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利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2016-07-28 02:16李国志丽水学院商学院浙江丽水323000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6年2期
关键词:浙江省

李国志(丽水学院商学院,浙江丽水323000)

浙江农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利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李国志
(丽水学院商学院,浙江丽水323000)

摘要:浙江省常规能源资源比较稀缺,必须大力开发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目前,浙江省农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利用尚存在较多问题,如原料供应不足、政策体系不完善、投融资体制不顺畅、产业化技术水平不高等。因此,必须制定完善的政策,保障原料供给,推动技术研发,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

关键词:农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利用;投融资体制;浙江省

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目前,世界各国利用最多的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3种化石能源,这些都是不可再生能源,随着开发利用量快速上升,能源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性问题。同时,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在能源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双重约束下,大力发展新型可再生能源,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理所当然的战略选择。而生物质能源则以其广泛分布、总量丰富、低污染性、可再生性的优点,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业内人士预测,到21世纪50年代,一半以上的化石能源将被固体成型燃料、生物质发电、液体燃料等生物质能源替代,农业生物质能源的产业化利用前景一片光明。

1 浙江农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利用的意义

浙江省地处东南沿海,人多地少,经济相对发达,但常规能源资源相对短缺。开发利用农业生物质能源,对于维护浙江省能源安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调整能源结构的内在要求

目前,浙江省能源消费中煤炭比重过高,达到62%,因此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是优化浙江能源消费结构的重要任务。与常规化学能源相比,浙江省可再生能源资源非常丰裕,且分布较广,可满足供热、发电、制取液体燃料、供气等多种用途,能较好地替代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目前,浙江农业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量非常小,占资源总量的比重尚不足10%,资源数量是有保证的。因此,大力发展农业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弥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短缺,是浙江省能源结构调整和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

1.2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推进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

浙江是经济大省,必须承担起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责任。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是国际公认的清洁能源,大量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是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途径。因此,从温室气体减排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角度看,浙江省也应加大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量。同时,对农业生物质能源进行产业化利用,还可以减少秸秆、畜禽粪便等对空气、水体的污染,降低对土壤的危害,维护人们的生命健康,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

1.3开拓新的经济增长领域的良好机遇

农业生物质能源的产业化利用可带来一系列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一方面,可以消纳各种农业废弃物,减轻其对生态环境的损害,推动城乡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由于大规模发展能源农业和能源林业,将有效地绿化荒山荒地,缓解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现象,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同时,要实现农业生物质能源的产业化利用,必须依靠当地的资源和人力物力,增加农村就业机会,这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1.4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农业生物质能源,特别是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

2 浙江农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利用的问题

2.1原料供应不足

充分稳定的原料供应是农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利用的前提。由于原料的分散性、原料价格上涨等原因,企业收集原料非常困难且成本过高,产业规模很难实现快速扩张,成本产业化利用的急剧增加。当然,如果原料价格过低,农民出售原料的积极性就会下降,更加不利于产业发展。为了避免“与人争粮,与粮争地”现象,浙江省提出并倡导利用荒山、荒地、冬闲地等种植非粮作物,但相关种植产业并非完全形成,且气候条件和自然灾害对作物产量影响太大,如旱灾、水灾等均可导致能源作物大面积减产。并且,通常情况下,能源植物的产量密度要比普通粮食低,需要大量的土地支撑才能保障其稳定供给。

2.2政策体系不完善

浙江省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刚刚起步。从国外发达国家经验看,在发育初期,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必须依靠政府的强力支持,如补贴、税收、融资、投资等优惠政策。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但财税优惠方面的政策尚比较滞后,如《可再生能源法》中,明确规定要通过贷款和税收优惠政策来激励可再生能源发展,但具体政策迄今尚未出台。

