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结合中药外敷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观察

2016-08-15 02:44王世红
光明中医 2016年5期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药外敷疗效观察

王世红



中药内服结合中药外敷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观察

王世红

湖北省十堰市医学科技学校(丹江口 4427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内服,结合中药外敷治疗甲亢的疗效。方法以中药内服,结合外敷为观察组,以西药抗甲状腺药物为对照组,观察中药内服结合外敷的疗效。结果中药内服结合外敷有效率达87.5%,而西药治疗对照组有效率为46.2%。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药内服结合外敷治疗甲亢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内服;中药外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观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是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高所致的,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甲亢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国约有数百万甲亢患者等待治疗,以妇女常见,临床具体表现为神经过敏、情绪不稳定、手轻微震颤、心悸、心动过速、房颤,脉压增宽、肌无力、怕热、出汗、大便次数增加,体重减轻,月经不调,甲状腺肿大等。笔者于2010年1月—2013年12月,用中药内服和中药外敷治疗甲亢,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病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男4例,女20例,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为38.85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为3.5年。对照组26例,男5例,女21例,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39.45岁,病程6个月~9年,平均4.5年。

1.2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内科学》[1]拟定:①高代谢症状和体征;②甲状腺肿大;③血清TT4、FT4增高,TSH减低。具备以上三项诊断即可成立。

1.3纳入标准典型的眼部症状;伴甲亢或有甲亢病史者。

1.4治疗方法

1.4.1观察组(1)内服中药:基本组方:白头翁30 g,蒲公英30 g,紫背天葵12 g,蚤休12 g,僵蚕12 g,丹参15 g,太子参15 g,怀山药15 g,三棱9 g,莪术9 g,(另在讨论中做随证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21日为一疗程。(2)外敷中药组成:黄药子30 g,大黄30 g,全蝎10 g,僵蚕10 g,土鳖虫10 g,蚤休15 g,明矾5 g,蜈蚣5条共研细末,用醋酒各半调敷,保持温湿,每料药可用3日,7料为一疗程。或者如意金黄散(天花粉,黄柏,大黄,天南星等)加蜜调匀外敷甲状腺部位,每料药可用3日,7料为一疗程[2]。

1.4.2对照组采用抗甲状腺药物丙硫氧嘧啶(PTU)初治期:300~450mg/d,分3次口服,持续6~8周,临床症状缓解后开始减药,减量期,每2~4周减量一次,每次减量50~100mg/d,连续治疗半年后评定疗效。

1.5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表现对比,临床表现减轻或者消失,2年随访无复发。

1.6疗效判断标准根据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内科学》判定疗效。治愈:甲状腺肿症状消失,血清T3T4FI4水平正常,甲状腺片或T3抑制试验阳性(可抑制),甲状腺免疫学检查正常,经两年随访无复发者;好转:甲状腺肿症状缩小,血清T3T4FI4水平基本正常,甲状腺片或T3抑制试验阴性(不能抑制),仍需继续治疗。

1.7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及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中药内服和中药外敷观察组疗程短,有效率达87.5%,而西药治疗对照组疗程较长,有效率46.2%,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值<0.01

