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冲古村

2016-07-22 00:43文图小卡
神州民俗 2016年11期
关键词:文冲鹩哥陆氏

文图 陈/ 小卡



文冲古村

文图 陈/ 小卡

广州黄埔区的文冲村,入村即见,巷道狭窄错综、纵横交错,四个池塘虽隔似连,外人进来难辨方向。这种村落布局,首先是风水格局设置之需要。交错繁复的狭巷、串珠般水域、古朴建筑,汇成复杂又有条理之结构,形成呈现风水之理的绝佳环境。它让文冲子孙开枝散叶繁衍成广州近郊的大族。所以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外敌入侵,迷宫般的巷道,让外敌入村后迷失方向。

文冲村开村八百多年。文冲陆氏始祖泰泉公原居南雄珠玑巷,南宋末年金兵南侵后,陆氏迁至从化钱岗,再移居此地,之后族人从宗祠分为东西两支,并按祖制,将宗祠、家塾等公用建筑全部沿村前护村河构建,形成严密的村落。村里现有居民三千,多以陆姓人为主。

大街北侧古建筑一座紧挨一座,古建筑群占地约五万平方米,位于东、西坊大街一带,有清代至民国的公祠、书院、私塾,明末清初的古民居。大街东西两头有古门楼,还有最具特色的“鹩哥楼”。

为防外敌来犯,大街东西两头各建古门楼一座,称“大更楼”。东门楼保存尚好,位于东坊大街,坐西南向东北,门面阔五米多,中间大门宽约三米,是一座约三十五平方米的砖石建筑。门额嵌镌“文冲”两字的石匾,为乾隆甲寅年(1794)所刻,内墙上有清光绪十八年(1892)立的《东约重修街碑志》石刻。青砖花岗岩石脚,地面铺设四十八块砂岩石,梁柱结构为清代风格。门楼前后门设计很有心思,前门顶横着一块七孔木,后门地面有栏栅状大石。前后栏栅可以分别竖放和横放,能将进犯者挡在门外。门楼与护村设施连成一体。清代更夫在此打更鼓,龙舟节时村民在此敲铜锣。

鹩哥楼,是文冲村最高建筑,也是古时黄埔一带较高建筑,当时登楼可将村落周围一带尽收眼底。鹩哥楼原为刘姓人所有,建于明朝嘉靖四十五年(1566),风格独特,是村里仅存的“瞭望台”,长十八米余,高十九米余,宽十一米,占地二百余平方米,门额雕刻,精细考究,檐板浮雕花卉、云彩、竹木,清丽精巧。曾遭雷火焚损,到清代成了空楼一座,有鸟只将树种带上墙头,墙上长出繁盛茂密树丛,引来大批鹩哥,最多时近万只,密密麻麻地栖满树丛,鸟鸣阵阵,传遍全村,蔚为奇观,人们就称它鹩哥楼。1929年重修楼宇,树倒鹩哥散,但楼名却保留了下来。鹩哥楼高三层,楼底以十三层红砂岩垫基,使第一层楼建在四米多高的平台上,整幢楼以青砖砌建。沿一道石板楼梯上楼,见约八十平方米的空间,只有四根一米见方的方柱,进门左边是一道木楼梯,完全依托着方柱,空中搭着两层楼板,站在楼板上,就能透过墙上窗孔瞭望和开枪防卫。由于楼身只开少量窗孔透光,顶上开两大天窗,雨后天光经天窗照入空楼内,古今俱渺之空灵骤生。

文冲村教育风气自古浓郁,出过多位进士,现在村里保留下来的就有位于东坊大街的一间绍山书院,七间家塾,分别称:权英、传亭、三锡、冲彝、鹤浦、意轩和汗章。在广州的古村中,民间教育机构如此密集较少见。书院紧贴着陆氏大宗祠,青砖灰瓦,端方雅丽,是富家子弟学习的场所。私塾则供普通人家的孩子念书。

文冲现有十二间陆氏宗祠,多是锅耳式青砖石脚的古屋。祠堂,坐北向南,面水而建,其中陆氏大宗祠是文冲最大的祠堂,也是陆氏的总宗祠。

陆氏大宗祠,气势宏伟,文冲陆氏十世建祠,康熙年间(1672)落成,有三百多年历史,至今完好,是文冲最大的祠堂。站在祠前青石板望去,宗祠镶凤尾屋脊上,浮雕彩绘云水、鲤鱼、花卉、纹饰,色调华美、生气勃勃;船形凤尾屋檐脊,清迈灵脱;大门外屋檐屋梁,精雕彩绘花鸟、神仙、狮子。宗祠厅堂阔落,屋梁下是连环水墨绘画,艺精工巧。大门两侧,各树一根雕刻精致的花岗石柱,枣红木制大门三米多高。今天,祠内正准备结婚喜宴,祠堂大门两侧贴上喜联,由祖宗牌位前一直到大门口摆开五十桌席面。走进三进式祠堂,俯仰逡巡,只见雕梁爪柱华美坚固,檐下精雕彩绘,屏风精美。坐在祠门口的老人告诉我,祠堂保护得很好,即便在文革期间,也没人敢动它。也许,正是从宗祠体现出陆氏宗族的强大凝聚力、抗压力,才有数百年繁衍成大族之兴旺。

有五百年历史的绶亭陆公祠,是陆氏东支最古老的宗祠。据说,这个宗祠原来右有客厅,左有花园,现在还能看到那建作厨房的耳房,这种结构的宗祠在南粤罕见。前门墙的大石板,从上至下,全用五米长八十厘米宽的大花岗石筑成,中间没有一点破损,石板平展如镜。据说,这么大的花岗岩建筑构件,为广州仅有。

从陆氏大宗祠向西行,再转进一条巷子就可见文冲最古老的民居。近二十来年,大建新楼,但沿河一带的建筑基本都保留了下来,形成在东西门楼间一带状古民居群。古民居依山而建,最高的建在山岗上,最低的建在山脚下,为使民居的地面平整,在山脚下垫上三层约三十厘米厚的石块,古雅民居就筑在这些石块连成的矮墙上,顺着山脉走向往前延伸而去,多是锅耳山墙、船形屋脊、檐角弯弯、青砖墙、麻石基,檐下有浮雕、砖雕、灰雕的云水、花卉、竹木、鸟雀。古屋在晴雨不定的天色映照下,交替呈现儒雅温静与奇雄古朴之风采,让人遥想近数百年珠江三角洲中心之阳刚意气与人文风流。

① 文冲村鹩哥楼

② 古屋峙立古巷

③ 众多宗祠之一

④ 有传统文化象征意义的池塘

⑤ 书院静气

⑥ 祠堂一项重要功能就是举行各种仪典,凝聚族人,在此将举行婚庆

猜你喜欢
文冲鹩哥陆氏
勇毅前行开创未来
———记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Plasma characteristics and broadband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ption in argon and helium capacitively coupled plasma∗
继往开来忆往昔砥砺前行谱新篇
——记广州文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逆势而上 奋楫向前
——记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关于“海派中医陆氏针灸学术思想暨临床经验研讨会”延期举行的通知
马大爷和他的鹩哥儿
《陆氏伤科银质针疗法》简介
《陆氏伤科银质针疗法》简介
《陆氏伤科银质针疗法》简介
鹩哥能说会道 全赖主人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