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理念的特征及其在环境悬崖规避中的应用

2016-08-15 07:14杜黎明孙晓雅
华东经济管理 2016年5期
关键词:悬崖理念区域

杜黎明,孙晓雅

(四川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207)

·中国经济新常态

五大发展理念的特征及其在环境悬崖规避中的应用

杜黎明,孙晓雅

(四川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207)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既呈现出立足当下需求、近期发展的“目标—动力”二分逻辑结构,又呈现出着眼未来、彰显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特色的“目标—载体(平台)—动力”三分逻辑结构。环境悬崖是环境风险长时期积累、环境容量陡然下降、环境问题集中爆发、环境系统的自我修复和恢复能力遭受毁灭性破坏、环境的人口承载能力近乎为零的地理空间;是特定空间长时期不当开发、过度开发的结果,现实表现为区域经济社会不可持续发展。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是“环境风险分散—环境问题增量控制—环境问题存量化解”三位一体的环境悬崖规避机制正常、高效运行的现实选择。

发展理念;环境悬崖;环境风险;规避机制

[DOI]10.3969/j.issn.1007-5097.2016.05.007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1]。“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践行这五大理念,是化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根本出路和方法。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或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悬崖是“高而陡的山崖”,一般用来描述危险之地、凶险之境。环境悬崖是对异常的自然力作用,或者人类长时期的不合理行为积累的环境问题、环境风险突然集中爆发,导致经济社会不可持续发展的形象描述。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局部区域跌入环境悬崖的风险加大;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为准绳,探索、落实环境悬崖规避机制,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现实要求和生动体现。

一、五大发展理念的特征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五大发展理念既体现了实现百年奋斗目标的要求,又体现了我们党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的深谋远虑,是具有严密内在逻辑的有机统一体,体现出发展过程和发展结果相统一的辩证特征。

(一)具有严密内在逻辑的有机统一体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作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要求、五条主线,五大理念既不是按照重要性差异的简单排序,也不是一个要素随机相加的拼凑体,而是既呈现出“目标—动力”二分逻辑、又呈现出“目标—载体(平台)—动力”三分逻辑的有机统一体。

五大发展理念二分逻辑立足当下需求,重点是要突出体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创新发展,是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为实现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四大目标注入不竭的动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动力,理论创新往往成为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的先导和倒逼因素;文化创新重在培育创新精神、营造创新氛围。二分逻辑一方面强调不同类型的创新必须互促共进,以汇聚发展动力,另一方面强调创新驱动与四大目标之间的具体关联,不同发展目标需要不同类型的创新做支撑。就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对制度创新的需求更为紧迫,绿色发展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更为紧迫。

五大发展理念三分逻辑着眼未来,重点是要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制度属性,突出对马克思主义人民大众立场的坚守,突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然落实到现实的每个人全面发展。全面小康,只是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实现人全面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全体人民共享发展,只是对这一里程碑在当前的具体刻画。实现“共享发展”目标,意在彰显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诉求的现实化、具体化;“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重在为实现“共享发展”提供载体、搭建平台;“创新发展”不仅是要驱动、支撑载体和平台运转,而且是要为实现“共享发展”的目标源源不断地注入动力。

(二)发展过程和发展结果相统一的辩证特征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坚持发展过程和发展结果的统一。五大发展理念既突出了应对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的要求,又突出了实现战略目标的发展结果性要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辩证特质。

第一,创新发展主要坚持现实问题导向。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要素投入的传统动力疲乏的现实难题,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又引发产业体系、生产生活方式快速调整等现实挑战;树立、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就是要产业体系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宏观调控创新多头并举,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向化解过剩产能、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转变,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

第二,协调发展是问题导向为主、目标导向为辅。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局部区域和特殊领域先行先试以探索改革路径和积累改革经验的渐进式改革模式在创造我国发展辉煌的同时,也遗留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现实难题。贯彻落实“协调发展”理念,就是要从城乡区域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等方面着力以破解这一难题。另一方面,协调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除了努力化解过去发展遗留的不和谐问题之外,协调发展还要求把统筹兼顾的要求融入谋划当下及未来的发展中。协调包括当下发展和未来发展协调的内容,避免产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新问题。

第三,绿色发展是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并重。人全面发展需要充足、优质的生态产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另一方面,严重的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沙灾、生物多样性破坏等已经危及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约束已经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大制约。建设主体功能区、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齐头并进以促进“绿色发展”,既是满足人民群众生态需求、发展生态民生、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战略考量,又是化解资源约束趋紧现实难题、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战略考量。