3 讨论

甲亢的发生目前公认与自身免疫有关,属于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疾病,属中医学中瘿气的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颈前肿大,善饥消瘦,急燥心悸,畏热多汗,手颤眼突,女子月经不调,经少、经闭。舌质红,脉细数等[3]。其发病原因首先在于患者素体阴亏,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阴失敛,在此基础上,复遭情志失调精神创伤,《诸病源候论》说:“瘿者,忧恚气结所生。”说明中医早就认识到情绪和精神因素对甲亢发生的影响,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气郁化火,若原来体质就肝肾阴亏,则更易炼液成痰,雍滞经络而成瘿。中医认为,由于七情不遂,肝气郁结,气郁化火,上攻于头,故甲亢患者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头晕目眩。肝郁化火,灼伤胃阴,胃火炽盛,故消谷善饥;脾气虚弱,运化无权,则消瘦乏力;肝郁气滞,影响冲脉,故月经不调,经少、经闭;肾阴不足,相火妄动,则男子遗精阳痿;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则肝阳上亢,手指震颤;心肾阴虚,则心慌心悸,失眠多梦,多汗;阴虚内热则怕热,舌质红,脉细数。患者素体阴虚,遇有气郁,则易化火,灼伤阴血。总之,患者气郁化火,炼液成痰,痰气交阻于颈前,则发于瘿肿,痰气凝聚于目,则眼球突出。素体,是指与生俱来,或幼时某种原因引起的体质,如先天遗传缺陷或后天幼时曾患重病,未能及时调治,导致脏腑受到难于改变的功能缺陷,从而形成一种长久的体质,中医叫“素体”。素体的表现可分为阴虚型体质、阳虚型体质、气虚型体质等。特别是女性,因在发育、妊娠、哺乳期,体质较虚弱,一旦有气郁,就容易化火,肝火亢盛则灼伤阴血,这样就容易导致甲亢。

本病证病情复杂,初起多为实证,由气滞、肝火、痰凝、血瘀而成,以气滞为先,久病为虚,尤以阴虚居多,故其治疗按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特点,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中药内服,中药基础方始终以清肝泻火为主,同时兼顾毒、瘀、痰及阴精亏损,适当选择针对病证又尽量少用含碘较高的药物,如突眼者基础方加白花蛇舌草12 g, 谷精草12 g,山慈菇6 g,紫花地丁12 g,菊花12 g,熟地黄30 g,当归15 g,枸杞子15 g,羌活2 g,泽泻5 g;若其病较重,突眼症状比较明显,其愈亦难,可选方:大熟地黄30 g,枸杞子15 g,当归15 g,羌活1.5 g,泽泻5 g。连服半年,可望好转或痊愈[4]。伴高血压者基础方加昆布10 g,海藻10 g,玄参10 g,赤茯苓10 g,合欢皮10 g,海浮石12 g,夏枯草12 g,酸枣仁12 g,炙远志6 g,川贝母6 g,菊花6 g,青皮6 g,生牡蛎18 g;消谷善饮加花粉10 g,知母12 g;腹泻便溏加痛泄要方;汗出震颤选加水牛角12 g,羚羊角3 g,珍珠母25 g。此症汗出常兼乏力但多伏热在里,不可误用温补、固涩之品,心悸、失眠加苦参10 g,龙齿20 g,夜交藤15 g。但在治疗本病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维护正气,气虚者加党参12 g,黄芪12 g;阴虚血少者,加地黄30 g,白芍30 g,以标本兼顾。二是配合外治,特别是上述中药外敷之治法应予以重视,疗效较好,大大提高甲亢治疗之疗效。经上述内治、外治两法配合治疗后,多数患者的肿块均有不同程度的软化、缩小乃至消失,甲亢症状并趋缓解,为预防其复发,还当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和精神刺激;坚持合理的治疗,定期复查是本病能够痊愈和减少或防止病情复发的关键之一;鼓励患者进食富含营养的食物及新鲜蔬菜。忌食肥腻、香燥、辛辣之品及烟酒;注意适当休息,预防外感病邪,如患外感病证应积极治疗。在病情尚未缓解之前,慎妊娠及手术,以防病情加重[5]。笔者的治疗方法经与西药治疗组对比,说明中药内服加中药外敷治疗甲亢,具有疗程短,疗效好,标本兼治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17.

[2]徐乃佳.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50例[J].湖北中医杂志,2011,33(6):50.

[3]郑献敏.甲亢(瘿气)临床辨证分型规律[D].广州:广州中医学院,2006.

[4]许履和.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治疗[J].医海拾贝1991,12:428-429.

[5]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90.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05.026

文章编号:1003-8914(2016)-05-0664-02

收稿日期:(本文校对:蔡东升2015-03-27)

猜你喜欢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药外敷疗效观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加味四妙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中药外敷配合接骨丸内服治疗下肢骨折的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疗效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甲亢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治分析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超声检查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心脏储备功能的评估
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效果评价
中药外敷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卵巢癌腹水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