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斌:驰骋安监战场的铁血尖兵

2016-08-11 09:32榕子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16年5期
关键词:邵阳市烟花爆竹支队

文|榕子



李兰斌:驰骋安监战场的铁血尖兵

文|榕子

空气里,弥漫着一丝不安。

一群“怪物”,隐身在暗处,伺机而动,想要吞噬人的生命!剑影划过,一切归复平静。

仗剑为民,不畏艰险!

特警出身的他,在安全生产的“战场”上纵横驰骋,与看不见的危险作斗争,成为一名铁血尖兵!

浴火淬炼, 砥砺成锋。

他,连续1 0年被评为市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先后被省人民政府评为“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并获得五一劳动奖章,所带的执法支队是全省唯一一个被评为全国先进的执法机构。

李兰斌(中)在宝庆电厂检查

“拳头部队”砺精兵

1985年10月,湖南省临澧县一名普通的农家孩子走进警营,成为娄底冷水江市武警中队一名战士。

队列、射击、越野跑、擒拿格斗和突击战术演练……面对部队从严从难精心设置的训练科目,他始终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旺盛的训练激情战酷暑、斗严寒、砺精兵,锤炼出一套过硬的本领。1986年,他代表冷水江市武警中队参加娄底市武警支队军事大比武,1987年代表娄底市武警支队参加湖南省武警总队军事大比武,先后为部队争得荣誉。

李兰斌这个名字,逐渐被更多的人知晓。

从战士、文书、班长到军事教官,李兰斌犹如身处训练场,穿越一个又一个障碍,冲向终点。

1989年9月,李兰斌考入武警长沙指挥学院学习深造。

1991年9月起,李兰斌先后担任邵阳市武警支队机动(特警)中队排长、副队长、代理中队长、中队长、教导大队军事教官、公安特警队总教官、支队司令部作战训练股参谋和股长。早在当排长时,李兰斌便以其过硬的军事才能,肩负起中队长的职责。李兰斌认为,练兵就要练精兵,打仗就要打胜仗。作为武警的“拳头部队”,机动中队的使命就是“上一线,打头阵;首战用我,用我必胜”!训练中,李兰斌坚持把不同科目内容互相融合、合理穿插、严格训练,进一步提升了队伍的实战能力、应急能力和军事技巧。侦查、执勤、处置突发事件……在风与火、血与汗的锤炼中,李兰斌的军事素养和才能显著提高。他担任机动(特警)中队长期间,所带中队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服役期间,他受到嘉奖10多次,个人荣立三等功4次。

2004年10月,李兰斌转业到邵阳市安监局工作。

那时他并没有想到,“战士”和“卫士”之间是如此的微妙:有那么多相同,却又有着那么多不一样。

一场较量

深秋的一天,骤雨初歇。

李兰斌放下电话,匆匆走出家门,来到大街上。雨后的城市犹如一幅意态纷繁的老画,又像是曾在哪里见过的电影场景,配上了无穷尽的声音:马路上的汽车声、门窗的开合声、小贩的吆喝声、人们主题各不相同的交谈声以及远远飘过来的流行歌曲声……

不时有车辆从身边经过,激溅起一片水花。

李兰斌无暇顾及这些,不由自主地加快脚步。就在刚才,当地一名企业负责人打来电话,说是有一个专业问题急着向他请示汇报。这时的李兰斌刚刚转业到地方不久,任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科副科长。双方见面一番寒暄过后,李兰斌询问遇到了什么难题,对方突然拿出一个厚厚的红包,一边往他的口袋里塞一边说:“这是一份小小的心意,看得起就收下,就当是个兄弟!”兄弟?在此之前,李兰斌不曾遇到过这种情况。在部队,战友即是兄弟,兄弟即是战友,从来不分彼此。

回家后,李兰斌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两种思想在激烈交战。

对方是一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负责人,检查发现这家企业在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之前有非法生产行为,按规定要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处以10—50万元的罚款。如果自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事儿也就过了。再说,自从转业到地方后,每月拿着不及从前的薪水,如果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日子自然过得有些拮据。这个将近5000元的红包,不啻于一个巨大的诱惑!可是李兰斌心里很清楚:这是一种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称兄道弟”,一旦收下它,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以后想要秉公办事,可就难了。想当初自己一腔热血,以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为己任,投身到“安全卫士”的行列当中,如今岂能因一己之私而逾越安全生产这道红线?

