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环境的创设与材料投放的实践

2016-08-03 04:34闫明霞
陕西教育·教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区域环境区域小朋友

闫明霞

在进行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的时候,需要根据幼儿的需要、兴趣来进行,对活动区域进行划分,这样能够促使幼儿合理地使用材料,增强同伴之间的互动,吸引幼儿参与到活动过程之中。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对区域环境的创设进行优化,保证幼儿合理利用活动材料,从而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合理设置区域环境

1.需要分析幼儿园在区域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幼儿园所有的活动材料和玩具都是放在一个封闭的教室里面,中间大片空间是摆放课桌椅。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的时候是在教室中进行的,只有5%的教师会将三维、隐秘、公用以及室外的结合起来。因此幼儿往往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来开展区域活动的,幼儿与材料、玩具以及环境之间的互动就比较少,区域活动主要是在桌面上完成的,这样就抑制了幼儿的个性发展,限制了思维的发展,阻碍了幼儿的操作热情。

2.要采取措施优化区域环境。(1)要充分利用室外空间。环境创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园内的地面、墙面以及桌面等空间,对幼儿进行知识和信息的刺激,提升幼儿的无意识学习能力。在进行室外空间设计的时候,首先要体现出合作性,比如先在室外用各种图形划定活动区域,然后让幼儿和同伴共同制订游戏规则,再开展游戏,这样就能够提升幼儿的合作能力;其次要凸显出教育性,比如在春天的时候,为了让幼儿明白劳动播种的意义,就可以带领小朋友种植树木和花草,并开展保护植物区域的活动。在秋天的时候,可以将各种水果模型吊起来,开展“水果写生”等活动,让幼儿在玩乐中来理解收获的意义;最后,要注重区域环境的趣味性。只有趣味性的活动才能够将幼儿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增强幼儿和环境之间的互动。比如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以“我长大啦”为主题开展活动,利用卡片张贴成一棵树的模样,并在树的旁边标上刻度,让小朋友们将自己的身高贴在成长树的相应位置,这样小朋友既了解了自己的外部特征,也了解了树木的外部特征,并且能够将自己的成长痕迹记录下来。(2)要融合教育目标。在开展区域活动的时候,教育目标并不是临时的,而是在活动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总结积累形成的。因此在不同的幼儿阶段,在进行区域环境优化的时候,就需要融合不同的教育目标。比如对于中班幼儿区域活动而言,要通过区域环境创设帮助幼儿理解生活当中的日常活动,在活动中要让幼儿晒袜子、叠衣服、擦桌子以及扫地等,而且还要让幼儿利用美工来进行服装设计,布置舞台,然后进行表演。又如对于幼儿区域活动而言,主要就是让幼儿参与娃娃家游戏,让幼儿给娃娃喂饭、哄宝宝睡觉、给宝宝穿衣服等,并且在活动中和别的家庭成员进行互动,在整个活动区域的设置过程中,就能够有机地融合了健康知识、社会知识、艺术领域等多方面的内容。

二、优化活动材料投放

1.要根据年龄不同进行投放。在进行材料投放的时候,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状况来进行投放。小班主要以趣味性材料为主,中班主要以参与性的材料为主,而大班则以教育性材料为主。比如教师让幼儿以“蔬菜王国”为主题来开展活动,小班幼儿主要是利用积木、橡皮泥、纸盒等来制作各种蔬菜;中班幼儿需要给幼儿投放蔬菜图像、玩具等,保证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积极参与到其中;大班幼儿需要了解各种蔬菜的名称以及它们各自的营养成分。

2.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投放。教师还需要根据幼儿的具体需求来进行材料的投放,比如开展以“我是小小售货员”的活动时,投放的材料就不能过多,要以幼儿经常见到的材料为主,比如饼干、玩具、头饰等,降低表演难度,幼儿才能够积极参与到其中。

3.要注重投放材料的组合性。在活动中,材料之间往往进行着各种互动,因此就需要注重材料的组合型。比如让幼儿自己制作服装来进行时装表演,教师就需要投放卡纸、彩带、水彩笔以及棉线等,同时还要注意投放材料的不同颜色,这样小朋友就可以排列出不同形状、颜色的衣服、手链等,满足了每个幼儿的不同需求。

总之,在进行区域活动设置与材料投放的时候,要遵循投放材料的丰富性、层次性、选择性以及自由性的原则,保证每一个幼儿能够享受到区域环境和材料投放中的乐趣,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 陕西省神木县第二幼儿园

编辑 张晓楠

猜你喜欢
区域环境区域小朋友
幼儿园自然角的创设与研究
分割区域
擦桌子
区域环境生态建设
基于企业异地并购视角对税收竞争、区域环境与资本跨区流动的实证研究
区域发展篇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Let’s DIY Poster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