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深圳山体滑坡灾后居民安置点医疗保障工作开展的体会

2016-08-11 00:46曾运红巫云辉邱德星杨舒广朱安宏谭卫仙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医疗保障预案滑坡

曾运红,巫云辉,邱德星,程 颖,杨舒广,陈 伟,朱安宏,谭卫仙

“12·20”深圳山体滑坡灾后居民安置点医疗保障工作开展的体会

曾运红1,巫云辉1,邱德星1,程 颖2,杨舒广3,陈 伟2,朱安宏2,谭卫仙3

目的 探讨山体滑坡灾后居民安置点医疗保障工作的具体做法,以期为灾后医疗保障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以“12·20”深圳山体滑坡居民安置点医疗保障工作的实践和数据为依据,对应急预案的制订、医疗保障工作的开展进行回顾性归纳和整理。结果 (1)在11个灾后居民安置点开展为期21 d的医疗保障工作,每天派出医护人员66人次,共安排医护人员1188班次,安置1269名受灾群众,对775名受灾群众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将83名受灾群众转运至上级医院进行诊治。(2)医疗保障区域无传染病病例报告,无聚集性疫情发生,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3)各医疗保障点运作顺畅,应急保障工作到位,累计诊疗人数954人次,诊疗病种前五名的分别是上呼吸道感染、焦虑症、高血压(病)、肠胃炎和皮炎。结论灾后居民安置点应有其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和运行机制,规范化的应急预案可以提高医疗保障效率。

山体滑坡;医疗保障;灾后居民安置点

2015-12-20,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凤凰社区恒泰裕工业园发生山体滑坡,此次滑坡为流塑型土质,土层厚度高、含水量大,余泥渣土厚度达数米至十数米不等,覆盖面积约38万m2,共造成69人死亡,8人失联,33栋(间)建筑物被掩埋或不同程度损伤[1]。灾情发生后,接上级领导指令,深圳市某医院立即派出医护人员到抢险救灾第一线和灾后居民安置点承担医疗救治、保障工作。现就“12·20”深圳山体滑坡中医护保障工作的开展情况作回顾性分析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灾情发生后,深圳市某医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决定选派100名医护人员、16名后勤保障人员组成队伍参与救援, 救援医护人员分成两组,一组由院前急救科、急诊科、外科系统、重症监护病房等科室医护人员组成,在灾情发生后的15 min进入受灾现场,担任应急医疗救援任务;另一组由内科系统、全科医学科、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医护人员组成,在灾后第一天(20日)成立,担任灾后居民安置点的医疗保障任务。笔者重点探讨担任灾后居民安置点的医疗保障任务组医疗保障工作的开展。

1.2 应急预案的制订 医院根据《广东省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粤办函〔2013〕289号)》制订有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预案包括组织机构(领导小组)、运行机制、应急保障、监督管理四大部分,其中运行机制包括应急响应、信息报告、响应启动、现场处置、处置措施、应急动员、应急终止等内容;应急保障包括人员、资金、物资、部门、交通、信息等保障内容。根据本次事故的人员伤亡情况,将应急响应级别暂定为重大医疗卫生救援事件(Ⅱ级)。

1.3 灾后居民安置点医疗保障工作的开展

1.3.1 组织机构 建立医疗保障工作协调指挥小组,负责对灾害安置点医疗保障工作进行系统管理、组织协调和指导培训。小组下设医疗业务管理组(3名),主要负责医护人员培训、医疗和护理质量管理;组织协调组(3名),主要负责安置点的设立,医护人员的安排、调整,双向转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等工作;后勤保障组(3名),主要负责药品、医用耗材的配送、补充,交通,医护人员生活保障等。各组通力合作,负责对各医疗保障点的设立、运作,人员培训和排班,器材、耗材、药品补充和调配,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置,医护人员生活保障等方面工作。

1.3.2 人员动员和抽调 本次医疗安置点筹备了100名医护人员的队伍作为灾后安置点医护值班人员,工作人员采用指派和自荐结合方式产生,基本要求是毕业后工作5年以上,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好,熟练掌握危重患者抢救知识和技能,协调沟通能力强,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护理,考虑到灾后受灾群众心理疏导的工作需要,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医护人员优先考虑。

1.3.3 人员培训 考虑到灾后居民安置点工作性质,重点对医护人员进行能力培训:(1)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2)危、急、重患者的应急处置和转诊流程;(3)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范围、流程;(4)心理疏导和沟通技巧。