李兰斌拿定主意,把对方约了出来。虽然对方反复推辞,但李兰斌的态度却很坚决。当这个红包退掉之后,他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

打响“攻坚战”

很快,李兰斌又不轻松了。

2005年,全国范围内的一场变革正在进行:烟花爆竹安全监督管理职责从公安部门划入安监部门。

对邵阳市安监局来说,这是一个全新领域,也是一道管理难题。在烟花爆竹这一高危行业里,安全事故如同沼泽里的气泡泡,谁也无法预测下一个将会在哪里冒出来。对此,不少人望而却步。这时,刚毅果敢的李兰斌进入局党组的视野。自进入单位工作以来,李兰斌总是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在最苦、最累、最“费力不讨好”的岗位上干得最带劲、最出色。局党组一致认为,李兰斌是监督管理烟花爆竹行业的不二人选,决定让他担任烟花爆竹安全监督管理科科长。

李兰斌的人生,多了一个“第一”——邵阳市安监局第一个“管爆竹”的人。

作为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烟花爆竹的安全风险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一些非法生产、经营和储存的烟花爆竹犹如一个个“火药桶”,一旦爆炸可夷平四周。上任之初,李兰斌全面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摸清了全市烟花爆竹的“家底”,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监管思路。

一场针对烟花爆竹领域的“攻坚战”打响了。

隆回县一家烟花爆竹企业生产场地狭小、条件简陋,外部和内部安全距离未达到国家安全标准和要求,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执法人员责令企业限期整改或停产整改,如果仍达不到标准,将提请当地政府予以关闭。当事人对此不以为然,而且满腹牢骚,认为都生产这么多年了,从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搞一个那么大的生产场地,完全是在乱花他们的钱。李兰斌带领执法人员先后20多次下到企业,反复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讲解非法生产事故案例及其惨痛教训。经过耐心的教育引导,企业负责人终于同意进行整改。企业按照国家标准和要求,重新设计、重新投入、重新整改,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和水平,并取得了新的安全生产许可证,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2006年,邵阳市开展烟花爆竹企业“打非”行动。李兰斌率队到新宁县、洞口县执法,在没有公安力量协助的情况下,收缴了一批非法经营的烟花爆竹产品。相关当事人请来了十数名社会闲杂人员,采用谩骂、围堵、威胁、拦车等手段企图暴力抗法。当时,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也围了上来,情绪激动。双方相持不下,形势一触即发。为了避免激发矛盾,李兰斌动之以情、晓之以法,反复讲解非法经营烟花爆竹的危害和严重后果。围观群众渐渐散去,闹事者一看情况不对,立即站住脚跟不敢动了。李兰斌一行将收缴的烟花爆竹转移到具备安全条件的储存场所,并依法对非法经营户进行了相应的处罚。

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面对当事人的恶语相向甚至持刀威胁,李兰斌总是面无惧色、一身正气,成功执法到位。

在他心里,烟花爆竹安全生产永远是头等大事。

经过大力整治,全市一大批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实现了从小作坊向“厂房化、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转变,安全生产条件有了质的飞跃。5年里,全市烟花爆竹行业未发生一起生产安全事故,开创了烟花爆竹安全监督管理的新局面。

此后,李兰斌担任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科科长一职,2年里全市危险化学品领域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李兰斌,让高危行业不再“高危”。

执法先锋

新的任务来了。

大家都说,李兰斌有一副“铁牙”,专啃“硬骨头”。哪个岗位工作难度最大、哪个岗位最容易得罪人,局党组就把他放在哪里。

一直以来,市安监局业务科室同时拥有日常监管权、行政许可权与行政处罚权,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在执法过程中难以从严执法。2012年,市安监局成立专门执法支队,李兰斌成为第一任支队长。2013 年6月,市安监局在全省范围内正式推行管罚分离机制,将日常监督、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分离。日常监管权、行政许可权仍归业务科室,行政处罚权则由执法支队负责。