第四,开放发展是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并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时期依然存在,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地缘政治关系的复杂变化加剧“十三五”发展的外部风险;不断深化区域合作,不仅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促进国家统一的现实要求。开放发展既要求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又要求积极参与国际经济问题治理,推进国际经济秩序优化调整。树立、落实“开放发展”理念,在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创新对外开放新体制的过程中深化内地和港澳以及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并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不仅是积极化解外部风险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我国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能力,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途径。

第五,共享发展主要坚持目标导向。人人共享发展成果,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现实表现,是现实的所有具体人实现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由于个体能力差异、国家战略和政策等方面的因素,使不同社会群体发展机会获取不公平、发展层次差异显著、民众发展预期有失理性等问题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客观存在。“共享发展理念”把“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基本要求内化到为全体民众公平地提供机会、坚守底线保障基本民生的丰富实践中,正是要着力化解这些现实难题,构筑全体人民共同迈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石。

二、环境悬崖的成因

依据唯物辩证法质量互变规律,微小、局部的环境污染、环境破坏如未能及时有效地得以治理,环境风险和环境问题量的积累突破生态临界点,引发环境质的突变,导致环境承载能力陡然下降,人类社会也就跌入发展不可持续的万劫不复深渊。从区域差异的角度,环境悬崖是指环境问题长时期积累,环境容量陡然下降,环境问题集中爆发,环境系统的自我修复、恢复能力遭受毁灭性破坏,人口承载能力近乎为零的地理空间。

(一)环境悬崖的一般性成因

环境悬崖的形成,是人类把环境作为一个物质对象的需求和消耗,超过环境系统能够提供的物质对象供给;与此同时,环境污染严重摧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和人为修复能力,结果导致环境系统的物质供给能力陡然下降,几近丧失。环境作为一个物质对象,人类对其的需求和消耗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把环境作为生产生活的物质要素投入(E1);二是把环境系统作为消纳生产生活产生的废物的空间(E2);三是把环境作为满足人舒适性、享受性需要的物质对象(E3)。三者之和为环境总消耗E[3],即E=E1+E2+E3。

作为物质要素投入的环境需求和消耗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劳动投入、资金投入、自然资源消耗成正比。E1=g[L1(t),K1(t),S(t),t],其中,L1(t)表示劳动力投入;K1(t)表示资金投入;S(t)表示自然资源消耗;t为时间。L1(t)、K1(t)、S(t)的规模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彼此间的结构比例取决于技术水平、产业层次、产业结构、生活方式及生活水平等因素。消纳生产生活废物的环境需求与技术水平相关,与经济总量、人口规模成正比。E2=∑αitSityt+gM,其中,yt代表t时期的经济产出;Sit代表i部门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αit代表由技术水平决定的i部门污染物排放系数;M为人口规模;g为人口生活污染产生系数。g值的大小取决于文化习俗决定的消费理念、消费习惯、消费方式以及技术水平、制度安排对消费行为的规范与约束。E3=βCYt,其中;β是环境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由消费习俗决定;C是边际消费倾向,由人的发展水平及发展层次综合决定;Yt是现期持久收入水平。

环境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恢复能力,当环境需求和消耗小于某一门槛规模,环境修复能力大于人类环境需求引发的环境破坏,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被有意无意地忽略,环境往往被视为无限供给。当环境需求和消耗超过门槛规模,环境事实上成为有限供给,环境消耗是否引发环境供需失衡,既取决于环境需求和消耗控制,也取决于自然及人为的环境修复和恢复所带来的环境改善。定义环境改善函数为:H(t)=h[L2(t),K2(t),S(t),t],其中,H(t)代表一定时期内既定技术条件下的环境改善;L2(t)、K2(t)分别表示环境修复、恢复过程中的人力及资金投入;S(t)表示环境容量。S(t)越大,L2(t)、K2(t)投入改善环境质量的效率越高、效果越好。

环境改善H(t)和环境消耗E的关系决定人类生存和发展状态。当H(t)>E时,人类处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状态;当H(t)=E时,人类处于环境恶化临界点,跌入环境悬崖的风险开始显现和积累,风险大小取决于区域既有环境容量S(t);当H(t)<E时,人类面临跌入环境悬崖风险,风险的长期积累导致环境容量S(t)函数值由零转负,并迅速朝负值区间移动,人类则跌入环境悬崖。规避环境悬崖,就是主动对H(t)和E的变化施加影响,避免出现H(t)<E的现象发生。

