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GIL现场耐压试验技术

2016-08-17 09:43贾勇勇陶风波周志成邵新苍
电力工程技术 2016年4期
关键词:耐压过电压特高压

赵 科,腾 云,贾勇勇,陶风波,周志成,邵新苍

(1.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1103;2.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江苏南京211102)

特高压GIL现场耐压试验技术

赵科1,腾云1,贾勇勇1,陶风波1,周志成1,邵新苍2

(1.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1103;2.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江苏南京211102)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规划,1000 kV“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苏通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管廊工程将采用6 km长,1100 kV GIL设备,文中梳理了特高压GIL现场耐压试验的必要性及有效性,分析了GIL常见故障类型,针对GIL设备中常见的自由金属颗粒和尖刺缺陷进行了电场仿真,并对GIL的冲击耐压进行了过电压仿真,最后对特高压GIL的现场耐压试验提出了建议。

1100 kV GIL;现场交流耐压;现场冲击耐压;缺陷仿真;过电压仿真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 (GIL)是一种采用SF6或其他气体绝缘、外壳与导体同轴布置的高电压、大电流、长距离电力传输设备,具有输电容量大、占地少、布置灵活、可靠性高、维护量小、寿命长、环境影响小的显著优点[1,2]。GIL技术的首次应用出现在1972年,美国CGIT公司在新泽西州中架设了世界上第一条GIL线路。20世纪90年代初期,GIL设备开始在我国得到应用。南方电网天生桥水电站500 kV GIL线路为我国敷设的第一条GIL线路,由CGIT公司1992年制造,用于连接变压器和空气套管[3,4]。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规划,1000 kV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苏通GIL管廊工程将采用2回6 km长,1100 kV GIL设备,工程建成后将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距离最长的GIL设备。

1 GIL现场耐压试验的必要性及有效性

根据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和国家电网公司多年运行经验的统计,没有进行过现场耐压试验的气体绝缘开关 (GIS)/GIL设备发生事故几率非常高,经过现场耐压试验的GIS/GIL设备发生事故的几率相对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GIL在工厂完成组装运往安装工地现场过程中,虽然GIL在工厂内组装要求组装车间空气洁净度等级达到6级[5],但运输中机械振动、撞击等可能导致GIL内部紧固件松动或相对位移;在安装过程中,联结、密封等工艺处理方面可能存在失误,导致电极表面刮伤或安装错位引起电极表面缺陷;空气中悬浮尘埃、导电微粒杂质和毛刺等在安装现场无法彻底清理都会造成GIL投运后发生故障。因此为尽早发现缺陷,及时处理和避免投运后发生事故,GIL现场安装完成后进行现场耐压是非常必要的。

GIL的现场耐压试验主要包括:交流耐压、雷电冲击耐压、操作冲击耐压3种方式。目前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超声或超高频局放测量也成为了现场试验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交流耐压试验后在1.1倍的运行电压下进行[6-11]。根据CIGRE 33/23.12工作组的研究,对现有的现场耐压试验方法及其有效性进行了说明,如表1所示。

表1 现场试验方法及其有效性

2 GIL现场耐压试验的有效性

GIL内部发生绝缘故障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GIL在制造和组装过程中,难免会留下一些微小的缺陷。在GIL中引起局部放电最常见的缺陷有:严重装配错误、固定突起、自由金属微粒、导体间电气接触不良、绝缘子内绝缘缺陷及绝缘子与电极接触面缺陷等,如图1所示。根据国网公司的运行经验报告,GIS/GIL中各种缺陷导致故障的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选取GIL内部比较容易引入的自由金属微粒和金属尖刺进行仿真计算。

2.1自由金属微粒

GIL在安装、运输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自由金属微粒。为研究这些微粒对GIL内部电场分布的影响,采用550 kV GIL典型尺寸进行仿真,设计金属微粒直径为5 mm,分别模拟该自由微粒在靠近外壳、导体和位于中间部位3种情况下的电场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

图1 GIL中常见的故障类型

图2 GIS/GIL中故障分布情况

图3 GIL内部自由金属微粒的3种情况

选取SF6气体的相对介电常数为1.003 1,采用ANASYS进行仿真,对微粒不进行网格剖分,将其视为等电势体。将73 kV电压施加在高压导杆表面,将腔体内表面接地,微粒靠近外壳的电场分布如图4所示。微粒在中间位置的电场分布如图5所示。微粒靠近导体的电场分布如图6所示。

