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菌肥作底肥对单季晚稻甬优12产量的影响

2016-08-10 04:07郭焕茹陈少杰童相兵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成穗率单季菌肥

郭焕茹,陈少杰,童相兵

(1.宁波市种植业管理总站,浙江 宁波 315012;2.宁波市宁海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浙江 宁波 315600)

生物菌肥作底肥对单季晚稻甬优12产量的影响

郭焕茹1,陈少杰1,童相兵2

(1.宁波市种植业管理总站,浙江 宁波 315012;2.宁波市宁海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浙江 宁波 315600)

以生物菌肥作底肥,研究单季晚稻甬优12的分蘖动态、经济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与农户常规施用底肥相比,加施生物菌肥,可增加肥效,提高甬优12成穗率,改善穗部性状,从而提高产量。

生物菌肥;单季晚稻;分蘖动态;经济性状;产量

文献著录格式:郭焕茹,陈少杰,童相兵.生物菌肥作底肥对单季晚稻甬优12产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1):11-12.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对我国粮食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栽培技术的进步,如何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越来越受到重视[2-5]。海洋奇力牌双动力生物菌肥是集海洋生物技术和微生物农业技术于一体,运用现代加工手段生产的新型生物菌肥料。该生物菌肥通过快速分解活化土壤中残留的多种难溶态养分,使其迅速转化为水溶性速效养分,以达到激活土壤养分、提高肥效、强力生根、促进作物生长等功效。本试验对海洋奇力双动力生物菌肥(粉剂)在单季晚稻甬优12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以探索最佳底肥使用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于2014年在宁波市宁海县越溪乡道屿塘进行,水稻供试品种为单季晚稻甬优12。试验田肥力中等、田面平整、排灌便利,前茬为冬闲田,面积为3 202 m2。试验所用生物菌肥由哈尔滨海洋奇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在整个生育期内,各处理除试验因素外的栽培管理措施均保持一致。

1.2 处理设计

试验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A:正常施用底肥,加施生物菌肥;B:底肥用量减少1/4,加施生物菌肥;C:底肥用量减少1/3,加施生物菌肥;C K:对照试验,按当地习惯正常施用底肥,不施用生物菌肥。4个处理不设重复。

底肥常规施用量。每 667 m2施用碳酸氢铵50 kg,过磷酸钙50 kg。

生物菌肥施用量。每667 m2施用2.5 kg生物菌肥(粉剂),与底肥拌均匀同时下地。

播种前1 d做好秧板,5月12日播种。种子先用盐水筛选,然后经药剂浸泡处理催芽,采用旱育秧方式,播种量30 g·m-2。6月7日进行移栽,采用手插方式,秧龄25 d,叶龄5.26,苗高27.9 cm,种植密度为30 cm×25 cm。

移栽前7 d,耕耙大田,按照试验设计要求施用肥料。处理A每667 m2施用碳酸氢铵50 kg、过磷酸钙 50 kg、生物菌肥2.5 kg;处理 B每667 m2施用碳酸氢铵37.5 kg、过磷酸钙37.5 kg、生物菌肥2.5 kg;处理C每667 m2施用碳酸氢铵33.5 kg、过磷酸钙33.5 kg、生物菌肥 2.5 kg;C K(对照)每667 m2施用碳酸氢铵50 kg、过磷酸钙50 kg。

其他主要栽培措施相同。主要包括追肥5次,合计折合纯氮用量22 kg;病虫害防治5次,以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螟虫等病虫害为主,药剂主要为10%氟虫双酰胺(垄歌)、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阿米妙收)、40%氯虫·噻虫嗪(福戈)、50%吡蚜酮等;水分管理采用湿润灌溉。

1.3 考查记录

各个处理选取具有代表性连续成行的10丛植株作为观察对象,观察记录分蘖动态;11月22日取样考查经济性状,11月27日收割机实割测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分蘖动态

