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稳民兵觉察压力与情绪状态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2016-08-11 00:46张岩军赵鹏林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正性民兵负性

李 玲,张岩军,丁 魁,王 燕,赵鹏林,秦 天

维稳民兵觉察压力与情绪状态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李 玲1,张岩军2,丁 魁2,王 燕3,赵鹏林4,秦 天2

目的 探讨维护社会稳定(简称“维稳”)期间民兵的情绪状态与觉察压力、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及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新疆维稳民兵832名,运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觉察压力问卷和领悟性社会支持问卷进行调查,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情绪状态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 AMOS 21.0 软件进行中介作用分析。结果 (1)正性情绪与预测感、控制感、超载感、社会支持呈正相关(P<0.01),负性情绪与预测感、控制感、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5)。(2)超载感、社会支持、预测感对正性情绪有预测作用(P<0.01),预测感、社会支持、控制感对负性情绪有预测作用(P<0.01)。(3)控制感、超载感通过社会支持对正性情绪的部分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074、0.068,占总效应的24.4%、18.0%。结论 社会支持在控制感、超载感与负性情绪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社会支持在控制感、超载感与正性情绪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民兵;维稳;正性负性情绪;觉察压力;社会支持

民兵已成为遂行反恐维稳一线任务的一支重要力量,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民兵处在维稳前线,面临不可预知的因素多,心理压力大,可引发应激反应[1],增加负性情绪体验。负性情绪是降低个体身心健康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2]。对维稳民兵情绪状态的影响路径进行探讨,有利于制订有效的情绪干预方式,对有效完成维稳任务具有现实意义。

在应激环境中,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够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作用,促进正性情感体验和提升核心自我评价,对缓解个体身心压力产生正面效应[3,4]。目前,针对维稳民兵情绪状态与觉察压力、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对维稳民兵情绪状态与觉察压力、社会支持的关系作以探讨。笔者对新疆维稳900名民兵进行了问卷测查,以期为维稳民兵的情绪干预提供思路和理论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新疆南北部4个点900名维稳民兵作为调查对象。年龄19~36岁,平均(27.4±2.3)岁。均为男性、汉族,均由心理医师排除心身疾患、药物及酒精依赖史。

1.2 方法

1.2.1 测评量表 (1)正性负性情绪量表[5]:该量表由20个反映情绪的形容词构成,包含正性情绪与负性情绪2个维度。要求被试者根据自己近1~2周的实际情况作答。正性情绪得分高表示个体精力旺盛,能全神贯注和体验快乐的情绪,而得分低则表明情绪淡漠。负性情绪得分高表示个体主观感觉困惑,痛苦的情绪状况,而得分低则表示镇定。经检验:本次测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是0.853,正性情绪、负性情绪2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770、0.720。(2)觉察压力量表[6]:由14个条目构成,包含预测感、控制感和超载感3个维度,评价个体的生活事件在怎样程度上被觉察为压力。量表为5级评分,评价近一个月以来被试觉察到的压力。量表得分象征个体觉察到的心理压力水平,得分越高,说明被试觉察到的压力越大。经检验:本测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是0.775。(3)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该量表由12个条目组成,采用7级评分,由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两个分量表构成[7]。本测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是0.925。

1.2.2 调查方法 根据被试所在单位进行量表团体施测,测评前由心理医师作为主试详细讲解说明,要求被试者在理解量表条目的情况下如实回答,被试者独立答卷并当场收回。为解除受试者的心理顾虑,采用不记名方式。所有被试者在测试前均知情同意。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法;回归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采用AMOS 21.0软件进行模型构建和路径分析。模型能否接受,主要判断指标有:卡方自由度比值(χ2/df),χ2/df<2.000较理想,χ2/df<5.000较宽松;绝对拟合指数:拟合优度指数(goodness of fit index,GFI)、调整后拟合优度指数(adjusted goodness of fit index,AGFI)、赋范拟合指数(normed fit index,NFI)、增值拟合指数(incremental fit index,IFI)、塔克-刘易斯指数(Tucker-Lewis index,TLI)、比较拟合指数(comparative fit index,CFI),各指标值应>0.900,越接近于1.000,表示模型拟合越好;近似均方根误差值(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RMSEA)<0.050,表示模型拟合佳,其值在0.050~0.080,则模型拟合尚可接受[8]。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共发放调查问卷900份,剔除无效、丢失样本,回收832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4%。调查对象职别为干部骨干326人(39.2%),普通民兵506人(60.8%);年龄18岁49人(5.9%),19~24岁 237人(28.5%),25~30岁 139人(16.7%),≥31岁407人(48.9%);服预备役时间≤5年545人(65.5%),6~8年 120人(14.4%),9~12年 49人(5.9%),≥13年118人(14.2%);文化程度初中128人(15.4%),高中及中专275人(33.0%),大学专科276人(33.2%),大学本科及以上153人(18.4%)。