图4 自由金属微粒靠近外壳的电场分布

图5 自由金属微粒在中间位置的电场分布

由仿真可得,当自由金属微粒远离外壳时对GIL内部电场的畸变效应越大,尤其是靠近高压导体时,金属微粒表面的电场强度最大;自由金属微粒在GIL腔体径向方向的电场强度较小,沿GIL腔体圆周方向的电场强度较大。

图6 自由金属微粒靠近导体的电场分布

由此可得,当金属微粒未发生跳动时,不会对GIL产生较大影响,一旦其发生运动,则会产生剧烈放电。

2.2导体和筒壁上的金属尖刺

GIL在安装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金属尖刺,如在导杆、腔体筒壁上的一些金属毛刺。采用550 kV GIL典型尺寸进行仿真,为突出尖刺对GIL腔体内电场分布的畸变,设计了2种尖刺模型,分别为位于高压导杆上和外壳内表面上的金属尖刺,长为5 cm、尖端曲率半径为80 μm的金属尖刺,材质为钢,结构如图7所示。

图7 金属尖刺缺陷模型示意图

选取SF6气体的相对介电常数为1.003 1,采用ANASYS进行仿真,将73 kV电压分别施加在高压导杆及其上的金属尖刺表面,分别将腔体内表面及其上的金属尖刺接地,金属尖刺在导体上的场分布如图8所示。金属尖刺在外壳上的电场分布如图9所示。

由仿真结果图可见,无论尖刺位于高压导体还是筒壁上,针尖部位对电场的畸变最为严重;尖刺底部对电场强度有所削弱;当尖刺位于高压导体上时,针尖部位的电场值大约是尖刺位于筒壁上时的3倍,因此当尖刺位于高压导体上时容易发生击穿。

图8 金属尖刺在导体上的电场分布

图9 金属尖刺在外壳上的电场分布

金属尖刺对GIL内部电场的畸变非常稳定,在运行电压下,针尖部位的电场集中,形成稳定的电晕放电。在电晕火花的烧蚀下,尖刺逐渐钝化,电场集中程度降低,从而放电强度变弱,以致电晕放电长期而稳定存在。在过电压的作用下,尖刺放电很可能会导致气体绝缘击穿,造成金属性接地故障。

3 GIL现场雷电冲击耐压试验的过电压仿真

根据国网公司的规划,苏通特高压GIL管廊工程将采用2回6 km长的1100 kV GIL设备。特高压GIL现场雷电冲击耐压试验过程中,由于试验电压的上升沿较陡,GIL设备内部的击穿过电压问题最为显著,下面对特高压GIL在现场雷电冲击耐压过程中的击穿过电压进行仿真。

在建立仿真模型时,拟选定施加电压波形为1.2/50 μs标准雷电波,波形无过冲,幅值为1920 kV;击穿时刻选定为最高峰值处,即电压1920 kV时发生击穿。仿真时,波头电阻固定选为150 Ω,母线电容量45.6 pF/m,套管电容量411 pF/只,盆式绝缘子忽略不计。仿真模型如图10所示。

图10 特高压GIL现场冲击耐压中的击穿过电压仿真模型

A点为GIL套管根部,通过套管施加1.2/50 μs标准雷电波,幅值为1920 kV;B点为GIL设备尾部,设置测点测量过电压水平;考虑到冲击耐压设备的带负载能力,仅仿真GIL长度在95 m及以内的情况。

特高压GIL在雷电冲击电压下,由于GIL设备结构的特殊性,过电压幅值较高。在不同的GIL长度(L)情况下,最大过电压幅值如表2所示。最大过电压倍数如表3所示。

表2 不同GIL长度下的过电压幅值

表3 不同GIL长度下的过电压倍数

在GIL长度分别为60 m,70 m和95 m时,正负2种雷电冲击电压下,最大过电压均超过2400 kV,超过GIL设备的出厂冲击电压值。

4 特高压GIL现场耐压试验建议

根据CIGRE建议、国家电网公司多年运行经验及上文的仿真结果表明,特高压GIL现场开展耐压试验非常有必要,而且建议现场开展交流耐压试验。在现场开展交流耐压试验前,应用绝缘电阻测量仪施加5000 V电压测量主回路绝缘电阻。