(二)环境悬崖的空间性成因

环境悬崖是特定空间长时期不当开发、过度开发的结果。不失一般性,定义区域“人口少、环境容量大”为分析的初始状态,“人口多、资源环境容量小(由人口过多,资源过度开发引致),濒临环境悬崖”为最终状态。用P代表人口,T代表技术条件,R代表随时间动态变化的环境资源禀赋,Z代表影响环境开发利用的其他因素,Y代表区域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那么,Y可以表示为P、T、R、Z的函数:Y=f(P,T,R,Z)[4]。定义环境承载力1/A=Y/R,在区域开发历程H=f(1/A)中形成的环境悬崖如图1所示。

图1 环境悬崖形成过程模型示意

图1的封闭区域孤立推进的空间开发历程揭示了环境问题和环境风险由量的积累引发环境质的突变,最终形成环境悬崖的机理。在不引入技术进步、或者说放大技术进步的时滞的前提下,曲线L揭示一般区域在区域开发强度逐渐增加、人口规模逐渐壮大的过程中,环境质量由量变积累引发质变,区域由环境良好的初始状态——大规模开发积累环境风险——区域经济系统崩溃(因为资源过度开发,环境过渡破坏,区域无法承载规模庞大的人口而濒临环境悬崖)的历程。曲线OB揭示环境极度脆弱区域一旦启动大规模区域开发就濒临环境悬崖的现实。OCB反映了两种状况,一是表示一些区域因为初始状态的环境承载力不高,不能长时期承载大规模的开发,因此,它不经过长时期大规模开发就濒临环境悬崖;二是表示一些区域虽然初始状态的环境承载力较高,但由于开发方式太粗放,资源浪费太严重,在经过短暂的大规模开发后即濒临环境悬崖。

I象限:资源开发强度小,环境消耗E很小,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都很大,象限内的点可以看成区域开发的初始时点。II象限:环境作为生产要素投入E1加大,人口集聚和区域开发导致环境消耗E迅速增加,但对E的快速增长引发的环境问题认识不足,环境改善投入不大,函数值H(t)朝负数值区间变化;由于经济社会活动所产生的污染还在生态系统消纳废物的阈限之内,环境容量S(t)还能够承载大规模的区域开发。III象限:环境作为生产要素投入E1很大,环境消耗E急剧增加,虽然环境改善H(t)投入大大增加,但由于人口过度集聚和区域过度开发,函数值朝负数值区间加速变化;环境容量S(t)迅速下降、直逼近0;区域环境承载力锐减,难以继续承载大规模区域开发。IV象限:可作为生产要素投入E1迅速递减,环境改善H(t)虽然有较大的提高,但由于过度集聚的人口难以疏散,经济社会活动所产生的污染大大超过生态系统消纳废物的阈限,函数值S(t)小于0,结果导致区域环境承载力急剧下降,濒临环境悬崖。在较大尺度的地理空间内,往往存在图1中四个象限所示的区域,存在经历曲线L、OB、OCB三种进程的区域单元。

区域一旦濒临环境悬崖,尽管区域开发会因可投入环境要素E1迅速减少被迫降低强度,但如不能及时疏散过度集聚的人口导致E2、E3难以迅速减少,跌入环境悬崖的风险必将变成现实。濒临、跌入环境悬崖的区域很难通过自我封闭、孤立发展摆脱环境悬崖,必然需要借助外部援助,以区域合作的方式摆脱环境悬崖。规避环境悬崖的最好方式是改变环境污染型的生产生活方式,避免环境风险和环境问题量的积累。区域一旦濒临环境悬崖,一方面要悬崖勒马,限制区域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大大降低E1,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环境改善H(t)快速增长;另一方面要推进区域合作、区域联动,引导人口在大尺度地理空间内有序流动、合理转移,以调节E2、E3的空间分布,疏缓濒临环境悬崖区域的环境风险。

三、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以规避环境悬崖的现实选择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生态文明建设、市场制度建设等方面为环境悬崖规避提供了思路。环境悬崖是工业化快速发展、工业文明主导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凸显的现实问题;而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反思工业文明造成生态危机以及生态危机对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先进文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六大建设”的统筹推进,把“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的理念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体系的建构之中,并提出致力于规避环境悬崖的“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具体要求。环境悬崖是市场机制特别是生态环境产品设计、环境产品的定价机制存在严重缺陷引发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5],把“创新发展”的要求植入市场制度建设之中;强调“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5],把“协调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区域发展格局的塑造和调整之中,积极为环境悬崖规避创造条件。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把“共享发展”的理念融入人的发展及其社会性的体现之中,力图通过系统推进社会制度变革,用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富裕本质,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改造市场运行的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法则,打破过去在环境资源开发利用中形成的不合理的既有利益格局,努力为规避环境悬崖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规避环境悬崖的基本要求