从表1可以看出,分蘖初期C K的分蘖速度最快,分蘖数量明显高于A,B,C3个处理。A,B,C3个处理的分蘖动态比较接近,只是到达高峰期的时间不同。A,B,C K处理在7月16日达到高峰苗,C处理要晚2周左右,且苗峰较低。分蘖高峰期过后,C K分蘖速度下降最快,分蘖数量减少最多,A和B处理分蘖速度下降缓慢,分蘖数量逐渐减少。从高峰期到8月6日,每667 m2C K分蘖数减少6.75万,减幅29.6%;处理A分蘖数减少1.79万,减幅8.7%;处理B分蘖数减少1.3万,减幅7.1%。这主要是由于生物菌肥中的微生物具有较强的固氮、解磷、解钾能力,能活化土壤养分,并减少养分固定或流失,与化肥搭配使用,增加了肥效,并且这种增效作用在分蘖后期才逐渐发挥出来,表明生物菌肥的施用效果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表现出来。

表1 不同底肥处理下甬优12的每667 m2分蘖动态

2.2 经济性状和产量

从表2可以看出,A,B和C3个处理成穗率较高,分别较C K高8.2,17.5和11.7百分点,且每穗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都高于C K,说明生物菌肥作为底肥,可以改善甬优12的穗部性状。从产量上看,A,B和C3个处理的实际产量均高于C K。每667 m2处理A产量839.0 kg,增产2.2%,处理B产量842.6 kg,增产2.6%,处理C产量829.9 kg,增产1.1%。由此可见,生物菌肥作为底肥可以增加肥效,促进分蘖,并通过提高成穗率,改善穗部性状,达到一定的增产效果。不同底肥处理,产量的增加幅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处理B增产效果最好。

表2 不同底肥处理下甬优12的经济性状和产量

3 小结与讨论

生物菌肥作为底肥使用,通过分解活化土壤中残留的多种难溶态养分,增加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并通过微生物的活动,促进肥料的吸收,提高成穗率,改善穗部性状,使单季晚稻甬优12达到增产效果。在整个分蘖期,生物菌肥作底肥的A,B,C3个处理的分蘖曲线比较接近,只是达到高峰苗期的时间不同。处理A每穗总粒数、实粒数分别增加6.7%和7.3%,成穗率提高8.2百分点,每667 m2产量增加17.8 kg,增产2.2%;处理B每穗总粒数、实粒数分别增加7.7%和9.1%,成穗率提高17.5百分点,每667 m2产量增加21.4 kg,增产2.6%;处理C每穗总粒数、实粒数分别增加9.6%和12.9%,成穗率提高11.7百分点,每667 m2产量增加8.7 kg,增产1.1%。

本试验不同处理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处理B增产效果最好。这说明对生物菌肥与常规底肥的配比关系进行调整,改善施肥方法,可能会更加充分地发挥生物菌肥的优点,达到最佳底肥施用效果。

[1]程式华,闵绍楷.中国水稻品种:现状与展望[J].中国稻米,2000(1):13-16.

[2]陈亚琴,刘喜.不同施肥方法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1998,14(5):64-65.

[3]马毅涛,杨培林.水稻无机肥有机肥不同配比的技术经济效益评价[J].农业技术经济,1989(2):55-57.

[4]周明日.浅析施肥对水稻优质栽培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02(1):68-70.

[5]王成瑷,张文香,赵磊,等.有机肥生物菌肥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4,20(6):202-204.

(责任编辑:侯春晓)

S511.3+3

B

0528-9017(2016)01-0011-02

10.16178/j.issn.0528-9017.20160104

2015-08-14

郭焕茹(1983-),女,硕士,主要从事农技推广工作,E-mai1:mmm923mmm@163.com。

猜你喜欢
成穗率单季菌肥
微生物菌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价值和应用策略探究
生物菌肥种类及用量对猕猴桃果实的品质影响
年产50万吨生物有机菌肥项目在孝义开工
菌肥施用注意四问题
水稻应用生物碳硅肥效果研究
籼粳杂交稻甬优538单季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
绿先机复混肥对直播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
华粳6号水稻密度与肥料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