5 结束语

(1)根据CIGRE建议和国家电网公司多年运行经验的统计,特高压GIL设备现场推荐进行交流耐压试验。

(2)特高压GIL设备现场耐压试验对于GIL中引起局部放电最常见的缺陷,如自由金属微粒、尖刺等,具有显著的检测效果。

(3)对于GIL中的自由金属微粒,当金属微粒未发生跳动时,不会对GIL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旦其发生运动,则会产生剧烈的放电;对于GIL中的尖刺缺陷,无论尖刺位于高压导体还是外壳上,针尖部位对电场的畸变最为严重,尖刺底部对电场强度有所削弱。

(4)特高压GIL设备现场交流耐压试验建议按照0 kV→635 kV(10 min)→762 kV(20 min)→1100 kV(1 min)→762 kV(保持30 min后)测局放→0 kV的程序施加电压。

[1]刘振亚.特高压交直流电网[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331-332.

[2]侍海军,王光前,张少炎.GIS现场绝缘试验技术[J].高压电器,2005,41(1):55-58.

[3]高 凯,李莉华.气体绝缘输电线路技术及其应用[J].中国电力,2007,40(1):84-88.

[4]阮全荣,施 围,桑志强.750 kV GIL在拉西瓦水电站应用需考虑的问题[J].高压电器,2003,39(4):66-69.

[5]GB 50073—2001洁净厂房设计规范[S].

[6]周云锋,张子阳,杨景刚,等.基于超声波法的GIS盆式绝缘子内部气隙放电特性研究[J].江苏电机工程,2012,31(4):3-8.

[7]杨景刚,贾勇勇,赵 科,等.GIS内典型绝缘缺陷的局部放电信号超声特性分析[J].江苏电机工程,2015,34(2):10-14.

[8]徐敏骅,吴晓春,陆振华.GIS局部放电检测与定位技术的现场应用[J].华东电力,2009,37(7):1086-1089.

[9]钱 勇,黄成军,江秀臣,等.基于超高频法的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研究现状及展望[J].电网技术,2005,29(1):40-43.

[10]刘君华,王 江,钱 勇,等.GIS中电磁波传播特性的仿真研究[J].高电压技术,2007,33(8):139-142.

[11]颜湘莲,王承玉,季严松,等.开关设备中SF6产物检测的应用[J].电网技术,2010,34(9):160-165.

赵科(1985),男,江苏江阴人,工程师,从事高压电器设备现场试验工作;

腾云(1987),男,辽宁抚顺人,工程师,从事高压电器设备现场试验工作;

贾勇勇(1986),男,江西九江人,工程师,从事高压电器设备现场试验工作;

陶风波(1982),男,江苏常州人,高级工程师,从事高压电器设备现场试验工作;

周志成(1977),男,湖南株洲人,高级工程师,从事高压电器设备现场试验工作;

邵新苍(1989),男,江苏宜兴人,工程师,从事高压电器设备现场试验工作。

发电技术

Over-voltage Withstand Testing Technology of HUV GIL

ZHAO Ke1,TENG Yun1,JIA Yongyong1,TAO Fengbo1,ZHOU Zhicheng1,SHAO Xincang2
(1.State Gir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mpany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Nanjing 211103,China;2.State Gir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mpany Maintenance Branch,Nanjing 211102,China)

According to the State Grid's plan,a 6 km long 1100 kV GIL equipment will be adopted in Sutong GIL utility tunnel in 1000 kV"Huainan-Nanjing-Shanghai"UHV AC transmission lines project.This paper gives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to the necess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UHV GIL over-voltage withstand testing and analyzes some common fault types.The electric field of free metal particles,the spikes in GIL equipment and the GIL over-voltage withstand testing are implemented. Finally,the suggestions to UHV GIL over-voltage withstand testing are proposed.

1100 kV GIL;field AC over-voltage withstand testing;defect simulation;over-voltage simulation

电网技术

TM83

A

1009-0665(2016)04-0032-04

2016-04-21;修回日期:2016-05-28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2011CB209406

猜你喜欢
耐压过电压特高压
环肋对耐压圆柱壳碰撞响应的影响
电气工程一次设备过电压保护措施的分析
钛合金耐压壳在碰撞下的动力屈曲数值模拟
耐压软管在埋地管道腐蚀治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新型装卸软管耐压试验方法探讨
关于电气中压系统过电压的论述
浅析架空线路感应雷过电压的主要因素与保护实施建议
IGBT关断过电压机理分析及保护研究
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失效绝缘子判断的仿真计算
我国最长距离特高压输电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