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哪一种晕?

2016-07-24 14:06王玉明
老干部之家(健康) 2016年12期
关键词:耳石规管耳鼻喉科

文 王玉明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

您是哪一种晕?

文 王玉明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

一生中,每个人都有在某个时刻产生眩晕的感觉。但是大家有所不知的是,眩晕的概念是多种而且容易混淆的,也就是说这种症状是有明显情况差别的。比如:近两天没好好吃饭或者腹泻很厉害,体力不支会导致眩晕的出现;长时间蹲坐,猛得站立,也会出现眩晕;高血压、低血压等出现眩晕;还有人体“内耳”耳石的脱落也会使人产生天旋地转的感觉……从医学上系统来讲,眩晕分为很多种,各类的症状看似相差无几,实际病症则完全不同。

那么,出现眩晕时我们该如何判断?如何一步步科学治疗?下面我就为大家详细讲解。

一、找准科室、问对医生,是就诊的关键。

在出现眩晕症状时,患者自己要明白,如果不是局部的不适,而是全身性的眩晕感(晕厥感),一般应该到心血管、内分泌等科室就诊;如果头部位置出现眩晕感,记忆力差或有头痛,或以前患有严重颈椎病或有较严重的骨质增生,一般到神经内科就诊或到骨科、推拿科就诊;但如果反复出现眩晕,发作和体位有关,或是中老年人出现眩晕,平时又有耳聋、听力下降、耳鸣的现象,一般要去耳鼻喉科就诊。

可能有人会产生疑问:眩晕症状怎么到耳鼻喉科就诊?这里我就要特别说明,因为大家平时

所说的耳朵,多与听觉相联系,但是耳朵的功能不仅仅是听觉。大家看到的耳廓、耳道也仅仅是耳朵的一部分。从专业层面上来讲,耳朵更重要的功能是在中耳和内耳的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眩晕的发生,其中的一种是和耳石的脱落有关。耳石,又称耳砂,或称位觉砂,是附着在内耳半规管壶腹的微小颗粒,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耳石脱离原来的位置聚于半规管近壶腹处,在头位移至激发位时,耳石受到重力作用,离壶腹方向移动而形成离壶腹内淋巴流,壶腹嵴产生对重力作用的异常感知,使该半规管的神经元放电增加,而引起眩晕及眼球震颤。至于耳石为何会脱落,其病因可能与头部位置的剧烈变动或内耳血循环障碍等因素相关。

除了耳石症,还有梅尼埃病、突发性耳聋、前庭神经元炎等。在临床中,耳鼻喉科相关的眩晕患者达到了40%以上,这不得不引起大家的重视。

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构成的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即后循环缺血是目前引起神经科脑血管病变眩晕的主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是后循环缺血(PCI)最主要的血管病理基础。好发于椎动脉起始段和颅内段,栓塞是PCI的最常见发病机制,约占40%。颈椎骨质增生仅是极罕见的情况,所以颈椎病引起的眩晕少见,在此纠正了以前一些人的错误认识。而且后循环缺血往往表现为复合症状,如头晕、眩晕、肢体或头面部的麻木、肢体无力、头痛、呕吐、复视、视力丧失、行走不稳或跌倒等。

二、区分症状、辨别清楚,是治疗的前提。

曾经有一位老人头晕的很厉害,在问诊中,他反复询问:“以前患有颈椎病,眩晕是不是由颈椎病引起的?”其实,存有这种疑问的患者不在少数,但是直至今日,大量研究表明:眩晕与颈椎病的关系并不大,除非是特别严重的颈椎增生压迫到了相关的血管,由颈椎病引起眩晕的案例占极其少数。

另外,大家对于眩晕类似不适感觉的描述不够准确,比如:头昏、头晕、眩晕、晕厥等。虽然表现都是晕,但实际上是有差别的。

头昏:持续性的头脑昏沉,不清晰感,病因多为神经衰弱或慢性躯体性疾病,长期患有慢性病,身体抵抗力较弱者易发头昏症状。

头晕:阵发或持续性的头昏、头胀、眼前发黑、头重脚轻,伴有恶心、呕吐。

眩晕:一种运动幻觉和错觉,是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物体有旋转或摇动的一种主观感觉障碍,往往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等。主要由前庭神经、迷走神经、脑干及小脑病变引起,亦可由于其他系统或全身性疾病引起。

晕厥(昏厥):头晕、胸闷、黑朦之后出现的短暂意识丧失,由于一时性广泛脑供血不足所引起的。发作时病人因肌张力消失不能保持正常姿势而倒地,一般不会留有后遗症,和中风等出现半身不遂不同。

三、中医、西医不分好坏,彻底攻克眩晕仍是国际难题。

眩晕是看西医还是中医?这也是很多患者前来咨询比较多的一个问题。中医的优势在于从机体阴阳、气血、痰浊等进行辨证治疗,从整体的角度进行调整和根本上进行调理,在于治本。而西医重在控制症状,比较常用的是镇静、脱水、改善内耳血液循环类(西比灵、敏使朗等)的药品,严重者考虑手术治疗如内淋巴囊减压术等。两者各有优势和不足,因为,截至目前,眩晕无论在中医层面上进行的是阴虚还是阳虚,是痰还是血淤等的辨证治疗,还是西医的药物和手术控制,有的眩晕还是不能彻底根治。这都是还没有解开的谜团,是目前国际上的难题,因此不能评判好坏,只能看适不适合相关病症的治疗。

最后,我给大家介绍一剂治疗轻型眩晕症的祖传药方,该方由国医大师干祖望老先生研制而成,是较为有效的药方。方子如下: 五味子、当归、山药、酸枣仁、桂圆肉。药材取用均量,煎煮饮用,慢性调理,对一些慢性症状较轻型的眩晕效果良好,但属痰湿体质而舌有厚腻者慎用。

猜你喜欢
耳石规管耳鼻喉科
川芎茶调散治疗耳鼻喉科疾病举隅
190例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半规管功能分析
耳石症患者后管复位治疗成功后头晕症状临床观察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内容简介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内容简介
你得了“晕屏症”吗?
上半规管裂发生率及其HRCT特征
你了解耳石症吗
动物也会晕车吗
耳朵生病也会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