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体育就业结构演变及优化策略分析①

2016-07-23 00:37陈文科刘伟杰海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海南海口5758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南长沙406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13期
关键词:就业结构社会转型优化策略

陈文科 刘伟杰(.海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海南海口 5758;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长沙 40600)



社会转型期体育就业结构演变及优化策略分析①

陈文科1刘伟杰2
(1.海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海南海口571158;2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南长沙410600)

摘 要: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是一种整体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就业结构作为社会劳动力资源的分配体系,是社会结构中关键的一部分,而体育就业结构是就业结构重要分支之一,因此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研究体育就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阐述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就业结构背景下的体育就业结构,剖析社会转型期体育就业结构的发展演变,提出在社会转型期加强政策和法律的引导、增强区域性人才流动、积极改革教育体制等策略优化体育就业结构。

关键词:社会转型 体育 就业结构 优化策略

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的变迁,这种变迁既包括同一社会形态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量变,也包括社会形态的质变,它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社会学术语,是指社会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变的过程[1]。我国自进入社会转型期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是整体和全面结构状态的过渡,同时就业结构作为社会劳动力资源的分配体系而在转型期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在体育领域中同样如此。体育就业结构是就业结构重要分支之一,也是衡量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因此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研究体育就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并提出加强政策和法律的引导、增强区域性人才流动、积极改革教育体制等策略优化体育就业结构,使之更好促进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1 就业结构与体育就业结构

1.1就业结构

就业结构又称社会劳动力分配结构或劳动力市场结构,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国民经济各部门所占用的社会劳动力数量、比例及其动态的相互关系,也指不同就业人口与总就业人口的一种比例关系,它表明了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状况或变化特征[2]。就业结构可以看成是社会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地区、各领域、各产业、各部门的分布、构成和联系,影响就业结构的要素,一是劳动力(就业者)本身的素质技能和就业能力;二是社会提供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场所。

1.2就业结构的特征

就业结构的特征具体体现在功能性、复杂性和历史性。就业结构的功能性指就业结构本身在内部与外部联系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特有的功用和能力[3]。就业结构的各要素之间有信息、物质、能力的交换和流通,同时结构的各层次和要素之间彼此协调才能发挥就业结构的功能;就业结构的复杂性体现在各要素之间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法则有序进行划分和组合。就业结构包涵有层次结构、种类结构、职业结构、技术结构等;就业结构的历史性指就业结构在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原始到先进且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历史性过程。

1.3体育就业结构

就业结构是一种劳动者素质技能与资本结合所形成的就业状态,这种就业状态在任何细分领域均有其特性,在体育领域中也是如此。社会转型时期,体育领域中的就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对体育就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体育作为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体育就业结构发生的转变,由在各体育系统中体育机构人员任职情况可以体现。

表1 中国就业基本情况信息表

表2 中国就业人员信息表(按三次产业分)

2 体育产业发展提供的就业契机

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国家不断加大对体育的投入,不断提高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一系列政策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的继续深化实施,为体育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契机。同时随着社会产业结构和社会就业结构的转变,人们的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体育活动并用科学的体育健身行为来改变自身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在此基础上,体育市场前景巨大,体育消费形成新的格局。体育消费包括:休闲娱乐体育消费和保健康复体育消费等。体育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体育需求,而且还能增加就业人口,拉动内需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体育社会中就业结构有非常大的影响。

3 社会转型期体育就业结构的演变

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体育社会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明显,就业结构转化的模式与规律体现在就业基本情况和就业人员信息上。就业基本情况和就业人员信息不仅能够反映经济发展下社会各人力资源配置比例,同时可以体现中国社会和体育社会在特定时间、空间点的整体经济结构特征和经济发展水平,而且还可以是中国社会和体育社会中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参考之一(见表1)。

通过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中国就业结构的转变主要以产业间劳动力转移的产业型演进为主,第一产业农业的就业比例逐年下降,第三产业服务业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重,以地域间劳动力转移的地域型演进、劳动力素质间的升级演进为辅。具体有以下3个演变特征(见表2)。

3.1体育社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体育属于第三产业服务业,在改革开放初期,“产业”一说在体育领域中尚不普及,但是该时期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变动与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变动在幅度与趋势上基本保持一致。在改革开放中期,第三产业就业机构变动幅度大于产业结构变动幅度。在经济体制转型的后期,第3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动幅度基本一致。

3.2不同所有制结构下的体育社会就业结构演进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对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形式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并且在国家颁布诸多政策的鼓励与引导下,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我国就业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在体育领域中更是如此。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数量逐年减少,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数量不断攀升。

3.3城乡体育社会就业结构的演进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城镇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占城镇人口的比例为50.8%,而农村仅为26.90%”,我国东部地区体育人口为21.5%,中部体育人口为21.4%,西部体育人口为8.1%。数据显示了城乡间体育的显著差异,同时人们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从东部、中部到西部呈现依次递减的态势,由此可见城乡差别在体育中体现明显。然而,城乡体育活动人数的不同和区域体育人口的差异对体育就业结构的重要影响显而易见。

4 社会转型期体育就业结构的优化策略

当前中国体育社会的就业结构在不断升级和优化,但仍面临:体育就业人口的年龄结构优势递减、就业人口中男女比例失衡、就业人口地域分布不合理、就业人口产业(行业)分布不合理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整。

4.1加强政策和法律的引导

体育社会中的就业结构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指引和法律的严格规定,在政策和法律的双重监管下,体育就业人口年龄结构问题和就业人口中男女比例失衡问题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具体措施有国家的各项就业政策信息颁布和实施到位,发挥法律的强制力作用和认同性作用,改善工作环境、消除年龄歧视和适当延迟退休年龄等措施和手段。就业人口中男女比例失衡问题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性别歧视,因此应出台就业性别歧视防治法,建立性别歧视防治法制体系。同时,在财政、税收、社保等方面进一步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4.2增强区域性人才流动

我国东部地区体育人口为21.5%,中部体育人口为21.4%,西部体育人口为8.1%,体育人口分布的不均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所致,这同时导致了就业人口地区分布的不均。因此,促进区域性人才的流动,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对于地区之间的经济融入具有重要意义,经济的融合方能实现全国范围的就业结构调整,协调全国的劳动力市场结构。西部、中部、东部开发顺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加区域性人才流动,调整就业区域结构,促进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4.3积极改革教育体制

体育社会的就业结构代表了各体育部门所占用的社会劳动力数量、比例及其动态的相互关系,同时是不同体育就业人口与总体育就业人口的一种比例关系。就业结构的进一步合理和优化需要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在大力发展东部的同时推进中、西部人才自主培养战略,改进中、西部资本投入结构,充分发挥资本的就业促进技能,平衡教育投资分配,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力度,重点发展职业教育与非正规就业人口再教育。

参考文献

[1]邓少君.论转型期社会矛盾形态与归因[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48-55.

[2]王燕飞,曾国平.FDI、就业结构及产业结构变迁[J].世界经济研究,2006(7):51-57.

[3]边文霞.就业结构内涵、理论与趋势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20-125.

刘伟杰(1990,3—),男,汉,湖南长沙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5(a)-0093-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3.093

作者简介:①陈文科(1980,3—),男,汉,湖南益阳人,硕士学位,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等。

猜你喜欢
就业结构社会转型优化策略
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变化关系的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青岛市就业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研究
《双城记》
《偷自行车的人》与《小武》分析比较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对就业问题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