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绿相拥红背桂

2016-08-18 01:14段万义
今日海南 2016年6期
关键词:红绿

文|段万义

红绿相拥红背桂

文|段万义

幼年时,互邻友好,相牵了;年轻时,两心相悦,相爱了;年老时,相濡以沫,相携了。一片叶子的两面也能似人芬芳彼此,情投意合地交融在一起长相厮守。红背桂就是。

风来了,红绿翻掀,叶片弯曲成美弧,姿态婆娑,自然清新。红背桂就这么俏丽且独特地入眼了。它的叶一面呈绿,绿成柔情女子,一面现红,红作血性男儿,恰似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然而,它们完美相拥而结合着,颠覆了你我对叶色的单调认知。绿色朝上,背面染红,也许是红面给予了绿面一份极大的谦让,犹如人们常言“好男不跟女斗”,其素养可见一斑。这也正是遵循“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之道理,启发强者要有眼光向下看的心态,关注和厚爱弱者。也许是红面不事张扬,让绿面给你悦目,像是低调为人。想一探下面的红背,只得趴下侧向仰首,这一下击碎了我微弱的孤傲与清高,只因它低过了我的头颅和膝盖,也低过了我并不超群的高姿态。

红背桂以红绿示人,像是有些芒果在不同朝向的色泽纷呈,也许是光合作用使然,也许是正面的叶绿素大量积储,而背面的花青素逐渐增多,原由不得而知。不管何因,形成如此之叶,本是自然造化,不仅好看,也使人惊叹,实属一朵奇葩诞生,让人爱不释手,赏了又想,想了又赏。

这样的叶使人想起了被戏称为“两面派”的金星果叶,一面淡绿,一面深黄,二色渐变,区别无大异。可是,红背桂的叶红绿分明,是非清晰,决不拖泥带水和模棱两可,正如有责任感的真正男子汉,铁肩担道义,踏实行天下。也如适龄相恋的人儿,爱了就是爱了,无需遮遮掩掩,只要没有触及道德和法律的红线。很赞赏这种大胆与热烈,在深爱中领悟人生真谛。倘若假爱或浅爱,甚至错爱,可能伤及彼此,到头来劳燕分飞,还未必懂得如何去爱,成为终生遗憾。

红背桂让你参悟到事物存在着两面性,需要辩证地看待问题,调适好心态,一分为二,综合分析,方能找到处理和解决的好办法。有如被誉为“不老松”的龙血树,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无用途,烧它只冒烟不着火,连做柴火都不行。但在医学上可提取其血竭,制成止血和跌打损伤的药品原料。这便是无为而有为的哲学的高度统一。

虽是表面红绿各异,但又紧密相依。这使人联想到阴阳太极图,黑白分明,又和谐统一。难怪北京奥林匹克广场上,一边修有鸟巢,代表刚,在五行中属木,另一边建有水立方,代表柔,属水,如此完美结合,共同为体育事业发展集中贡献力量。可见,优秀传统文化影响深刻,作用巨大。

物这般,人如此。人具阳刚,也富阴柔。刚成一座青山,坚如磐;柔作一汪碧水,美若仙。人的身体也需阴阳协调,一旦失调便会导致健康问题。五脏六腑像是各自为政,而实际又相互关联,整个人确属存在矛盾的统一体。同样,人与人之间各自相对独立,又需营造良好的人脉关系,构建和谐的大社会,方能整体进步和提升。

值得称道的是,适宜半阴环境的红背桂在阳光充盈的海南长势喜人,很给力地表现出顽强的生命,这不正是其柔中带刚、刚柔相济的动人歌唱吗?H

猜你喜欢
红绿
夏义兵
浙江丽水“红绿”融合谱新篇, 点“绿”成金奔共富
“红绿”相融 绘出老区新图景
棉服夹克
长治博物馆馆藏八义窑红绿彩瓷器鉴赏
初春
发挥“红绿”特色,助力乡村振兴
基于协同理论的“红绿”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
伍礼文
人人都爱花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