农业生物质能源产业从作物的种植、生产到销售,所有的残余物都可得到再次利用,全程不会产生工业废物。因此需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才能够产生足够的经济、生态效益,这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政府在制定政策时,缺乏农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在市场、技术、资金方面的全面分析,政策经常出现反复,导致企业投资比较盲目,资源开发无序化,恶性竞争现象频现。另外,政府对企业支持力度不够,尤其在产业链打造、市场推广等方面投入不足,制约了农业生物质能源企业的发展。

2.3投融资体制不顺畅

第一,由于农业生物质资源分布较散,收集比较困难,加上市场较小、生产设备成本较高等原因,具有实力的能源公司往往不愿意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农业生物质能源领域。而中小能源企业在进行农业生物质能源开发时,通常面临流动资金严重短缺的境地。第二,农业生物质能源企业多为高新技术企业,企业资产多为无形资产,缺乏足够的固定资产作为抵押和担保,获得银行贷款比较困难。而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尚未有效形成,外商和私营企业参与农业生物质能源开发的积极性不够,尚未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渠道。政府虽然制定了一些政策支持,但由于流动资金不到位,企业还是缺乏足够的资金。第三,目前,农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单个项目规模小、技术溢出效应明显,技术搭便车现象经常出现,因此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风险较高,企业往往不愿投入大量资金。由于上述原因,农业生物质能源产业投融资渠道比较单一,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引起产业资金缺乏。

2.4产业化技术水平不高

总体而言,农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利用技术尚不成熟,还需要在尺度放大的参数修正、适宜技术与工艺条件、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制定、系统的综合性评估、行业准入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即使是成熟的技术,要进行产业化利用,也需要配套的工艺和设备。如燃气(沼气)发电技术,低热值生物质燃气发电装置配套不足;小型气化发电技术,配套设备的稳定性急需提高;直接燃烧发电技术,中小型核心装备发展比较滞后;农业生物质资源的收割、打包、运输、贮存等设施,生产能力小,设备质量差,尚达不到生物发电燃料供应的要求。而且,由于经费投入不足,专业技术人员比较缺乏,导致技术研发多处于低水平重复,技术含量较低,关键技术瓶颈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3 浙江农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利用的政策建议

3.1保障原料的有效供给

浙江农业生物质资源虽然丰富,但分布比较分散,收集、运输、加工比较困难,成本较高。为保证农业生物质原料的可持续供给,降低终端产品的生产成本,需要加大投入,提高原料生产开发技术水平。原料生产开发技术的提高,一方面可以增加农业生物质能源的产量,另一方面可以获得有更高价值的能源组分,这些组分可以快速分离能源资源中的有效和无效成分,提高原料的能量密度。如果分离与加工技术进一步改善,资源量的投入产出比例提高,高价值的能源产品数量将不断增加。而且,大量使用施肥、土壤侵烛控制、前加工处理等新技术,可以改善原料生产周期,实现可持续供给,提高原料产量。除上述外,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能源农场,大量建立农业生物质资源生产基地,最终为农业生物质能源的产业化利用提供原料保障。

3.2完善支持政策体系

第一,优化政策制度,健全法律法规。根据《可再生能源法》,研究制定推动农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利用的政策措施和配套法规,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收购流通体系。在现有《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浙江省沼气开发利用促进办法》、《浙江省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促进办法》等法规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农业生物质利用的生态补偿机制和法规政策,尽快出台《浙江省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意见》,抓紧研究制(修)定《浙江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浙江省农业生态保护办法》等政策法规。

第二,完善激励政策,制定切实可行的补贴方案。出台用户补助、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激励政策,加大对农业生物质能源产业的补贴力度。对从事农业生物质设备制造和技术研发的企业给与税收优惠,对使用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炉具的农户给予一次性补贴。通过减免利润税、价格补贴、投资补贴以及消费税配额政策等措施,扶持农业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

