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及药物疗效分析

2016-08-11 02:02苟定芬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23期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辛伐他汀叶酸

苟定芬

(四川省隆昌县人民医院,四川 隆昌 642150)



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及药物疗效分析

苟定芬

(四川省隆昌县人民医院,四川 隆昌 642150)

[摘要]目的对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脂各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并观察采用叶酸和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21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中心9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2组Hcy和血脂水平,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再将观察组随机分为安慰剂组(n=30)、他汀组(n=30)、叶酸组(n=30)和联合组(n=31),其中安慰剂组给予安慰剂,他汀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叶酸组采用叶酸治疗,联合组采用叶酸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3个亚组治疗前后Hcy以及血脂水平变化。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Hcy、TG、LDL-C、TC及oX-LDL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②Spearman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清Hcy与TG、LDL-C、TC、oX-LDL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r=0.647,0.734,0.809,0.825,P均<0.05);③治疗3个月后,与安慰组相比,叶酸组、他汀组和联合组的用药前后Hcy和血脂各指标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叶酸组相比,联合组用药前后TG、TC、LDL-C及oX-LDL水平差值均显著降低(P均<0.05),而HDL-C显著升高(P<0.05)。与他汀组相比,联合组用药前后Hcy、LDL-C、TC及oX-LDL水平差值均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Hcy与血脂水平密切相关,在冠心病的常规改变血脂紊乱治疗中,应同时关注并降低Hcy水平,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冠心病;同型半胱氨酸;血脂;辛伐他汀;叶酸

近半个世纪以来,心血管疾病已经逐渐跃居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尤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在许多发达国家中排在死亡原因的第一位,它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内膜受到慢性损伤,进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栓塞,导致心肌缺血或坏死[1-2]。目前,冠心病的治疗主要通过干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因此,全世界对构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广泛深入研究,其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近年来发现能作为诱发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它是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中间产物,研究发现Hcy不仅能够直接损害血管内皮细胞,而且可引起体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代谢异常[3]。基于此,本研究观察冠心病患者Hcy水平与血脂的相关性,并探究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效果,旨在对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冠心病患者121例作为观察组,其中女63例,男58例;年龄33~72(52.56±9.75)岁。入选者均符合WHO中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①有典型的心绞痛发作或心肌梗死,但无重度主动脉瓣窄、封闭不全、主动脉炎,也无冠状动脉栓塞或心肌病证据;②男性40岁、女性45岁以上的患者,休息时心电有显示心肌缺血表现,或心电运动负荷试验阳性;③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测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其中至少有1支血管狭窄程度≥50%。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脑卒中,急慢性肝、肾疾病,脂质代谢异常或近3个月内服用调脂药物者。同时,选择我院同期体检中心9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 其中女50例,男40例;年龄31~73(53.28±8.93)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再将观察组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安慰剂组(n=30)、他汀组(n=30)、叶酸组(n=30)和联合组(n=31),4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治疗方法健康对照组不用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药物治疗3个月,其中安慰剂组给予安慰剂;叶酸组给予叶酸片(福州海王福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5020215,规格:5 mg/片)5 mg/d口服;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西之达,浙江瑞邦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0026,规格:5 mg/片)20 mg/d口服;联合组采用叶酸和辛伐他汀联合治疗。

表1 观察组中4组一般资料比较

1.3观察指标2组受检者空腹12 h于次日晨取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保存在-20 ℃环境下备用。用日本Hitch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Hcy、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X-LDL)水平,所有生化指标每日质控均符合要求。所有试剂盒均购于日本和光纯药工业株式公社。

2结果

2.1观察组和健康对照组患者血清Hcy和血脂水平比较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Hcy、TG、LDL-C、TC及oX-LDL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见表2。

2.2冠心病患者血清Hcy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Spear-man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清Hcy与TG、LDL-C、TC、oX-LDL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r=0.647,0.734,0.809,0.825,P均<0.05)。见表3。

表2 观察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Hcy和血脂水平比较±s)

表3 冠心病患者Hcy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2.3观察组患者采用不同药物治疗后Hcy和血脂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其他4组治疗前Hcy和血脂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安慰剂组相比,叶酸组、他汀组和联合组用药前后Hcy和血脂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叶酸组相比,联合组用药前后TG、TC、LDL-C及oX-LDL水平差值均显著降低(P均<0.05),而HDL-C显著升高(P<0.05)。与他汀组相比,联合组用药前后Hcy、LDL-C、CHOL及oX-LDL水平差值均显著降低(P均<0.05)。与他汀组相比,叶酸组的用药前后Hcy及oX-LDL水平差值均显著降低(P均<0.05)。见表4。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冠心病的患病率逐年提高。冠心病是一类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具有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等特点。既往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血脂水平和Hcy水平均可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如Wu等[4]研究证实,Hcy水平可作为中国南方年轻冠心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又如Schaffer等[5]通过对3 05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高水平的Hcy与冠心病具有密切关系。因此,有必要对冠心病患者的Hcy水平与血脂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本研究中,笔者比对了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Hcy水平与血脂水平,结果显示患者组的Hcy、TG、LDL-C、TC及oX-LDL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说明Hcy与血脂水平的提高是冠心病临床诊断中不容小觑的问题。

