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中医饮食辨证施护

2016-08-15 02:44曲晶华滕晓云
光明中医 2016年5期
关键词:湿疹饮食

曲晶华 滕晓云



【护理论坛】

湿疹中医饮食辨证施护

曲晶华滕晓云

辽宁省大连市皮肤病医院中医美容科(大连 116000)

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湿疹在饮食方面的中医辨证施护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抽选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丹毒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策略;观察组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实施以皮肤护理为主的针对性护理。比较施护效果、湿疹病程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0.24%(37/41)和78.05%(32/41),前者优于后者(χ2=10.455,P<0.05);复发率分别为2.44%(1/41)和9.76%(4/41),前者低于后者(χ2=8.336,P<0.05); 施护后,观察组满意度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92.7±2.6)分和(8.6±2.4)d,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体现中医护理内涵,在湿疹治疗过程中具有独特优势和价值。

关键词:湿疹;饮食;中医辨证施护

湿疹为多种原因导致的临床高发性皮疹,以儿童发病率较高,对称分布,骚痒难耐,病情迁延[1]。中医范畴内分析湿疹发病病机为本虚标实证,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脾胃运化功能失偿,湿从内生,加之热、 湿、 风等外邪侵犯,内外邪郁于皮肤而发病。湿性较为黏腻,不易祛除,导致湿疹反复发作。从中医病机角度考虑,湿疹发病与脾胃健运功能密切相关,饮食调养对于脾胃功能恢复有重要性作用[2],因此,从饮食调护方面施护,具有一定临床价值。中医辨证施护强调“以养为主”,根据辨证分型进行饮食方面护理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皮肤科门诊收治的82例湿疹患者(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为研究对象,(参考《中医外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符合湿疹临床表现。女42例,男40例,其中6岁以下儿童34例,6~18岁青少年20例,18~70岁以上成年患者28例,平均年龄为(44.3±3.8)岁,病程为1~7d,平均病程为(3.4±0.4)d。其中急性和慢性者分别34例和48例,分型包括湿重于热、热重于湿、 血虚风燥型,分别29例、28例、2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组间各年龄患者、病程以及中医辨证分型差异不明显(P>0.05)。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按皮肤科湿疹的常规护理要求进行护理,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以及湿疹预后情况,提高患者相关认知。1.2.2观察组从心理疏导、皮肤护理、用药护理以及饮食等行为干预方面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干预,维持心情舒畅,定期为皮肤擦拭敷药,告知患者用药注意事项,同时以饮食护理为主,进行辨证施护。具体内容如下。(1)热重于湿者。此类患者汤药服用易凉服,饮食以清热祛湿之品为佳,如苦瓜、西瓜等,以煲汤为主食用。尽量勿食刺激性食物(如煎炸、 酒、 腥类、辛辣之品),以牛奶、瘦肉等优质蛋白食物为主,多食清淡水果和蔬菜。(2)湿重于热者。此类患者用药需温服,多食用健脾化湿之品,如茯苓、薏苡仁、赤小豆,脾虚症状明显者,可适当服用党参、山药等补脾气的中药,一起煲汤食用。禁食肥甘厚腻之品,戒酒为关键所在,因为酒类之品更易生湿,使病情迁延难愈。(3)血虚风燥型。此类患者饮食以养血润肤为主,适当食用果仁类食物(胡桃仁、松子仁等)以及黑芝麻、龙眼等。也可选择乌鸡加以上食材进行煲汤,补血养血作用明显。以上各型患者中,若为患儿,由于患儿脾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应食用易消化食物,若仍母乳喂养者,患儿母亲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少食海鲜、辛辣之品;若有明显食物过敏源者,应更换食物,如奶粉等,避免再次诱发湿疹。对以上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施护效果以及复发率。

1.4施护效果评估[4]痊愈:湿疹消失,相关症状均消失;有效:湿疹面积明显减少,瘙痒程度减轻,全身症状缓解;无效:湿疹面积未减少,瘙痒程度未减轻。自行设计满意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为百分制,对满意度进行评分。

2 结果

2.1施护效果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0.24%(37/41)和78.05%(32/41),前者优于后者(χ2=10.455,P<0.05),复发率分别为2.44%(1/41)和9.76%(4/41),前者低于后者(χ2=8.336,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施护后有效率对比 (例,%)

2.2满意度评分以及住院时间比较施护后,观察组满意度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92.7±2.6)分和(8.6±2.4)d,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施护后满意度评分以及住院时间比较

3 讨论

湿疹为慢性炎症,多侵犯表皮或者真皮浅层,可由于多种诱因急性发作,具有渗出性、多形性等多种特点。湿疹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和年龄限制,但是以儿童发病率较高(可达30%)[5]。中医认为其主要发病因素与湿热内蕴有关,湿气的祛除与脾胃运化功能密切相关[6],因此中医辨证施护以健脾为主,从饮食调理方面入手,恢复脾胃健运功能,从源头改善患者体质,优化湿疹患者预后,降低复发率。

中医辨证施护针对性强,分析各型湿疹患者发病特点,具有多元化、见效快等优势。本文研究以其他学者的施护方法为示范,总结经验,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护,结果显示,湿疹施护后有效率提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复发率减少,达到满意临床效果,充分证实中医辨证施护的优势和特点。笔者对饮食辨证施护的体会总结如下。需熟练掌握湿疹辨证各型特点,患者食材以清淡、优质蛋白为主,禁食海鲜、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同时根据湿热程度差异,适当增加清热或者祛湿之品,以食材为药材,通过食疗改善患者体质,优化脾胃功能,从而预防再次感受湿气,诱发湿疹。对于血虚风燥者,应以补血养血为主,乌鸡为补血食材的良好选择,不仅养血效果好,还可润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儿童患者,尤其婴幼儿患者脾胃功能发育不全,容易生湿诱发湿疹,也可由于食物过敏诱发湿疹,因此,患儿家属需格外细心,注意饮食,及时发现过敏源,并选择合适制品取而代之[7~8]。母乳喂养者,需提升母乳质量,谨慎用食,避免湿气通过母乳传给患儿,导致湿疹。中医辨证施护还覆盖皮肤护理、情绪护理等多方面,避免内外刺激,起到综合性作用,需不断归纳并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少萍,康卫红.肛周湿疹的辨证治疗及护理体会[J].陕西中医,2010,31(10):1383-1385.

[2]朱坤,孙志越,郭秀颖.湿疹的中医治疗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2):184-185.

[3]刘颖.中药浴治疗新生儿湿疹的观察及护理[J].天津护理,2013,21(1):64-66.

[4]张玉萍,徐丽英,沙金丽,等.中药外洗治疗婴儿湿疹30例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1):80-82.

[5]姚亚春,张应喜.氧化锌糊包敷治疗婴儿湿疹并感染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3):43-45.

[6]崔晓燕,徐伟娥.阴囊湿疹中医药治疗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6):47-48.

[7]柳林林,潘丽丽.中医护理慢性湿疹[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6):147-148.

[8]张宇辉,朱明芳,钟小平.梅花针放血疗法治疗慢性湿疹患者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当代护士,2011,4(18):98-99.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05.057

文章编号:1003-8914(2016)-05-0722-02

收稿日期:(本文校对:孙涛2015-03-18)

猜你喜欢
湿疹饮食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地龙白糖液,湿疹无处藏
总有过敏、湿疹,可能是太讲究卫生惹的祸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烦人的湿疹何时休
把癌从饮食中赶走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何为清淡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