3.3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

采取各种市场规制和财税鼓励手段,发挥财政投入的整合和引导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形成多元化投入体制。以“市场化手段”为主,在降低农业生物质产业进入门槛和投资成本的同时,提高“高能耗”和“高污染”项目的进入门槛和投资成本,通过市场政策参数的调整,使市场主体投资盈利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提高,引导市场主体将生物质清洁能源技术作为其投资的“理性选择”,从使用“高投入”、“高排放”的传统能源技术转变为使用“低投入”、“低排放”的生物质清洁能源技术。

同时,要改善金融政策,形成良好的融资环境。政府应根据农业生物质产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价格、税收及投融资政策等;建立投融资支持机制,帮助投资者控制市场风险,降低投资成本。在制定农业生物质产业投融资政策时,要以市场化为导向,形成“市场为主,政府支持,法律约束”的投融资体制。

3.4完善农业生物质产业的技术保障体系

浙江省农业生物质产业发展的基础薄弱,技术问题是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加大科学技术投入,促进农业生物质产业技术研发。首先,要以浙江省内的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依托,致力于农业生物质的生产、加工和转化技术研发。政府可以组织相关专家学者,成立农业生物质产业发展咨询小组,对农业生物质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进行判断,解决农业生物质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其次,设立专门的基金或课题,鼓励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农业生物质产业发展步伐。然后,在一些农作物和能源作物种植面积密度大的地区,建立农业生物质产业示范园区,积极引进技术人才。同时,依托本地高等院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形成人才培养和使用的长效机制。最后,以当地龙头企业为核心,形成以科研导向为体系的浙江省农业生物质产业技术产品的开发和服务,坚持走技术先行、产学研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韩宗霖,窦学诚.基于CAS和ISM理论的循环农业生物质能利用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2014(2):186-189.

[2]高文永,李景明.中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与效应评价研究[J].中国沼气,2015(01):46-52.

[3]郑雄,何俊贺,冼萍,等.南宁市农业生物质资源存量估算与评价[J].南方农业学报,2013(04):697-700.

[4]张兵,张宁,李丹,等.江苏省秸秆类农业生物质能源分布及其利用的效益[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02):181-186.

[5]刘志彬,任爱胜,高春雨,等.中国农业生物质资源发电潜力评估[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04):133-140.

[6]李国志.浙江农业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研究[J].经济论坛,2015(4):26-28.

中图分类号:F30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912(2016)02-0011-03

基金项目: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浙江农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利用绩效评价研究”(14NDJC051YB);丽水市科技计划项目“绿色生态屏障地区科技推动节能减排绩效评价研究”的阶段性成果(20140208028)

作者简介:李国志(1979-),男,江西临川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和能源经济。便,无论是用于生产液体燃料还是发电,都是废物利用,农业生产的附加值能大幅度提高,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以秸秆为例,1 hm2土地大约可产生15 t秸秆,售价按200元/t计算,每公顷土地可净增加收入3 000元。若每户农民有0.5 hm2土地,则可增加1 500元收入,按每户4人算,人均可增加收入375元。此外,农民可以承包荒山、荒地,来种植能源作物和能源树木,通过出售能源植物增加收入。

收稿日期(2015-09-01)

Problems and policy suggestions on the industrial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biomass energy in Zhejiang

LI Guozhi
(Business School,Lishui University,Lishui 323000,China)

Abstract:Because of the scarcity of conventional energy resources in Zhejiang province,the renewable energy must be vigorously developed,such as biomass.At present,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about the use of agricultural biomass energy industry in Zhejiang province,such as insufficient raw material,imperfect policy system,impeded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system,low industrial technology level.Therefore,we must formulate perfect policies to protect the supply of raw materials,promote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and establish diversified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system.

Keywords:agricultural biomass energy;industrial utilization;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system;Zhejiang province

猜你喜欢
浙江省
浙江省武义第一中学
《初心》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第十五届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会暨2021年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年会圆满召开
浙江省特级教师
——吴淼峰
浙江省结核病诊断治疗中心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结核科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6年浙江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