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心里的柴烧

2016-08-08 01:24文/林
陶瓷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小庄烧窑柴烧

文/林 峰

我们心里的柴烧

文/林 峰

憨三陶艺 柴烧作品

憨三陶艺 柴烧作品

老唐把每次的开窑叫做洞房花烛夜:紧张,期待,对未知的光彩的揣测……

不眠的三天两夜,可以是辛苦,可以是快乐。柴灰落在窑里,落在我们的身上,也落在窑边随手放着的水杯里……

选择柴烧,就是选择了一种方式。我们把拉坯,塑型叫做泥水工,把烧窑叫做烧火的…朋友们说,一个辛苦费心的过程被描述得有点举重若轻了。我们说,努力和辛劳只是状态,心里的快乐才是真实的。因为喜欢而工作,因为热爱而执着,所以无所谓坚持和辛苦,所有的过程就像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乐在其中。

每一次的揉泥,都像在健身,一柱柱揉好的泥条放在工作台时,接下去的就是比谁的胳膊变粗了;每一次的拉坯,大家又变成菜市场的小贩,锱铢必较,“我拉了三十一”、“我拉了三十五”、“你们逊毙了,我拉了四十”;每一个器型的雕琢,不知道摔烂了多少个不满意。

而每一次看来最辛苦的烧窑过程,却是我们最快乐而专注的时光。从劈柴到堆放,汗水和锯末满身的时候,我们的喜悦才刚刚开始。虽然只是一个小柴窑,可是该有的程序一个都不能少。尤其是添柴的频率,升温到800度以后,五分钟添一次柴都是必须的,于是,投柴成了热火朝天的场面。白天的热闹慢慢地变成了寂静的夜晚,此时正是小庄干劲十足的时候,每一个通宵都是小庄自告奋勇的承担,窑边放着几罐啤酒,喝几口添一次柴,添一次柴喝几口,仿佛看着世界杯般的惬意……

从来,都没有人说起过柴烧的辛苦,却总在快停火的时候热烈地讨论停火后烧烤的食材。

三天两夜过去了,窑火熄灭之后,一拨拨的朋友过来了,围着窑口,爽朗的笑声此起彼伏……

谁说烧窑一定是辛苦的?又有谁说出窑的器物一定惊为天人?这就是我们心中的柴烧,关于美,关于快乐……

Wood-fred in our hearts

猜你喜欢
小庄烧窑柴烧
驼背伍烧窑
小庄
由捷径追寻古拙之美——探索创新性柴烧新思路
最后的砖窑
【陶艺柴烧活动】
最后的砖窑
龙窑柴烧:一盏一匠心
如果你还爱我
视 角
河南孟津新庄汉代烧窑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