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及对血脂和血清tPA、PAI-1的影响

2016-08-11 02:02古孜丽努尔吐尼亚孜哈斯也提依部来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23期
关键词:丹参酮纤溶证候

古孜丽努尔·吐尼亚孜,哈斯也提·依部来音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8)



丹参酮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及对血脂和血清tPA、PAI-1的影响

古孜丽努尔·吐尼亚孜,哈斯也提·依部来音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8)

[摘要]目的探讨丹参酮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及对血脂和血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酮治疗,治疗21 d后评估治疗效果,检测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血清tPA、PAI-1水平,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tPA、PAI-1水平以及血脂TG、TC、LDL-C和HDL-C水平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其中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效果更明显(P均<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比治疗前有所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显著(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酮治疗老年冠心病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血脂和血清tPA、PAI-1水平,同时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丹参酮;老年冠心病;血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冠心病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60岁以上老年人冠心病发病率在60%以上,而病死率在50%以上,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安全[1]。冠心病患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损伤血管内膜,使局部纤溶功能、抗凝和凝血发生改变,而血脂代谢紊乱是冠心病发病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2]。本病西医治疗主要以硝酸酯类为主,但是在应用此类药物的基础上,我国每年仍有>350万的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且硝酸酯类药物存在耐药性,部分患者也不能忍受头痛的不良反应[3],因此,临床上探寻一种可以替代硝酸酯类药物或可增效的药物非常必要。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其活性成分丹参酮因在扩张冠脉、改善心肌缺血、对抗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方面效果显著,以丹参酮ⅡA为主药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已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用于治疗冠心病。本研究观察了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对血脂指标和代表纤溶功能的血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的影响,以期为丹参酮治疗冠心病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10例,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报告中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5]中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①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管腔狭窄程度在50%以上;②心电图ST段压低或者T波异常。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6]中冠心病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①主症:心悸、胸闷、胸痛如刺、喘促;②次症:面色晦暗、结代;③舌脉象:舌质暗黄、苔腻、有瘀斑、脉滑细涩。符合上述主症2项,次症2项,同时结合舌、脉象即可确诊。年龄60~80岁;患者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正常;造影检查未发现血管内恶性肿瘤病变。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排除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或具有严重过敏体质者;近期实施过外科手术者;具有严重炎症疾病者;合并有严重高血压等慢性基础疾病且自控能力欠佳者;内分泌系统严重紊乱或智力障碍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55例,男31例,女24例;年龄62~80(72.89±5.22)岁;病程2~15(8.23±2.15)年;合并高血脂3例,高血压6例,糖尿病4例。对照组55例,男32例,女23例;年龄60~79(70.87±5.34)岁;病程2~15(7.84±2.51)年;合并高血脂5例,高血压4例,糖尿病3例。2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先给予饮食、运动以及基础疾病治疗,给予硝酸异山梨酯片(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0799,规格5 mg/片)5 mg/次,3次/d口服;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080078,规格100 mg/片)100 mg/次,2次/d口服;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070061,规格20 mg/片)10 mg/次,2次/d口服。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558)80 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g(糖尿病患者溶于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2组均连续治疗21 d后评定疗效。

1.3观察指标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脂TG、TC、HDL-C、LDL-C水平和血清tPA、PAI-1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中血脂水平利用酶法进行测定;血清tPA、PAI-1水平采用发色底物法进行测定(试剂盒购置上海太阳生物技术公司)。

1.4疗效评定标准[7]中医证候积分按照《血瘀证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8]进行评分,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显效:临床症状消失,体征明显改善,疗效指数在70%以上,证候积分减少>2/3;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30%<疗效指数<70%,证候积分减少<2/3;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没有明显改善,疗效指数<30%,证候积分减少<1/3;加重: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加重,疗效指数<0,证候积分无减少。

2结果

2.1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前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为(10.12±1.23)分,对照组为(9.89±1.04)分;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为(4.06±0.66)分,对照组为(7.54±0.82)分;2组治疗前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证候积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降低水平更加显著(P<0.05)。

2.2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2组治疗前后血清tPA、PAI-1水平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tPA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上升(P均<0.05),而血清PAI-1水平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PA、PAI-1水平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清tPA、PAI-1水平比较

2.4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治疗前2组TG、TC、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TG、TC、LDL-C水平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而HDL-C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2.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照组发生腹泻3例,呕吐2例,恶心1例,皮肤红斑4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6%;观察组发生腹泻1例,恶心1例,呕吐1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4.27,P<0.05)。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组别nHDL-C治疗前治疗后tPLDL-C治疗前治疗后tP观察组551.14±0.431.92±0.373.200.002.85±0.901.66±0.684.450.00对照组551.16±0.401.38±0.326.310.002.86±0.872.50±0.773.640.00t0.2410.590.057.78P0.810.000.950.00

