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间艺术在课程中绽放

2016-08-03 04:34高秀琴
陕西教育·教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我园民间艺术课程内容

高秀琴

民间艺术源自生活,具有生活性、审美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把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课程,主要是对原有的课程内容的呈现和实现采用一种新的视角,把部分课程内容同现实生活和民间艺术结合起来,使其他课程内容的学习与民间艺术的学习在同一过程中综合地进行,使幼儿园课程的实施真正成为一个生活化的、趣味性和综合性的过程。因此,我们提出了《安康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研究》这一课题,试图将身边的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课程,从而达到充实和丰富幼儿园课程内容,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一、寻找理论、坚实基础

以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社会历史文化学说为突破口,运用格式塔心理学派“异质同构”教育观点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思想,以精心筛选出的优秀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正面反映生活的、具有民族特点的民间艺术内容,对幼儿进行系统的民间艺术教育。民间艺术蕴含着大量的社会人文教育和艺术教育,因此,我们将古老的民间艺术引入到幼儿园这块教育园地中,借用现代人的思想情感、物质条件和新的艺术手段,给古老的民间艺术赋予新的生命,让它以另一种怡情悦性的形式吸引幼儿,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完美园本特色。

二、精心组织,扎实开展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探访本土文化。组织课题组成员一起去探访那些掌握民间艺术的老艺人,参观我们当地民间艺术博古馆和收藏馆。

2.强化教师培训。我们派骨干教师走出去学习安康地区有名的特色汉剧(汉调二黄)知识,邀请汉滨区文化馆和安康职业技术学院的专家老师来园对教师和幼儿进行培训,以此丰富教师对民间艺术的掌握。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2012年10月,各子课题实施方案已确立,从三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方面是艺术活动(美术、音乐)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是从环境创设的研究,最后是从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研究。各班教师按照方案将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民间艺术活动,每周各班有2-3次艺术实践及体验活动,形式多样。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1.认真总结、专题交流。2013年11月我园多名优秀教师汇报了开展民间艺术活动的成果,有石头画、民间游戏、民间文学方面等内容。

2.完善推广、深化课题。2013年下半年,为了使课题研究成果能够更好的得到推广和学习,在我园的国培计划中与国培生开展了经验交流会,向国培学员介绍了此次课题研究的开展,并让国培学员分享了我们课题研究成果,同时对我园帮扶的幼儿园也进行了经验的交流,充分发挥省级示范园的引领作用。

3.收集成果、丰富资源。2014年5月,我园录制了优秀教育活动的视频,收集了优秀教育活动的方案和活动案例装订成集,收集了大量的师幼作品,陈列在作品架上,丰富我园的园本研修资源。

三、树立特色,精彩万千

1.在民间艺术活动中,我园开展的重点内容就是汉调二黄,我园已成为全国唯一一所汉调二黄基地幼儿园。幼儿学习汉调二黄,既是培养幼儿的音乐能力也是对家乡特色文化的传承。

2.在民间艺术其他方面,我园开展了众多与本土息息相关的美术教育课程。这些活动丰富了常规艺术教育的内容,为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空间和机会。

3.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得以提高。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研究中需要一线教师努力学习和了解民间艺术,进而组织幼儿开展各项艺术活动,这考验着教师的综合能力。

4.幼儿园环境创设彰显本土特色。我园为了给孩子营造视觉上的审美,将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各个环境当中。这些环境创设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民间艺术的熏陶,激发起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四、反思自身,展望未来

民间艺术蕴含着极有价值的教育元素,但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速,民间艺术的资源也在逐渐地减少退化,因而对教育传承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对安康民间艺术的形式和内容有待进一步挖掘,均衡各项子课题研究的水平,而在民间艺术活动中编制艺术和石头画艺术还要进一步深层次研究;在汉调二黄皮影绘制表演方面还要进一步普及推广。

从教师的专业发展来看,通过课题研究,使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在专业发展上前进了一大步,但今后的路还很长,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永无止境的,我们还将通过后续的研究,不仅为我园教师的专业发展铺平道路,还要让全市广大幼儿教师共享安康民间艺术成果。

作者单位 安康市幼儿园

编辑 徐绒绒

猜你喜欢
我园民间艺术课程内容
冰雪已消融,冬奥游戏乐融融
爱为本 绘美好
美育生活,艺术人生
课程思政视域下职业院校实训课程内容的重构
民间艺术篇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新生态学校如何诠释课程内容
传承·民间艺术
幼儿园乡土环境系列设计
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