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微研究生物学集体备课,优化高三生物学复习
——以“遗传的分子基础”复习为例

2016-08-20 09:35朱宝林
生物学教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生物学密码高三

朱宝林

(浙江省象山县第二中学 宁波 315731)

集体备课是提高高三复习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集体备课往往侧重于“备”,相对而言,“研”的氛围并不强。针对这种情况,可在高三生物学集体备课中开展微研究活动,使教师在备课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进而优化生物学复习效率。实践证明,在高三生物学复习中开展微研究活动,不仅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执教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而且有助于复习生态的改善和优化,最终提高生物学复习效率,提升生物学教学质量。本文以浙科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2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为例,对高三生物学集体备课中如何开展微研究活动阐述如下:

1 微专题研究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高三生物学复习模式是按照征订的现成复习资料来进行系统性复习的,这些复习资料中的专题一部分按照教材体系,另一部分按照知识模块整合在一起,这样的复习基本上是一种“扫描式”复习,对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是有成效的。但是,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则十分有限。为此,高三备课组应加强集体备课活动,努力创建有自己特色、适应学生实际、有助于提高学生能力的微专题。微专题应从纵横两方面对知识进行归纳、联系、综合,以进一步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例如,高三生物学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对“遗传的分子基础”专题复习形式进行研究认为,若按照教材编写顺序进行传统的专题复习,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不利于知识网络结构化和学科内综合,不能很好形成和提升学生的能力。若将专题复习内容进行有效的重组和合理整合,将专题复习提炼为传统知识性专题和整合能力性专题两部分内容(表1),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完善知识体系,可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强对知识的联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微设计研究

集体备课形成的教案/学案应当是总体的复习目标、基本的复习思路和主要的复习方略,而不是一个细化到每一个复习活动的完美设计。所以,教案/学案的质量再高,也只是教师优化自己的复习设计的参考,不能采用“拿来主义”。众所周知,平行班中的学生素质基本相同,使用的教案/学案、学习时间也一样,但最后考试成绩总有差异,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教师在课堂中复习环节的微设计不同。

表1 “遗传的分子基础”专题复习内容

为此,高三生物学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应加强微设计研究,在每一份教案/学案中选择一两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或难度较大的问题,让每位教师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个性化设计,然后对个人的微设计情况进行微说课,交流有个人特点的微设计,及时取长补短,完善复习设计,达到共同提高之效。

例如,在复习“中心法则”时,有的教师运用列表比较法(表2),较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回忆所学知识,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深度解读不同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表3),促使学生掌握“中心法则”内容,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表2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表3 不同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

3 微问题研究

复习课是“温故”而后“知新”的课,复习课上大多数内容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熟悉的,“似曾相识”的复习内容会使一部分学生丧失对复习课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高三生物学复习模式通常是“考点梳理→例题讲解→变式训练→课堂小结→反馈练习”,学生练、教师讲是主题,枯燥重复的知识点、无穷无尽的习题、令人麻木的测试,这样的生物学课堂似乎再也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因此,生物学教师要丰富创新复习课的复习思路,采取多样化的复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复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复习热情。开展微问题研究就是一种有效方法,该方法提倡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用“链”把问题引向深入,用“导学”引领学生走向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促使师生开动脑筋、发挥智慧,促进师生共同提高、协同发展。

例如,在复习“遗传信息的表达”时,可以设计以下“微问题”,让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和解答:

(1)DNA在转录时,是以哪一条链进行转录的?另一条链叫什么?两条链所含的遗传信息相同吗?

(2)转录过程需要什么酶?解旋时,是否把DNA双螺旋结构全部解开?RNA的合成是以整条DNA长链为模板吗?如何判断R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

(3)转录形成的RNA有几种,各有什么功能?

(4)转录而来的mRNA产物,是否可以直接转移到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来合成蛋白质?

(5)什么叫遗传密码?什么叫起始密码?什么叫终止密码?什么叫反密码子?各有何作用?

(6)mRNA上决定氨基酸种类的遗传密码由谁来识别?当其到达mRNA上的终止密码时去路怎样?

(7)20种氨基酸是由61种遗传密码来编码的,这意味着氨基酸和遗传密码之间有何关系?

(8)一条mRNA上串联多个核糖体有何意义?这些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相同吗?

(9)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合成过程是否相同? 你能画出相应的图示吗?

4 微讲评研究

高三复习阶段测试较多,试卷讲评成了经常性的教学工作。试卷讲评对学生所学知识起着矫正、巩固、充实、完善和深化的作用。上好试卷讲评课,对纠正错误、巩固知识、规范解题、熟练技巧、开阔思路、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着重要意义。高三生物学的一份综合性试卷一般含有35道选择题和4道非选择题,高考理科综合测试卷生物学科也有6道选择题和3道非选择题,要精心讲评需要花费较大精力,尤其在后期复习阶段一一讲评不太可能。为此,要切实加强重点内容的微讲评研究,努力提高试卷讲评课的质量。第一,针对试题中的某一题或某一知识点进行讲评设计,以讲清、道明、深入、有效、出彩为设计准则;第二,所有任课教师都必须参与其中,承担相应的讲评设计任务,每份微讲评设计的时间一般为5~8 min,并在备课组内进行交流;第三,在教师修正、完善和优化的基础上,选拔优秀微讲评稿件参与评比,并予以奖励。

一堂好的讲评课应做到精讲,有针对性地讲评,突出讲重点、难点和热点;讲双基应用的薄弱点和学生易错点、易混点、易模糊点和盲点;讲知识实质、知识网络和知识的纵横联系。具体讲一道题时,应重在讲思路、讲方法和讲规律,更要借题发挥,强化答题规范,加强变式训练。这样的讲评才能使学生融会贯通,达到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之目的,有助于学生在复习中摆脱“题海战术”的束缚,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发散思维能力和举三归一的聚合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生物学密码高三
密码里的爱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密码抗倭立奇功
高三·共鸣篇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密码藏在何处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
夺命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