濒临环境悬崖的高危区域只有通过环境风险分散、环境问题增量控制、环境问题存量化解多头并举推进空间管治,才能避免跌入环境悬崖的悲剧发生。环境风险尚未凸显的一般区域,也需要加强空间管治控制环境问题增量,积极化解区内环境问题存量,提高区域环境承载力,增强本区域化解环境高危区域转移出来的环境风险的能力。规避环境悬崖的基本要求如图2所示。

图2 规避环境悬崖的基本要求

规避环境悬崖必然倒逼人类调整行为选择。防患于未然,在环境风险尚未凸显时就着力改善粗放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肆意污染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阻断滑向区域开发IV象限的历程,是规避环境悬崖的最佳途径。濒临环境悬崖的高危区域悬崖勒马,及时分散环境风险,环境问题增量控制和存量化解并举,是不幸已步入IV象限的区域规避环境悬崖不得已的现实选择。科学技术发展、制度创新是人类规避环境悬崖不可或缺的条件,没有制度创新做保障,技术创新难以实现,就是取得的技术创新成果也难以推广普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没有技术创新刺激、引导,提供物质保障,制度创新也难以实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不存在谁比谁重要的命题,两者同等重要,只不过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存在技术和制度谁更紧迫的命题。就一般区域防患于未然而言,科技水平及创新能力直接影响i部门的污染物排放系数αit和i部门对整个经济活动的贡献系数Sit的大小;制度安排间接地对αit和Sit施加影响,并直接对现期持久收入水平Yt和环境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β施加影响。空间管治规避环境悬崖,有赖于环境良好区域承接高危区域转移的人口和产业,有赖于区域联动、区域合作分散高危区域的风险;如果没有制度创新做保障,这些诉求根本不可能实现。管控高危区域环境问题增量的区域开发活动种类和强度管制,化解存量环境问题,也需要坚实的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形成合力。

(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以分散环境风险

高危区域的环境风险分散,首先是要转移区域过载人口和产业,以人口规模M缩减、Sit及αit调整降低环境的生产生活性物质投入需求,确保E2′(t)<0 (E2′(t)为E2(t)的一阶导数,下同),即E2(t)增量逐期减少;其次是要引导区内留存人口立足环境约束增强行为决策的理性,以β和C的调整减少对资源环境的舒适性和享受性的物质性需求和投入,确保E3′(t)<0。国土空间内,尚处于区域开发历程的I象限蕴藏有大量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矿产资源、生态资源,具有其资源优势,II象限的区域因其良好的经济成长性和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而具有较强的人口和产业吸纳能力,是承接产业和人口转移地理空间,这些区域要增强分散高危区域的环境风险的能力。首先,加大L2(t)、K2(t)投入,确保H(t)快于E增长,竭力避免区域环境容量S(t)发生衰竭;其次,以科技投入、高新技术应用、循环经济发展、资源开发效益提升保障E1增速减缓的同时降低αit以减小E2;最后,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力度,着力降低β,减小E3的增速。

“十三五”时期分散高危区域环境风险,一是落实创新发展理念,以技术创新充实环境风险分散的保障,以区域合作机制创新充实高危区域人口转移、产业转移的外部拉力;以文化创新、观念创新营造人口流动、产业转移的社会氛围,打破高危区域转移人口和产业的区域迟滞。二是落实协调发展战略,以主体功能约束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支撑,形成资源环境承载力与承载人口、承载产业对应机制,以制度约束倒逼高危区域转移人口和产业,构建人口、产业转移区和承接区的责任分担、利益协调的机制。三是落实共享发展理念,以环境高危区域共享生态福祉为中心,形成高危区域风险转移和风险承接及化解区域的观念共识和行为共识。