初掌“大权”,李兰斌感到压力重重。

在监管对象的眼里,执法支队就是一个专门挑刺的“角儿”,惹不起躲得起。对此,李兰斌曾经深有感触,用了五个“不一样”(出发时的心情不一样,受欢迎的程度不一样、具备的业务素质不一样、工作的强度不一样、产生的效果不一样)来表达两种完全不同的工作心情和际遇。

困难在前,绕道而行不是他的风格。

上任之初,李兰斌带领执法人员,从自己监管过的行业入手,排除一切说情和压力,每一个案件都坚持公开办案、集体审查、依法裁量。

2013年9月,执法人员发现邵东县一家燃气企业许可期满未办理延期手续,继续经营危险化学品。经案件主办人员提议、执法支队合议,形成初步处理意见,报请案件审查委员会研究审查,案件审查委员会对案件的程序、适用法律条款、证据支持、自由裁量进行集体审查后,作出结论性意见,对其处以罚款和没收违法所得共计人民币346900元。这也是市安监局成立以来处罚金额较大的案件之一,起到了“查处一个案件、警醒一批企业,查处一个企业,震慑一个行业”的目的。

2014年,执法支队继续保持对无证非法生产和其它违法生产行为的高压态势,先后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件:陈某某、燕冲、六六发等采石场未办理许可证延期手续擅自开采石灰岩;三力达、佳青化工未经许可擅自生产危险化学品;枫香、邵阳服务区加油站未办理危险化学品延期手续经营危险化学品等。

2015年6月,辖区内一家央企的油库在卸油过程中发生泄漏事件。支队对该油库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油库存在视频监控系统不能正常使用等一系列安全隐患,不能确保生产安全。经集体审查,决定对该公司进行事前追责,责令其暂时停止经营,并处10万元以上的罚款。

多年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案件,李兰斌总是铁面无私、公正执法,该查的坚决查,该罚的坚决罚,该停的坚决停,该关闭的坚决关闭。“铁腕”执法,使得高危行业服从监管的意识提高了,配合监管的主动性增强了,行政许可方面从以前的“催着办”转变为现在的“找上门来办”,大大减轻了业务科室的监管压力,实现了管罚双赢。多年来,支队办理的行政处罚案件均为零复议,仅有1起行政诉讼案件,经两级人民法院一审和终审,均判决邵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无过错胜诉。2013年,邵阳市安监局执法支队在全省执法工作考核中排名第一。各市州兄弟单位纷纷前来“取经”,并参照邵阳做法,开始实施管罚分离机制。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一位领导曾经这样评价李兰斌。

深入地下4000米

每一个案件,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寻找“铁证”、还原真相,是李兰斌进行事故调查的一贯做法。

2014年10月,辖区内一省属地下非煤矿山企业发生一起一般亡人事故。市政府成立事故调查组,李兰斌任综合组组长。调查组进驻以后,他带领相关调查人员往返6个小时,深入地下4000米的井垌勘察事故现场。在井下现场,他向在场人员仔细询问有关情况,亲自动手测量事发工作面的有关数据,拍照取证,绘制示意图,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陪同下井的企业负责人对调查组的领导说:“像李支队长这样的干部,谁都忽悠不了他。”

对于李兰斌来说,下井已是家常便饭。只不过,他也经历了一个“适应期”。

井下环境相对封闭,闷热潮湿,巷道幽暗、狭窄,一般人都会产生恐惧心理。有时从一个作业面到另一个作业面勘查,只能爬接近90度的上山铁梯,让人看了心里直发瘆。有些矿井没有人员升降设备,就只能靠双脚一步步走进去,一步步走出来。

凭着一双“铁脚板”,李兰斌经常深入事故现场勘查取证。

他说,事故调查的线索不可能一个接一个地出现,那是侦探小说才有的情节。现实中,线索常常断了一个再找,找到一个又断,调查取证就是一个不断筛选线索的过程!

