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电影叙事技巧与电影剧本的修改

2016-08-13 10:03张爱萍
电影文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人物结构

张爱萍

[摘要]中国电影的许多基础问题大多在于创作者对叙事技巧的生疏,或是类型的定位不准确,或是结构的不完整,或是人物设定有缺陷,导致观众对影片的诸多差评。事实证明,好莱坞电影的叙事技巧具有符合电影观众观影心理的规律性特征。本文通过对好莱坞电影叙事技巧的梳理,结合对几部影片剧本的修改经过,重点论述当下电影叙事中常见的一些基本问题,除结构与人物设定,还有主题立意与主要人物行动线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之道。

[关键词]好莱坞电影;叙事技巧;结构;人物;主题立意

电影观众口中的“胡编乱造”是对电影艺术创作做出的最大批评。但是经过仔细考察,如果抛开观众个人的审美情趣不论,其中的许多问题,其实是由于电影创作者,主要是导演和编剧对电影叙事技巧的生疏所导致的。比如有的是类型的定位不准确,如《二次曝光》;有的是结构出了问题,如《大魔术师》,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果电影创作者们对好莱坞电影的叙事技巧有所了解的话,很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所以,我们现在不但缺少好的编剧,更缺少好的“剧本医生”。

好莱坞电影的叙事技巧并不像它听上去那么高大上,即便是在电影频道出品的低成本电影,如影片《独当一面》,其在叙事技巧上也无法脱离这种规律性的叙事,“……该剧本的进程大体上遵循着美国剧作理论家悉德菲尔德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一的‘三幕剧式的时间架构……”即便是这样小成本制作的影片,其叙事规律与布莱克.斯奈德在所提出的“如愿以偿”型结构与“愚者成功”型结构基本近似。”

但很多时候,许多作者并不认为自己的创作遵循了好莱坞电影的叙事技巧与规律,至少不是有意识的遵循,但我们的创作者往往凭借着直觉、经验、甚至是戏感对有问题的剧作情节做出了调整。可以这样说,抛开好莱坞的标签,这种叙事技巧无疑是符合电影观众对电影叙事的观影需求与欣赏规律的。这不仅仅属于好莱坞,而是属于所有的叙事类情节剧这一类影片,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所谓电影剧本的修改,其实就是改正剧作所犯的错误,就是改正违背电影叙事规律的错误。

本文将从结构、人物、主题立意与主要人物行动线三个方面来论述这个问题,结合一些创作中的具体实例,以好莱坞电影的叙事技巧加以梳理,改正错误,希望能让电影创作者们在今后的创作中少走弯路。不过为了对所举例影片的创作者的尊重,文中所举例子只讲故事,不提影片名称。

一、结构

结构的重要毋庸讳言。而犯错误最多的就是结构。最常犯的错误就是,用写电视剧的方法写电影。

电影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经有了许多独特的结构方式,只有熟练掌握经典叙事的基本构成,并对其有足够的尊重,做变革,做探索才是有意义的。否则,结构探索无法产生新的含义,又让观众看不明白故事,反而得不偿失。

下面这个实例的故事原来是这样的,民国三十年代,一个盐业大家族娶了一位当家少奶奶。这是一位留过洋、读过书的时尚女性,但因家欠巨债,只好卖身到这个大家庭里做了当家少奶奶,以此还清娘家债务。所以她对这个家庭充满疑虑和抗拒。大少爷是一位热爱绘画的文艺青年,他与大少奶奶从陌生到相知、热恋、生下爱子,这是一条感情线。另外一条线索是婆媳争权。由于大少爷自幼父母双亡,且年幼体弱,当家人由他的继母二娘担任,且二娘生下的二少爷——大少爷的同父异母弟弟,精明强干,成为实际上的当家人。但家族族长五叔公却坚持要求长房长孙的大少爷接管家业,引发了双方的冲突。由于大少爷基本不管事,家里的事都由大少奶奶处理,为了阻挠大少奶奶顺利接管家业,二娘母子使出了许多阴招来对付大少奶奶,姑且算是一条事业线。除此之外还有一条复仇线,弟弟在一个未能列入家谱的叔叔的蛊惑下,阴谋暗算了哥哥,大少奶奶发现了真相之后,借助自己老师的力量(老师是国民政府派驻当地的盐运使,有军队背景),报仇雪恨。