2.2 维稳民兵情绪状态与觉察压力、社会支持相关性正性情绪与预测感、控制感、超载感、社会支持呈正相关(P<0.01)。负性情绪与预测感、控制感、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5),见表1。

表1 维稳民兵情绪状态与觉察压力、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2.3 维稳民兵觉察压力、社会支持对情绪状态的逐步回归分析 以正性情绪、负性情绪为因变量,以预测感、控制感、超载感、社会支持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由表2可见,超载感、社会支持、预测感进入正性情绪的回归方程(P<0.01),预测感、社会支持、控制感进入负性情绪的回归方程(P<0.01)。

2.4 维稳民兵觉察压力对社会支持的逐步回归分析以社会支持总分为因变量,以预测感、控制感、超载感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由表3可见,超载感、控制感进入社会支持的回归方程(P<0.01)。

2.5 维稳民兵觉察压力、社会支持与情绪状态的路径分析 依据表1、表2、表3的分析结果,预测感与社会支持相关性不显著,在路径分析中不再分析。以正性情绪、负性情绪为因变量,以控制感、超载感为自变量,以社会支持为中介变量,建立五者之间的路径模型并进行路径分析。经过修正后获得的路径模型图如图1、图2所示。图1模型拟合指数:χ2/df=1.229,P=0.268,GFI=0.999,AGFI=0.993,NFI=0.995,IFI=0.999,TLI=0.995,CFI=0.999,RMSEA=0.017;图2模型拟合指数:χ2/df=0.012,P=0.912,GFI=1.000,AGFI=1.000,NFI=1.000,IFI=1.003,TLI=1.019,CFI=1.000,RMSEA=0.000。图1、图2的拟合效果比较理想。由图1可见,控制感对负性情绪的间接效应值为0.31×(-0.15)=-0.05,社会支持具有完全中介作用;控制感对正性情绪的间接效应值为0.31×0.24=0.07,占总效应(0.23+0.07=0.30)的24.4%,社会支持起部分中介作用。由图2可见,超载感对负性情绪的间接效应值为0.34×(-0.15)=-0.05,社会支持具有完全中介作用;超载感对正性情绪的间接效应值为0.34×0.20=0.07,占总效应(0.31+0.07=0.38)的18.0%,社会支持起部分中介作用。

表2 维稳民兵觉察压力、社会支持对情绪状态的逐步回归分析

表3 维稳民兵觉察压力对社会支持的逐步回归分析

图1 控制感、社会支持与情绪状态的路径模型

图2 超载感、社会支持与情绪状态的路径模型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预测感、控制感、超载感对维稳民兵的情绪状态具有一定的影响,预测感高表明民兵对外部事件预见性低而感知到压力感变强,控制感增高表明民兵在维稳行动中因其自身对维稳环境因素控制能力水平低而造成压力感变大,对负性情绪体验会起到强化作用;相反,维稳民兵预测感减小,在维稳执勤中能够承受应激压力,对正性情绪体验会起到保护作用。这一结果提示,情绪干预应从压力认知、应对压力、释放压力的角度出发,培养民兵解决所遇压力的实践技巧[9],有利于增强维稳民兵正面情绪体验。社会支持与维稳民兵情绪状态具有密切联系,说明缺乏社会支持,维稳民兵可能要面临较多的适应性问题,消极的情绪调节方式增多[10],负性情绪体验会得到强化;获取得社会支持增多,能够激发维稳民兵的正面体验,提高压力应对策略,倾向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主观困惑减少,正性情绪体验增多[11],成为正性情绪体验的有益因子。这一结果提示,提供多层次的社会支持,提高维稳民兵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对保持维稳民兵正性情绪体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路径分析显示,社会支持在控制感、超载感与负性情绪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社会支持在控制感、超载感与正性情绪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比分别为24.4%、18.0%。这一结果说明,一是对正性情绪影响,觉察压力相对社会支持更加显著;二是社会支持对维稳民兵负性情绪的影响比正性情绪更为明显,提示在情绪的干预中,在合理评估维稳压力水平的前提下,可加强对维稳民兵组织、家庭的干预,提升坚强的组织支持和家庭支持[12],激发民兵自我价值感[9],对增加维稳民兵积极情绪体验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控制感、超载感和社会支持对维稳民兵的正负情绪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在控制感、超载感与正负情绪间具有中介作用。维稳民兵处在维稳一线,身心压力大,面临应激因素多,应引导民兵合理评价维稳情境,采取主动、适应式的应对手段,组织和家庭应加大支持和关怀力度,维护维稳民兵良好的情绪状态,保证维稳任务高标准完成。

[1]赵鹏林,丁 魁,苏宗义,等.新疆维稳民兵觉察压力、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应激关系[J].中国职业医学, 2014,41(6): 689-692.

