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钱优1890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2016-08-10 04:07陈业坚刘守平何方印唐昌华张增勤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籼稻台州市杂交稻

陈业坚,刘守平,何方印,唐昌华,张增勤

(1.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临海 317000;2.勿忘农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20)

杂交水稻钱优1890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陈业坚1,刘守平1,何方印1,唐昌华2,张增勤1

(1.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临海 317000;2.勿忘农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20)

钱优1890系浙江省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优质高产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以钱江1号A为母本,t 1890为父本配组而成,经2011-2014年的品种试验、试种示范,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青秆黄熟、转色好,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推广种植。

杂交籼稻;钱优1890;特征特性

文献著录格式:陈业坚,刘守平,何方印,等.杂交水稻钱优1890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1):18-20.

钱优1890系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籼粳交恢复系的广亲和性、稻瘟病抗性和优质基因的有机聚合,选育出优良恢复系t 1890,再与不育系钱江1号A配组,于2010年育成了优质高产杂交籼稻新组合钱优1890。经2011-2014年的品种试验、试种示范,表现出高产稳产、米质优、青秆黄熟、转色好的特点。2015年6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推广种植。现将钱优1890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总结如下。

1 亲本及组合选育经过

钱优1890系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不育系钱江1号A[1](钱江1号A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的籼型不育系,于2003年通过浙江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为母本,与自主选育的恢复系t 1890为父本配组而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2004年春,在海南陵水用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2个恢复系 t 2232、t 1188杂交,经过5年8代的选育,于2009年秋在浙江临海筛选出与协青早A配组的杂种优势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恢复系 t 1890(图1)。2009年冬在海南陵水配组制种协优1890,2010年冬在海南陵水配组制种钱优1890,2011年钱优1890参加浙江省“8812计划”籼型杂交稻单季联品试验,2012、2013年参加浙江省单季杂交籼稻区域试验,2014年参加浙江省籼型杂交稻生产试验。

图1 钱优1890的选育经过

2 特征特性

2.1 产量表现

2011年参加浙江省“8812”计划籼型杂交稻单季联品试验,平均产量9.973 t·hm-2,比对照两优培九的9.289 t·hm-2增产7.36%,达极显著水平,列参试组合第1位。2012年参加浙江省单季杂交籼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199 t·hm-2,比对照两优培九增产3.4%;2013年续试,平均产量9.076 t·hm-2,比对照增产1.8%;2年省区试平均8.637 t·hm-2,比对照增产2.6%。2014年参加浙江省籼型杂交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971 t·hm-2,比对照两优培九增产2.8%。

2013年参加天台县省级新品种展示试验,平均产量10.462 t·hm-2,比对照两优培九的9.454 t· hm-2增产10.66%;参加三门县新品种展示试验,平均产量9.142 t·hm-2,比对照中浙优8号的8.700 t·hm-2增产5.09%;参加台州市椒江区新品种展示试验,平均产量9.825 t·hm-2,比对照甬优17的9.480 t·hm-2增产3.64%。

2.2 农艺性状

该组合全生育期138 d,比对照两优培九长2.8 d。株高适中,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颖尖紫色,青秆黄熟,转色好,米质优,抗性好,谷粒长型,脱粒性好。株高126.8 cm,穗长23.9 cm,每穗总粒数184.3粒,实粒数 149.4粒,结实率81.0%,千粒重25.3 g,有效穗244.5万·hm-2,成穗率65.0%。

2.3 病虫害抗性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2012-2013年抗性鉴定结果,平均叶瘟0.8级,穗瘟2.8级,穗瘟损失率3.2%,综合指数为1.7;白叶枯病7.0级;褐稻虱9级。

2.4 米质

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杭州)2012-2013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59.6%,长宽比3.2,垩白粒率6.0%,垩白度1.1%,透明度2级,胶稠度78.0 mm,直链淀粉含量15.8%,米质各项指标分别达到食用稻品质部颁1等和4等。

3 栽培技术

3.1 适时稀播,培育壮秧

钱优1890作单季稻种植,于5月中下旬播种,播种量 90~120 kg·hm-2,要做到稀播、匀播,以培育扁蒲壮秧。秧田与大田比为1∶10。

3.2 低龄移栽,合理密植

种植密度与两优培九相仿,插18.0万~19.5万丛·hm-2为宜,株行距为21.7 cm×25.0 cm。秧龄25 d左右,短秧龄早移栽,能促早发,构建足够的高产苗架,保证有效穗240万·hm-2左右。

3.3 肥水管理,协调群体

浅水插秧,深水护苗,薄水分蘖,适时搁田,灌水孕穗,有水扬花,生育后期干湿交替,防止断水过早,保证充分灌浆成熟,提高稻米品质[2]。施肥原则,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尽量做到前期多施促早发,后期看苗适施保花肥。施肥量大致为:纯氮225 kg·hm-2,过磷酸钙300 kg·hm-2,氯化钾150 kg·hm-2,基肥、追肥、保花肥比例为5∶4∶1。

3.4 病虫防治,确保丰收

严格做好秧苗期稻飞虱、稻蓟马的防治,一般喷药防治3次;移栽后结合追肥用除草剂防除杂草;要特别重视移栽后至分蘖盛期的稻飞虱、分蘖至抽穗期的螟虫、齐穗至收割期的稻飞虱的防治工作;可用乐斯本、康宽等高效低毒农药防治,确保丰产。

[1]黄福灯,李春寿,金庆生,等.晚籼稻钱优2号的选育与应用[J].浙江农业科学,2012(7):936-937,941.

[2]王林友,王建军,张礼霞,等.杂交稻浙优1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13(4):364-366.

(责任编辑:张才德)

S571

B

0528-9017(2016)01-0018-02

10.16178/j.issn.0528-9017.20160107

2015-11-01

浙江省8812计划项目(2004C 12020-1-4)

陈业坚(1966-),男,浙江玉环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杂交水稻的育种工作,E-mai1:yjche n2001@163.com。

猜你喜欢
籼稻台州市杂交稻
从稻名演变看籼稻的起源
2021年无为市优质中籼稻品种比较试验
书画教师作品选登
台州市出台多项措施鼓励外来人员就地过年
移栽密度对不同熟期杂交稻产量和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超级杂交稻蒙自示范基地开始移栽
黏黏花
高离不开矮的支撑
台州市黄岩药山果树良种场有限公司
江西省粳稻种植面积突破6 666 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