应该说,该剧的戏剧冲突、矛盾结构、文笔都很出色,但最大的问题在于这应该是个30集的电视剧,却被放在100分钟的故事里了。最终这么多条线索,哪条线索也没讲清楚。

相应的,按照好莱坞电影的叙事规律,我们必须选出一条主线进行扩展,对其他线索进行取舍,原则即是劳逊所说的“从高潮看统一性”。对主线有用的即保留,无用的就果断舍弃,同时建立起新的、适合电影展现的结构。

三条线索中,复仇线是戏剧动作最强烈的,也是戏剧性最强的。但原作一共96场戏,大少爷在72场才死,大少奶奶在76场即发现真相,开始复仇到影片结束只剩下20场戏的空间。所以,必须对这条复仇线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和扩充。

于是先对人物关系进行调整,影片开篇就改成大少奶奶已经怀孕将近八个月,夫妻二人感情好得宛如蜜里调油,把原作中两人的爱情线进行了大幅度的缩减。如前文所述,根据悉德·菲尔德的三幕剧式的结构,假设全剧一百场戏,开端和结尾各占四分之一,中部占二分之一,中间点应该产生情节的重大转折。那么大少爷的死亡应该在前25场戏完成,剧本进行到一半左右的时候,大少奶奶就要知道凶手是二少爷,那么剩下的篇幅来展现大少奶奶的复仇计划,时空上够了,而原作中婆媳斗法中的戏也可以保留,减少了修改的工作量和难度。

但仅仅把影片做成一个复仇戏仍然是不够的,复仇虽然是强烈的情感,更重要的是,每个剧本探讨的都是人性,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才是创作者最着迷的地方。所以,剧作中又添加了二少爷对大少奶奶的爱慕关系,添加了这种类似孽缘一般的爱情线索。同时又增加了大少爷和二少爷兄弟情深的关系,这样一来,这三个人物之间的爱恨情仇就完全拧结到一起了,戏也就好写了。

二、人物

人物的重要毋庸讳言。一个演员拿到剧本,有冲动去扮演剧本中的人物,应该就是剧作的成功。每个作者笔下的主人公,其实都有作者自身的影子,或者有作者身上的性格,或者是有着类似的价值观。总之,人物身上都带着作者的烙印。

下面一个实例就是对人物进行巨大改动的典型案例。

原故事如下:一个姓吴的女孩开了一家生意惨淡的酒吧,母亲希望她能够收掉生意,但她坚决不同意。这一天,酒吧里来了个神秘的胡姓女歌手,要求在酒吧驻唱。没想到生意变得特别火爆,也让吴对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两人很快成了闺密,胡对吴讲了自己的爱情故事,原来她的陈姓男朋友是她青梅竹马的邻居,长大重聚后两人就在一起了。可是男友得了一种怪病ALS,和英国物理学家霍金是同一种病。为了给男朋友治病,所以一直在酒吧唱歌。她有个理想,是希望能在一个设备最好的剧场开个人演唱会,吴帮助她实现了这个理想。但是胡却在演唱会结束后返回的路上出了车祸,而她的男朋友也停止了呼吸。

说实在的,除了女歌手出现所带来的悬念之外,这个剧本的四分之三都没什么意思。虽说戏的主线是爱情这一点是清晰的,问题是人物及人物关系都需要重新设定。

首先把吴设定为一个男孩子,大学毕业,父亲是京城舞台美术界的大腕儿,老人家把他安排在演出公司做美工,但是他对按部就班的上班没兴趣,所以向家里借钱开了个酒吧。然而生意清淡得厉害,就在这时,女歌手出现了。

吴对胡产生了那种正常的男孩遇上女孩的情感,所以渴望了解她,追求她,亲近她。但胡却是一种礼貌恭敬却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导致吴对女孩采取了一些跟踪一类的不那么光彩的手段,发现她有一个生病的男朋友……

将吴变换性别,有很多好处。首先是充实了爱情题材中新的爱情线索,建立了三角关系;二是这个人物充满了主动性,他的行动可以一直在推动剧情的发展。

但对人物做的最大的改变,是对女歌手的男朋友的改变。

简单说,是把他变成了霍金一样的人物。因为霍金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和强大的思想和灵魂力量令人感动。所以,原作中的这个疾病,反而成了灵感。修改的剧本把原作中活道具一样的角色变成了本剧事实上的主人公。