1.3.4 装备配置 (1)常规诊疗设备如血压计、听诊器、小电筒、压舌板;(2)清创和包扎相关材料;(3)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常用药物,皮肤外用药物;(4)吸氧装备:便携式小号氧气瓶,简易氧气袋等。(5)医护人员自我保护装备如防护衣、消毒用品、口罩、帽子等。

1.3.5 运作模式 (1)实行24 h三班值班制:8:00~15:00,15:00~22:00,22:00~次日8:00;每周对排班人员轮换一次;(2)主要工作任务:免费为安置点受灾群众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和护理,对主要传染病进行症状监测,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药品、耗材的使用和管理,若出现医疗保障点无法解决的问题,应及时联系上级医院实施双向转诊;(3)协调汇报:每日16:00向组织协调小组报告每日诊疗人次,转送人次,症状监测结果,药品、耗材补充计划,其他报告事项等。

1.3.6 制订医疗保障人员的工作制度 制订安置点医疗保障工作人员职责和相关规章制度,包括接诊制度、分诊和转诊制度、登记和随访制度、药品使用和管理制度、感染控制和管理制度、诊疗数据和重大事项报告工作制度、交接班制度等,危急重症患者抢救和转送流程,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

1.3.7 设立监督和巡查机制 设立医疗和护理质量巡查组,由医务科和护理部负责对接,主要督查医疗和护理质量、各项制度执行和落实情况、医疗垃圾的处理和转运情况以及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情况。

1.4 效果分析 动态了解各灾后居民安置点每天动态变化,收集各安置点医护人员上报相关数据,诊疗资料,统计安置点就诊人群一般情况,单病种发病情况,传染病症状监测结果,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人次情况。了解各安置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医疗护理差错事故,有无疾病聚集和暴发流行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来源灾后设立的临时安置点,以安置点的设置和运行记录及医疗保障工作登记表作为分析依据,统计运作以来的相关数据,少量资料来源于灾后新闻发布会或当地政府官方网站。将数据导入Excel 2007,数据采用构成比表示,文字采用描述性方法。

2 结 果

2.1 医疗保障的开展情况 共进行21 d的医疗保障工作,共设11个居民安置点(配套设置11个医疗保障点),每个保障点每天设3个班次,每班设医生和护士各1名,每天共派出医护人员66人次,共安排医护人员1188班次,累计工作9504 h,各个安置点医疗保障运作顺畅,没有因为人员排班、交接班或物资配送等情况导致医疗保障点停运。共计安置1269名受灾群众,对775名受灾群众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由于医疗安置点诊疗设备和技术受限,需进一步上转上级医院诊治83人次,占8.7%;上转83人中有6人由于病情较重需住院治疗,另77人次经医院门诊初步治疗后下转安置点继续治疗。871人次在医疗保障点接受治疗,预后良好,无医疗差错事故出现。

2.2 卫生防疫工作情况 灾后居民安置点卫生防疫和消杀工作主要由当地疾控中心负责,安置点医护人员协助对受灾群众进行传染病症状监测,53名受灾群众出现发热≥38 ℃,3名受灾群众出现腹泻≥3次/d,46名受灾群众出现皮疹,3名受灾群众出现结膜红肿,医疗保障区域内无传染病病例报告,无聚集性疫情发生,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2.3 工作量情况 灾后居民安置点累计诊疗人数954人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775人次,占81.24%,疾病发生没有规律,以常见病、多发病、已确诊且病情稳定的复诊疾病为主,诊疗病种前五名的分别是上呼吸道感染、焦虑症、高血压(病)、肠胃炎和皮炎,见表1。

表1 深圳山体滑坡居民安置点医疗保障统计分析

3 讨 论

灾害发生后,通常经历搜救期、治疗期、安置期和重建期,安置期与搜救期、治疗期时间上有重叠,可同时进行。但无论何种灾害,医疗救护和保障工作均不可缺少。因此,除了救援现场的医疗工作外,做好灾后居民安置点医疗保障工作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职责。