3讨论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内膜出现脂类物质沉积,血管内部平滑肌增生、纤维组织增多等原因造成在血管内壁呈现出粥样硬化、血管腔狭窄、血液流动缓慢的一种慢性疾病。人体血液凝固受纤溶系统控制,纤溶活性较低时会出现血栓和动脉粥样硬化,而人体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tPA、PAI-1是人体纤溶系统主要纤溶酶原激活剂和纤溶酶原因子激活抑制剂,纤溶活性主要与两者平衡有关。其中tPA作为一种丝氨酸蛋白酶,能够激活人体纤维酶原,使无活性的纤溶酶原转化为有活性的纤溶酶,启动纤溶系统,从而增强人体纤溶功能;而PAI-1是丝氨酸蛋白水解酶抑制物的超家族,其不仅会抑制纤溶系统启动,其表达水平增高还会增加平滑肌和巨噬细胞移动,加快动脉粥样硬化。方叶青等[9]研究认为,一般在正常情况下,tPA和PAI-1两者之间一直保持着动态平衡,从而维持机体正常的纤溶活性,但是高于正常水平的PAI-1将会造成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和血栓形成的相关基因突变,从而导致冠心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增加。另外当TG水平升高后也很容易导致凝血因子活性升高,纤溶活性降低,进而引起血栓的形成,因此TG水平升高也是引起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0]。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11],当HDL-C水平低于0.907 mmol/L时,冠心病发病的危险性大约为HDL-C高于1.68 mmol/L时的8倍,而当HDL-C水平在1.68 mmol/L的基础上每增加0.5 mmol/L,冠心病发病率将会下降50.0%左右。提示TG、TC、LDL-C水平升高 ,而HDL-C水平降低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多数学者将血脂异常作为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祖国医学中关于冠心病这一病名没有明确记载,但是对于胸闷、气短等主要症状早已有详细说明。《素问》指出:“心痛者,胸中痛”以及“心痛者,脉不通”,这说明痹症主要表现是胸痛,病因是气血淤阻,经脉不通。《张氏医通》中有云:“阳气不用,阴气在上之候也”,说明胸痹是由于人体外邪入侵、阴阳之气失调所致。《医林改错·积块》中有记载:“血受热则煎熬成块”,提出热邪煎熬将会导致瘀积。《杂病源流犀烛》中亦有:“总之七情之由作心痛,七情失调可致气血耗逆,心脉失畅,痹阻不通而发心痛”,说明情志失调也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因素。还有医家提出,肾阳虚衰可致心阳不振、心气不足,痹阻不畅,血脉失于温运,终引起胸痹[12]。现代医家提出,此种疾病的主要病因在于外邪侵体、饮食失节、体虚气弱等,发病机制在于血脉痹阻、气血不畅、经脉不通,不通则痛。故活血化瘀类中药在冠心病中的应用近年来成为研究的重点[13]。

中药丹参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丹参能够显著提高tPA活性和抑制PAI-1的增加,同时还能通过调节tPA、PAI-1的比例而达到维持血管内皮细胞的抗凝作用[14]。丹参酮ⅡA磺酸钠是丹参主要活性成分丹参酮ⅡA的水溶性物质,不仅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人体内皮细胞NO含量,改善粥样动脉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量,而且可以保证人体心肌细胞正常运转[15],降低血黏度,降低TC、TG、LDL-C以及升高HDL-C,可保护细胞功能[16]。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tPA、PAI-1水平以及血脂TG、TC、HDL-C、LDL-C水平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丹参酮治疗冠心病不仅疗效显著,同时可明显降低血脂水平,改善纤溶活性以及血管内皮功能,且使用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Pursnani S,Diener-West M,Sharrett AR. The effect of aging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isk factors and carotid intima media thickness: An analysis of 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ARIC) cohort[J]. Atherosclerosis,2014,233(2):441-446

[2]王如刚. 冠心病患者抗凝与纤溶功能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J]. 医学检验与临床,2012,23(5):18-20

[3]李思铭.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冠心病血瘀证炎症反应增强患者的干预作用研究[D].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4]张隽,刘媛媛.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55-57

[5]徐济民. 缺血性心脏病诊断的命名及标准-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专题组的联合报告[J].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1979(6):31-33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19

[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73

[8]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血瘀证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6):839-844

[9]方叶青,谢秀梅,谢陪益,等. 冠心病患者内皮祖细胞tPA和PAI表达的变化[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3,21(7):627-630

[10] 李文华,谢桃,刘增香. 冠心病患者常规血脂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7):2368-2369

[11] 范永臻,李鹏,王振坤,等. 1995年与2005年广州地区心血管病患者血脂流行病学对比[J]. 广东医学,2010,13(2):227-230

[12] 高勃,张明雪. 从肾脏论治冠心病[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10):29-31

[13] 王瑷萍. 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5):484-486

[14] 周珊珊,毛拥军,蔡智荣. 丹参酮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tPA、PAI水平的影响[J]. 山东医药,2009,49(15):69-70

[15] 刘光颖,李峥. 丹参现代药理研究概述[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10):153-156

[16] 刘长江,李宏伟,宁佳,等. 丹参多酚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对血脂和炎性因子的影响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3):1394-1396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23.018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8849(2016)23-2561-03

[收稿日期]2015-11-16

猜你喜欢
丹参酮纤溶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anshinone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HPLC法测定益心通脉颗粒中丹参酮Ⅰ、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
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的优化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骨折患者术前凝血及纤溶功能对术后血栓栓塞症的风险预测
丹参酮ⅡA对腹膜透析患者慢性炎症的调节作用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凝血纤溶系统标志物在脑动静脉中的变化
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在妊娠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