(三)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以控制环境问题增量

环境问题增量控制包括风险高危区域被动地悬崖勒马式控制和风险尚未凸显区域主动地未雨绸缪式控制两种情形。高危区域风险分散本身就是增量控制的途径和手段。区域空间管制,规范区域开发秩序,管制区域开发活动的种类和强度,是实施环境问题增量控制的基本途径。区域经济开发最终必然要落实到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土地政策实施要在有效化解过去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对当前、未来的土地资源利用形成的制约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开发效益的最大化。规范空间开发秩序,要求用土地供应数量和土地供应结构、供应的时序和方式引导经济主体行为选择;区域开发活动的种类和强度管制,离不开开发土地的用途控制。环境问题增量控制落实到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首先以空间管治目标为导向,以弹性引导为主的空间功能规划确定土地的开发利用方向;然后再通过空间管制,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进行刚性控制,借以优化区域产业选择及产业结构调整,进而引导αit和Sit合理变动,最终实现环境问题增量控制。

“十三五”时期控制环境问题增量,一是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通过提高居民的环境消费效率降低环境消费规模;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蓝色经济空间拓展和环境问题增量控制的双赢;支持节能环保、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在构建产业新体系、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中控制环境问题增量。二是落实协调发展理念,把资源环境可承载作为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基本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以优化环境消费观念与行为。三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通过绿色清洁生产,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控制产业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增量;培养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控制居民个人消费引发的环境问题增量;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以能源技术创新、能源绿色革命、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和交通运输低碳发展控制环境问题增量。

(四)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以化解环境问题存量

风险高危区域化解环境问题存量,一是要通过人退林进、人退水进、人退草进等环境治理工程的实施,提高环境休养生息、自我恢复的能力;二是要针对区域环境风险、环境问题的具体成因,实施环境治理工程;三是要细化区域经济社会活动的资源消耗、环境影响、生产规模、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强制性约束标准,避免环境问题的区际传递,阻断新老环境问题交织的路径,以推进环境问题存量化解。风险尚未凸显区域主要通过环境综合整治化解环境问题存量。一要严格实施水耗、能耗、污染物排放和环保标准,颁布不同行业的资源回采率、综合利用率、回收率以及污染废弃物综合处理率等强制性标准;二要依据以环境容量及其分布倒逼经济社会活动种类、规模及区位选择,保持环境承载能力,做到增产减污;三要加强法律、执法、舆论、公示、听政等监管体系建设,为环境问题存量化解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十三五”时期化解环境问题存量,一是落实创新发展理念,以工业生产技术创新、环境技术创新拓展环境存量问题化解的思路;坚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以化解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存量;以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形成环境存量问题化解的制度约束和体制机制保障。二是落实协调发展理念,完善城乡区域环境治理联动机制,形成环境存量问题化解的城乡区域合力;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加快军用技术民用化进程,积极利用先进的军事技术化解存量环境问题,开展军地合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存量环境问题治理歼灭战。三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鼓励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在产业升级、工业创新中化解环境问题存量;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完善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以促进存量环境问题化解。四是落实开放发展理念,积极开展环境治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化解存量问题。

环境治理、规避环境悬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实施这一系统工程营造了良好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全面落实,我们有理由相信,“环境悬崖”仅仅只是一个警示国人、凝聚共识的术语,“十三五”也将是我国逐步打破环境魔咒、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

[1]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5-11-04(2).

[2]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3-11-14)[2015-10-10].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tj/2013-11-14/c_118121513.

[3]周海林.可持续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20-335.

[4]杜黎明.主体功能区区划与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视野[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37-38.

[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04(1).

[责任编辑:余志虎]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ve Development Concepts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the Evasion of Environmental Cliff

DU Li-ming,SUN Xiao-ya
(College of Marxism,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207,China)

The five development concepts of innovation,coordination,green,openness and sharing are an organic unity,which not only display the“objective-motive”binary logic structure that is based on the current demand and recent development,but also demonstrate the“objective-carrier(platform)-motive”tripartite logic structure that focuses on the future and highlights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Environmental cliff refers to the geographic space featuring longterm accumulation of environmental risks,sharp decrease in environment capacity,intensive outbreak of environmental issues,destructive damage to the self-healing of environmental system and the recovery capacity as well as almost zero environmental population carrying capacity.It is also the results of long-term improper and excessive development in certain space,which is demonstrated by the unsustainable regional economic social development.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ive development concepts is the realistic choice to ensure the normal and effective operation of triune environmental cliff evasion mechanism of“environmental risk diversification-control of environmental issue increment-resolu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 stock”.

development concept;environmental cliff;environmental risk;evasion mechanism

F120

A

1007-5097(2016)05-0038-06

2015-11-1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4FKS011);四川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CUH23)

杜黎明(1973-),男,四川达县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孙晓雅(1992-),女,河南淮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悬崖理念区域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分割区域
悬崖采割夏至蜜
悬崖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区域发展篇
悬崖边的树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