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和刘备不是一条心?

2016-08-09 19:08峰揽山川
百家讲坛 2016年7期
关键词:东征君臣臣子

峰揽山川

刘备曾说,有诸葛亮辅佐自己,自己就如鱼得水,从此对他言听计从。不过,诸葛亮和刘备真的是一条心,从来没有过意见相左的时候吗?有,而且是非常大的分歧。

刘备坐上皇帝的宝座后,一心想报复当年孙吴夺走荆州、杀死关羽的仇,于是在黄袍加身的第一年就亲率诸军伐吴,结果他意气风发地出发,却惨败而归,一年后重病而死。这场注定失败的战争本是可以避免的。在刘备出发前,蜀国的群臣谏书堆了厚厚一沓,而刘备固执地听不进任何建议。然而,无论是在史书还是关于诸葛亮的传记里,都没有提及诸葛亮的态度,他更是没有随军前往。《三国志》中只记载,在刘备大败而归、退到白帝城时,诸葛亮说了一句话:“法正如果还活着,就能劝主上不东行了。”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不管诸葛亮事先有没有劝过刘备,他实际都是不赞同这次东征的。

尽管诸葛亮对这次出战并不赞同,可是他并没有阻止。原因就是:刘备和诸葛亮在孙吴问题上的分歧已久。

诸葛亮一生都不愿对孙吴动武,而是亲和为上。曹操在长坂坡击退刘备的兵将时,诸葛亮就向刘备请命,主动去说服孙权,促成了孙刘联合,打败了曹操。从那时候开始,诸葛亮就形成了坚定不移的联吴想法。他成了蜀国的掌权人以后,立马就派出使臣,与吴国建立同盟关系。不论是小到军事冲突,还是大到发动战争,诸葛亮都没有再对孙吴动过兵。

刘备却和他截然不同。刘备对孙吴是一种急功近利的需求,有利于自己则联合,不利于自己则兵刃相见,直接而固执。而且,就算是在联合的时候,他也始终对孙吴保持着警惕。他得到益州后,孙权让他归还荆州,他却说等到得了凉州再还给;后来,曹丕称帝,孙权称臣,刘备却没有跟孙权说一声,就自己也坐上了龙椅,打破了诸葛亮苦心经营的孙刘联合局面。

不过,诸葛亮和刘备对孙吴的态度如此迥异,为什么当时鲜有人发现,并加以利用呢?这便要归功于诸葛亮的政治智慧了。

一个处于前进趋势的团队是不可能不出现矛盾的,可内部的分歧绝不可以轻易让别人知道,尤其在封建社会的君臣制度下,臣子更是不能表现出对天子的不满、与天子的不一致。作为臣子的典范,诸葛亮十分懂得:既然没有办法阻止刘备东征孙吴的这次不妥的决定,就全心全意地支持他。所以诸葛亮没有再劝,而是在负责前方粮草供应的同时,也在朝中稳住了局面,让刘备没有半点儿后顾之忧。

所以,诸葛亮和刘备的分歧虽然存在,但是旁人并不能很容易看到,而且它并没有给两人的这段君臣之情造成什么阴影。

编辑/安娜

猜你喜欢
东征君臣臣子
浅谈中唐诗歌中屈原的“臣子”形象
出尔反尔的誓言
从《氓》看女子的抱怨和依恋
论亚历山大东征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杜文秀起义扩张
夜空幻想
浅析亚历山大东征成功的原因
“东征”与实现民族统一
学渣当自强
臣子与飞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