2014年,隆回县“7·7”和新邵“2·1”事故由省安委会挂牌督办。经决定,由市安监局牵头成立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7·7”事故已经发生四年,相关物证基本灭失,受害方多次信访、起诉和上诉,事故调查难度空前。李兰斌和调查人员决定采取多方沟通、提取物证、技术鉴定三步走的方法,查找事故发生原因。调查人员四次赴现场进行勘察、测量,提取电线断头,寻找可以“开口说话”的蛛丝马迹。调查人员科学严谨的精神和公平公正的办事风格,赢得了事故双方当事人及代理人的充分信任。通过严密细致的调查,最终还原了事故经过、认定了事故性质、明确了事故责任,严肃追究了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在新邵县“2·1”事故调查中,李兰斌创造性地引入国际通行的事故树分析法,对事故原因进行系统分析,直观形象地展现了事故发生的来龙去脉,极大地方便了事故原因分析和责任划分。此后,执法支队承办的事故调查报告均采用了事故树分析法。

在追踪“真相”的路上,李兰斌始终不忘初心。

“铁军”的秘密

李兰斌一直记得自己作出的承诺。

上任之初,他就在全局干部职工大会上誓言“打造一流执法队伍,争创全省、全国先进执法支队”。

准军事化管理模式,是打造一支铁军的“秘密”。它包含了四个核心元素。

核心元素一:工作效率——快速高效。

一有案情立即出动,调查取证一气呵成。一般来讲,违法非法生产调查不超过三天、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取证不超过半个月、举报实地核查不超过一天。任务重、人手少,队员们不得不放弃周末休息,白天深入企业、单位进行现场检查,晚上准备材料、审核案卷,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

核心元素二:执法手段——不断创新。

引进“电子化执法、案审会集体审查、PPT课件汇报、事故树分析”等先进执法手段和方法。所有执法文书现场制作、现场打印,案件调查终结后,制作PPT多媒体汇报课件,在案审会上演示、汇报调查情况和处理建议。支队承办的行政处罚案卷连续三年被评为邵阳市十佳行政处罚案卷。

核心元素三:处罚标准——严格审查。

所有行政处罚案件,在集体审查前必须经过政策法规科审核或请法院和签约律师对案件的法律适用、证据选用、违法事实、执法程序进行严格审查,重大案件由律师出具书面律师意见书,确保了行政处罚的准确性和合法性。市安监局多次被评为邵阳市依法行政先进单位。

核心元素四:作风建设——廉洁自律。

严格遵守各项规定制度,严格落实“四不两直”要求。有时案情复杂、时间紧张,在外办案就吃快餐或方便面,3个人挤一个标间住,甚至在被检查单位的食堂吃过3块钱一份的中餐。在廉政纪律方面做到了零投诉、零反映。

经过多年努力,李兰斌逐步打造出一支装备精良、业务精湛、作风过硬、敢打硬仗的“铁军”,守护着邵阳安全生产的“红线”。2015年1月,邵阳市安全生产执法支队被评为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先进单位,是全省唯一一个被评为全国先进的执法机构。

后记

一声春雷,惊醒大地。

李兰斌率领联合执法组成员赶赴各地,以雷霆之势横扫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矿山领域非法生产经营行为,确保了“春节”、“两会”期间生产安全。

这是2016年的铿锵起步。

李兰斌说,“安全生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他一直在战斗,并将永远战斗下去!

猜你喜欢
邵阳市烟花爆竹支队
春天
丰县建立四项机制 强化烟花爆竹监管
黑龙江举行“蓝焰突击-2021”跨区域抗震救灾实战演练
支队指挥中心一体可视化指挥平台运用
邵阳市举行少儿人工智能编程大赛
邵阳市举办首届青少年科技体育节
四部门联合部署烟花爆竹旺季安全监管工作
武警江西总队一支队深入扶贫点进行健康义诊活动
院子里的枇杷树
长江支队入闽67周年纪念大会在厦门市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