[2]王一牛,郭 辉,王晓伟,等.军人情绪状态特点与评估方法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4, 25(22):2062-2064.

[3]McMahon E M, Corcoran P, Mcauliffe C, et al. Mediating effects of coping style on associations between mental health factors and self-harm among adolescents [J]. Crisis,2013, 34(4): 242-250.

[4]Zamini S, Barzegary L, Barzegary 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job burnout among the professors and employees in the University of Tabriz [J]. Procedia Soc Behav Bci, 2011, 19(11): 1964-1968.

[5]黄 丽,杨廷忠,季忠民.正性负性情绪量表的中国人群适用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17(1):54-56.

[6]张 澜,王 伟,雷 璇,等.觉察压力量表在部分中国人群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 2009, 26(6):625-627.

[7]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出版社, 1999: 115-116.

[8]吴明隆.结构方程模型-AMOS操作与应用[M]. 2版.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2: 52-53.

[9]Klassen R M, Chiu M M. The occupational commitment and intentiom to quit of practicing and preservice teachers:Influence of self-efficacy, job stress, and teaching context [J]. Contenp Educat Psychol, 2011, 36(2): 114-129.

[10]王立菲,郭 成,冯正直,等. 不同作业环境下军人情绪调节方式特点[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1, 33 (22): 2430-2432.

[11]曾玲娟,陈翠华,张 满,等. 初中生心理应激源状况及其对负性情绪的影响[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34(4): 108-111.

[12]杨 琴,王海云,张 澜.某医学院护理专业女生觉察压力与自我效能感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11, 32 (1): 8-9.

(2016-04-12收稿 2016-06-08修回)

(责任编辑 罗发菊)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stress and emotional state of stability-keeping militiamen: mediating effect of social support

LI Ling1, ZHANG Yanjun2, DING Kui2, WANG Yan3, ZHAO Penglin4, and QIN Tian2. 1. Department of Sleep Disorder,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in Urumqi city, Xinjiang Uyghur Autonomous Region, Urumqi 830000, China; 2. NO. 69245 Troops,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Fukang 831500, China; 3. The 35th Divisions, NO. 69231 Troops, Shihezi 832050, China; 4. Selection and Training Office, Shihezi University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Shihezi 83200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DING Kui, E-mail: dingkui208313@163.com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of emotional state with perceived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 during militiamen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of Xinjiang. Methods Using New Recruits Self-compiled Training Burnout Questionnaire, General Self-Efficiency Scale, Mission Orientation Questionnaire, 832 militiamen were investigated with random sampling, and software of SPSS 21.0 was used to analyze factors influencing emotional state, software of AMOS 21.0 was used for mediator analysis. Results (1) Positive emotion showed significantly passive correlation with sense of prediction, sense of control, sense of overload, and social support (P<0.01). Negative emotion showed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sense of prediction, sense of control and social support (P<0.05). (2) Sense of overload, social support and sense of prediction played predictive role on positive emotion (P<0.01). Sense of prediction, social support and sense of control played predictive role on negative emotion (P<0.01). (3) The partial mediating effect value of the Sense of control and overload on the positive emotion via society support were 0.074 and 0.068,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24.4% and 18.0% of the total effect,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Society support has totally intermediary effect among sense of control, sense of overload and negative emotion. Society has partial intermediary effect among sense of control, sense of overload and positive emotion.

militiamen; maintaining stability; 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 perceived stress; social support

R395.6

10.13919/j.issn.2095-6274.2016.07.005

李 玲,本科学历,主治医师,E-mail:2808932278@qq.com 作者单位: 1.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睡眠科;2. 831500 阜康,解放军69245部队;3. 820000 石河子,解放军69231部队35分队;4. 832000,解放军石河子大学国防生选培办公室 通讯作者: 丁 魁,E-mail:dingkui208313@163.com

猜你喜欢
正性民兵负性
自我管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正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国学教育理念带给临床护理实习生的正性导向作用的研究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国有企业民兵武装工作探讨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南炮台女民兵:无悔青春献海防
正性情绪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研究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飒爽英姿女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