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工程的几种模式

2016-08-11 01:17苏杨
齐鲁周刊 2016年25期
关键词:哥本哈根调蓄排水管道

苏杨

哥本哈根:暴雨管理计划

2011年7月2日,丹麦首都哥本哈根遭遇罕见暴雨袭击。第二年,哥本哈根市政府颁布了一项跨度为20年暴雨管理计划。市政府官网每天都会通报消息,征求民众意见。从2016年开始,每年根据4个标准确定哪个项目上马:暴雨的风险程度、项目的难易程度、新项目与其他城市发展项目是否有连带关系、新项目是否可以帮助改变某一地带的整体面貌。

值得肯定和借鉴的是,哥本哈根的“暴雨管理计划”明确要求,除了保留机动车道仍用沥青路外,根据需要,专门建设了一批具有蓄水功能的街面或建筑物之间的水池;人行道和街角地带去掉沥青、混凝土,改为石板和石块混铺。

千叶县:雨水调蓄设施

日本千叶县的雨水调蓄设施主要由湿地、跑步道、草坪广场和游戏广场等雨水可渗入的设施组成。周围堤岸上设计保留了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植被、植物。湿地周边水生植物茂盛,坡面上做了绿化,在保持良好净化作用的同时使景色清新自然,吸引了附近居民和儿童前来休闲、玩耍。

在枯水期,景观池维持整个调蓄设施中唯一的亲水区域,人们可以到这里来散步、娱乐和休闲;在丰水期,当暴雨来临时,警报提醒游人疏散,此时的游戏广场、草坪广场作为雨水调蓄渗透塘进行蓄水,暴雨过后储蓄的雨水下渗,在削减洪峰流量的同时补充地下水源。

汉堡:地下蓄水池

在德国汉堡,城市有容量很大的地下调蓄库,在洪水期有很强的调度水量能力。这种大规模的城市地下蓄水,既保证汛期排水通畅,又实现了雨水的合理利用。德国推广的新型雨水处理系统——“洼地—渗渠系统”,是包括各个就地设置的洼地、渗渠等组成的设施。这些设施与带有孔洞的排水管道连接,形成一个分散的雨水处理系统。

通过雨水在低洼草地中短期储存和在渗渠中的长期储存,保证尽可能多的雨水得以下渗,不仅大大减少了雨洪暴雨径流,同时由于及时补充了地下水,可以防止地面沉降,从而使城市水文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

瑞士:花园之国的雨水工程

在瑞士的城市建设中,最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完善的、遍及全城的城市给排水管道和生活污水处理厂。早在17世纪,瑞士就已经出现了结构简单、暴露在道路表面的排水管道,迄今在日内瓦老城仍然能看到这些古老的排水道。从1860年开始,下水道已经被看做是公共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瑞士的城市建设者开始按照当时的需要建造地下排水系统。

20世纪末开始,瑞士在全国大力推行“雨水工程”。这是一个花费小、成效高、实用性强的雨水利用计划。通常来说,城市中的建筑物都建有从房顶连接地下的雨水管道,雨水经过管道直通地下水道,然后排入江河湖泊。瑞士则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在原有的房屋上动了一点儿“小手术”:在墙上打个小洞,用水管将雨水引入室内的储水池,然后再用小水泵将收集到的雨水送往房屋各处。瑞士以“花园之国”著称,风沙不多,冒烟的工业几乎没有,因此雨水比较干净。各家在使用时,靠小水泵将沉淀过滤后的雨水打上来,用以冲洗厕所、擦洗地板、浇花,甚至还可用来洗涤衣物、清洗蔬菜水果等。

猜你喜欢
哥本哈根调蓄排水管道
长春市某雨水调蓄池的工艺设计与计算
哥本哈根缘何争当首座碳中和城市
2016 REFORM 双年设计展于哥本哈根 KINFOLK GALLERY盛大开幕
触感哥本哈根
郴州市雨水调蓄利用对洪涝的影响初步探索
调蓄池在新老城区雨水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上海市新西干线蕰藻浜调蓄处理池试运行效益初探
哥本哈根现代建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