党委书记,郭孝红一直将党建工作作为主业来抓,在工作中注重发挥社区党员的骨干作用。她组织离退休党员认领义务服务岗位30多个,发动在职党员为社区办好事实事200多件,让每名党员都积极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社区建设添砖加瓦。2001年至今,老党员刘富生风雨无阻义务为社区更新板报。在社区党员中,有一位80岁的蔡淑弟老人,她是在古稀之年才入的党,谈起入党的初衷,她说:“我看着社区里的党员们热火朝天地干事,自己也被打动,就想跟着他们一块儿干。”

随着工作的推进,郭孝红认识到,社区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远非“居委会大妈”那么简单。她在工作之余不断刻苦学习,于2012年考取国家社工师资格证书,成为全市首批取得这一职业资格的社区工作者。

之后,郭孝红在社区牵头成立“郭孝红劳模创新工作室”,通过整合社会资源、聚集专业团队,为群众提供心理疏导、法律援助、健康养生、婚姻家庭咨询等方面的专业化、个性化服务。东友谊22号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社区总人口的30%,其中有90%以上是独居或空巢老人。针对这一情况,郭孝红带领社区党组织有的放矢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仅2015年,工作室就通过吸引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落户社区,为社区400户老年人家庭安装卫生间防跌倒扶手杆,为450户老年人家庭擦玻璃,为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发放助步器、轮椅、拐杖凳、应急药箱、制氧机等1097件,惠及社区90%以上的老年人。工作室还引进社会组织为老年人进行健康知识讲座30余场,隔代亲教育讲座12场,聘请心理咨询专家为110位老年人提供咨询服务。目前,工作室已吸纳各类专家学者7名、社会服务机构16家、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30支、志愿者1300余人。“今后,我们要把这个工作室打造成立足社区、服务社会更广大人群的综合性公益服务平台。”郭孝红信心满满地说。

不辞辛苦,被人需要即幸福

郭孝红每天为社区的大事小情从早忙到晚,作为妻子和母亲难免会亏欠家人很多。在家人眼里,郭孝红一个个地接听居民的电话,随时赶往居民家调处纠纷,都是司空见惯的事。2011年包头市“创卫”期间,为了拆除3间影响社区环境卫生的小平房,郭孝红不厌其烦地去房主家做工作,当时正值女儿高考前夕,她却经常忙得顾不上按时回家给孩子做饭,这让她至今仍觉得对不住女儿。

虽然自己牺牲了很多,但郭孝红认为很值得。她说:“我觉得,自己首先是个被需要的人,被党员需要,被群众需要,被社区工作需要。”正是这种意识,让她不知疲倦地忘我工作,在服务社区群众上释放出无限的能量。郭孝红先后被评为“中国最美社工”“自治区级基层党组织示范带头人”“自治区劳动模范”。

猜你喜欢
居民老年人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1/4居民睡眠“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