表4 观察组患者采用不同药物治疗后Hcy和血脂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

续表

注:①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5;②与安慰剂组比较,P<0.05;③与叶酸组比较,P<0.05;④与他汀组比较,P<0.05。

Hcy是甲硫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研究发现Hcy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能对血管壁产生直接损伤作用,导致低密度脂蛋白能穿过血管内皮细胞进入血浆中,并与Hcy结合氧化生成oX-LDL,被清道夫受体识别进而促进巨噬细胞泡沫化,形成动脉粥样硬化[6-8]。因此,在冠心病发展过程中Hcy可能与血脂相关水平的变化具有一定关系。本研究中,笔者对冠心病患者血清Hcy与血脂各项指标进行Spearman线性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Hcy与TG、LDL-C、TC、oX-LDL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提示高浓度Hcy可能导致TG、TC和LDL-C水平升高,由于LDL-C能与Hcy结合生成oX-LDL,进一步促进了血清oX-LDL水平升高,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因此,本实验结果不仅验证了Hcy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同时为临床关于冠心病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叶酸是一类水溶性维生素B复合体,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良好活性,如Yong等[9]对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的CSPPT研究结果显示,降压药辅以叶酸能更有效地降低无心肌梗死及卒中病史的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发病风险。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低叶酸的摄入是导致Hcy水平升高的重要原因[10-11]。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补充叶酸来降低Hcy水平。因此,本研究继续观察了叶酸和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与安慰组相比,叶酸组、他汀组和联合对照组的用药前后Hcy和血脂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叶酸组相比,联合对照组的用药前后TG、TC、LDL-C及oX-LDL水平差值均显著降低,而HDL-C显著升高;与他汀组相比,联合对照组的用药前后Hcy、LDL-C、TC及oX-LDL水平差值均显著降低。提示叶酸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具有一定协同作用,不仅降低Hcy水平,同时部分血脂水平波动显著,从而更大程度地减缓动脉粥样硬化。

综上所述,Hcy及血脂水平在冠心病的病理变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二者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然而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在冠心病的常规改变血脂紊乱治疗中,还应同时关注并降低Hcy水平,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本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与局限性,如样本量小,随访时间短,缺少影像学手段如颈动脉B超等评估患者的粥样硬化斑块等,将在后续的研究中针对上述不足进行全面的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1]Lawrence DK,Malik VS,Kellogg MD,et al. Sweetened beverage consumption, inciden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biomarkers of risk in men[J]. Circulation,2012,125(14):e275

[2]Winchester DE,Pepine CJ. Usefulness of Beta Blockade in Contemporary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Stable Coronary Heart Disease[J]. Am J Cardiol,2014,114(10):1607-1612

[3]郑红琴,郜培晓,李军玲,等. 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及其机制探讨[J/CD].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10(10):171

[4]Wu Y,Huang Y,Hu Y,et al. Hyperhomocysteinemia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in young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southern China[J]. Herz,2013,38(7):779-784

[5]Schaffer A,Verdoia M,Cassetti E,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omocysteine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Results from a large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Thrombosis Res,2014,134(2):288-293

[6]Zhongyan Z,Ruiyan L,Bei Z,et al. Differentiation of HT22 neurons induces expression of NMDA receptor that mediates homocysteine cytotoxicity[J]. Neurological Res,2012,34(1):38-43

[7]Sona M,Tanu G,Mehta J L. Oxidized LDL, LOX-1 and Atherosclerosis[J]. Cardiovascular Drugs Ther,2011,25(5):419-429

[8]Geng H,Wang A,Rong G,et al. The effects of ox-LDL in human atherosclerosis may be mediated in part via the toll-like receptor 4 pathway[J]. Molecular & Cellular Biochem,2010,342(1/2):201-206

[9]Yong H,Jianping L,Xianhui Q,et al. Efficacy of folic acid therapy in primary prevention of stroke among adults with hypertension in China: the CSPPT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JAMA,2015,313(13):1325-1335

[10] Hangyuan G,Jong-Dae L,Takanori U,et al. Hyperhomocysteinaemia & folic acid suppleme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high risk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 Indian J Med Res,2004,119(1):33-37

[11] 张丽萍,梅俏,许建明,等. 胃肠道恶性肿瘤切除术后补充叶酸、维生素B12对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J]. 中华消化杂志,2014,34(1):49-50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23.017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8849(2016)23-2558-03

[收稿日期]2016-01-20

猜你喜欢
同型半胱氨酸辛伐他汀叶酸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正在备孕的你,叶酸补对了吗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用猕猴桃补叶酸?未必适合你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关系分析研究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糖尿病伴冠心病的影响
脑梗死应用辛伐他汀联合抗栓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