从灾后安置点医疗保障体系运行效果来看,各个安置点医疗保障工作运作顺畅,医疗安置点共接诊954人次,其中病种前五位的分别是上感(42.35%)、焦虑症(10.48%)、高血压(10.17%)、皮炎(6.18%)、胃肠炎(7.02%),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发病与2013年8~9月,黑龙江省松花江、黑龙江流域地区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安置点监测结果基本一致[2];高血压监测结果与芦山地震灾后居民安置点发病基本一致[3];皮炎检测结果与汶川地震灾后居民安置点监测结果基本一致[4],提示灾后居民安置点的日常医疗工作要重点放在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上。另外,卫生条件不如常规的特殊环境下,如何做好密集人群的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的防控,也是医疗工作的重点,常规措施是加强安置点的日常消毒,重点加强对发热、腹泻、黄疸、皮疹、结膜红肿等监测工作,发现有聚集病例要立即采取应对措施。本次灾害安置点卫生防疫工作,在疾控中心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无聚集性疫情发生,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从本次灾后事故来看,笔者所在医院构建的灾后医疗保障应急预案较为科学和合理。从组织机构来说,有统一的指挥和协调机构是为了更加有效地实现对各个医疗保障点的组织和管理,指挥协调机构下设不同小组,小组之间各司其职,实现管理效能的最大化,同时减少相互推诿的现象,保障应急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本次事故的人员伤亡情况,将应急响应级别暂定为重大医疗卫生救援事件(Ⅱ级),并按应急预案内容进行了响应启动,使各项处置措施有条不紊地进行;针对各个居民安置点的医疗保障工作,还制订人员职责,工作制度、预案、流程等工作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应急保障方面,应首先考虑的人员业务素质,既强调能诊治常见病和多发病,又要考虑受灾人员大多存在急性应激障碍或创伤后应激障碍[5],因此,沟通技巧好,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人员是最佳人选;由于事前无法预知居民安置点的持续时间,故值班人员储备也是必做的工作。医疗耗材、药品等物资的配送尽量能够集中统一,因此,固定时间报送各医疗保障点需补充物资也必不可少。在监督管理环节,设立监督和巡查机制,督促检查各项医疗和护理制度执行情况,保证居民安置点医疗保障工作有条不紊进行。因此,上述应急预案和运行机制高效、合理,可为同类灾害应急工作提供借鉴。

[1]深圳滑坡事故现场已发现69名遇难者[EB/OL]. (2016-01-12)[2016-01-25]. http://www.js.xinhuanet. com/2016-01/13/c_1117758999.htm.

[2]王晓平,尹冀源,李志敏,等.洪涝灾区灾民集中安置点疾病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4, 30 (1):97-98.

[3]於四军,王 藩,任 伟,等. 芦山地震震后高血压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分析[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3, 1 (1):32-37.

[4]江彬彬,杨维玲, 刘晓红,等. 四川绵竹震后皮肤病发病情况调查[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09, 30(4):298-299.

[5]唐云翔,潘 霄,严 进,等. 灾害所致应激障碍发生特点及其救治管理的思考[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 33(1): 105-107.

(2016-01-21 收稿 2016-05-16 修回)

(责任编辑 潘奕婷)

Gains from medical security work of post-disaster resettlement of “12·20”Shenzhen landslide

ZENG Yunhong1, WU Yunhui1, QIU Dexing1, CHENG Ying2, YANG Shuguang3, CHEN Wei2, ZHU Anhong2, and TAN Weixian3. 1.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 Center, 2. Department of Medical Administration; 3. Department of Nursing, Shenzhen Guangming New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518106, China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oncrete measures for medical security work of post-disaster resettlement mountain landslide,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post-diaster medical security work. Methods Based on experience of medical security work of post-disaster resettlement in Shenzhen landslide on 20 December 2015 and its data, the formulation of emergency pla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edical security work were retrospectively cleared up and summarized. Results (1) Medical security work was carried out in 11 postdisaster resettlement for 21 days, a total of 66 medical staff were deployed per day, 1188 rounds were arranged for medical staff, 1269 affected people were placed, 775 affected people accepte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83 affected people were transferred to the superior hospital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2) There is no infectious disease case reported, no aggregation epidemic situation outbreak, no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reported in the medical security area. (3) The medical security area operated smoothly, emergency security worked well. The total number of 954 people were diagnosed and treated, the top five diseases included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nxiety disorder and hypertension (disease), gastroenteritis and dermatitis. Conclusions Post-disaster resettlement should have its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emergency plan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Standardization of the emergency plan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edical security.

mountain landslide; medical security; post-disaster resettlement

R129

10.13919/j.issn.2095-6274.2016.07.004

曾运红,硕士,主任医师,E-mail:zengyunhong@163.com 作者单位: 518106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1.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2.医务科,3.护理部

猜你喜欢
医疗保障预案滑坡
医疗保障
滑坡推力隐式解与显式解对比分析——以河北某膨胀土滑坡为例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上)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下)
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处治方案
深化军队医疗保障改革新举措的探讨
浅谈公路滑坡治理
从医疗保障向健康保障迈进
贵州:三重医疗保障网精准扶贫
紧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