吴在发现了歌手有男朋友之后,进而认识了这位歌手的陈姓男友。陈虽然得了如此重病,但是他的健康、开朗、乐观、坚强等性格魅力深深地打动了小吴,让他情不自禁地想去为他做点什么。胡对他如此窥探自己的隐私觉得很愤怒,但吴的真心话打动了胡,胡原谅了他,给他讲述了两人相遇、相识、相知、相恋的过程……

由于人物发生了如此重大的变化,那么导致剧情就按照人物的性格自主地发展了下去。原作中陈在生病以后遇到了一次电击,结果他的病症完全消失了,似乎痊愈了,但几个小时后就重新病倒了。电击可以让身体产生一种物质,可以短时间内让症状消失。这只是一个不起眼的过场戏,却成为新剧本里的高潮种子。为了完成陈的渴望,吴通过自己父亲的帮助,给胡提供了一个场地,让她演唱了陈创作的全部歌曲,并通过网络实时传输,让陈看到。而陈此时病情恶化,马上就要上呼吸机,在演唱会进行的时候,他通过电击让自己获得了暂时行动自如的能力,并给胡留下了一纸遗书和一首自己创作的歌曲,其实他想要的并不是一场演唱会,而是要在演唱会上对胡说“我爱你”,并为她演唱自己写的那首歌。为了让胡能够拥有更美好的未来,也为了让自己能有尊严地死去,他选择了自杀;因为离开,就是他爱的方式……

是的,人物活了以后,就不是作者控制人物,而是人物控制作者了。这应该是创作中最迷人的地方。

三、主题立意与主要人物行动线

一部作品,必须要有主题立意。一篇小文章都要言之有物,何况是一部电影剧本?而主题立意,一般是建立在主人公的主要行动线上的。

先说主要行动线。

下面这个例子讲了一个民国时发生在云南的类似罗密欧和朱丽叶一样的故事,两个仇恨的家庭却有着一对互相恋爱着的子女,还有外国人、马帮、土匪等。说爱情,没有说清楚;说茶叶,说马帮?这是云南的地域特色,有趣却无法形成强有力的故事线。更大的问题是不知该从谁的角度去讲这个故事,是恋爱中的青年男女为主要视点,还是以他们的父辈为主呢?

不过,在当地有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滇红之父冯绍裘,冯先生在抗战爆发后的1938年春来到云南凤庆,改良当地的制茶工艺,创立了滇红品牌,将茶叶贩入英国、印度、锡兰等国,换回外汇,购买军火帮助抗战。冯先生的故事为本剧提供了崭新的视点,借助一个戏剧术语,有了这个人物,就等于在原来的故事当中引入了一个闯入者,介入当地的恩怨之中,化解恩怨,而这个人物的主要行动线也就成立了。所以,剧本创作的过程也就变得比较顺利了。

再说主题立意。

引入了冯先生的故事,可以说这是从一个很巧的角度来展现抗战,是很新颖的一个点。但如果从他开始娓娓道来的话,进戏确实比较慢,比较难抓住观众,所以后来经过结构的调整,将高潮部分的日军轰炸放在片头。而当本片的女一号在出嫁当天死于日本军机轰炸的具有强烈戏剧性情节发生时,本片过分地展现了男二号在失去恋人之后的痛苦,给人的感觉是——男二变男一了,这相当于主要行动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本片的主题立意也发生了变化,完全成了另外一个电影。由此可见,对主要人物行动线的坚持,对主题立意的坚持,应该是创作者最重要的坚持。最终片子还是按照原来的面目改了回去,所以对主题立意的坚持不仅仅是在创作阶段,在制作阶段也依然重要。

其实结构与人物的关系,结构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人物与主题之间的关系,等等,是不适合割裂开来单独说的。彼此之间是紧密的整体。如罗伯特.麦基所说:“结构的功能就是提供不断增强的压力,把人物逼向越来越困难的两难之境,迫使他们做出越来越艰难的冒险的抉择和行动,逐渐揭示出其真实的本性,甚至直逼其无意识的自我。”而结构和主题立意的关系,麦基引入了一个新的名词:主控思想。“主题在作家的语汇里面已经变成一个颇为含糊的字眼。……一个主题并不是一个词,而是一个句子——一个能够表达故事的不可磨灭的意义的明白而连贯的句子。我更喜欢主控思想这个提法……主控思想确立了作者关键性的选择。”

虽然好莱坞的编剧讲师们创造了许多专用名词,且从未统一,但是如果对其进行仔细的考察,就会发现,其实他们说的,都是一回事。

猜你喜欢
人物结构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新型平衡块结构的应用
论《日出》的结构
基于BIM的结构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