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抗战追忆

2016-08-22 05:54于皓洋高建朝
关键词:日寇郑州抗日

□于皓洋 高建朝

郑州抗战追忆

□于皓洋 高建朝

在郑州的历史长河中,有一段郑州人英勇悲壮打鬼子的历史。

1941年和1944年,郑州曾两度被日本鬼子侵占,而在此之前的1931年、1938年,日本人已对郑州开始了实际意义上的侵略。

那时的郑州,虽然是个小小的县城,但它却是平汉、陇海铁路大动脉的交会处,是交通枢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日寇对郑州虎视眈眈。1931年2月,日本在郑州设立领事馆,实际上干的是经济、文化、军事间谍勾当。从1937年8月开始,日本侵略者的飞机就飞临郑州上空,从1938年起对郑州开始了大规模的轰炸。1938年2月10日,日军飞机轮番多次轰炸黄河铁桥。2月14日,是郑州人民最难以忘记的、最黑暗的一天,日寇出动15架飞机分三批轮番轰炸郑州 (当时被称为郑县),定时定距在郑县县城人口稠密的大同路、火车站、北乾元街一带投下60多枚炸弹,无数民房、旅馆、学校变成废墟,死伤无数,仅华阳春饭店一处就炸死800多人,火车站商业区毁坏殆尽。5月13日,日寇又出动18架飞机,在德化街投掷炸弹97枚,炸毁房屋316间,死伤民众89人。在此之后,日寇又多次飞抵郑州轰炸,正兴街、福寿街、迎河路、西陈庄、北大街、二马路、小赵寨、马寨、太平里、华美医院、天主教堂、扶轮中学、铭功桥、开元寺塔、难民收容所被日寇轰炸得千疮百孔。郊区的平汉铁路、陇海铁路沿线,黄河两岸一带也遭大片轰炸,民众死伤无数,民房倒塌殆尽,逃亡、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据郑州市民王瑞明先生的不完全统计,从1938年2月14日到1945年日本投降,郑州市民遭受日寇轰炸174次之多,民众伤亡惨重、房屋财产损失巨大。

1944年4月河南郑州遭受日军轰炸后的惨状

1938年6月9日,蒋介石炸开黄河花园口大堤放水,想以水代兵阻止日军西进,并阻挡日军的反攻,但洪水却给鄂豫皖三省44县造成了洪灾,郑州受害尤为严重,花园口的85个村庄被冲得无影无踪。1941年4月1日,日本侵略军渡过黄河,进入郑县境内见人就杀,其中路过祭城花庄村时,一天就杀害村民57人,还杀死了从外村抓来的20多人,在村西桥头又有老百姓84人被杀,逃难者中不下数百人遇难。10月1日,日军偷渡黄河占领邙山头,奸淫烧杀无恶不作,一天之内在黄河桥头就杀死我同胞170多人,烧房1200多间。在上河王村两个小时,有83户村民死于日寇之手,还残忍地强令老人、妇女、儿童跳井自尽,一时间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进城后,日军开着坦克车在郑州的大街小巷横冲直撞,见人就轧,坦克上架着机枪,见人就杀,残忍至极,令人发指。县区周边的村庄也不能幸免,在南五里堡村,日军把32个村民穿透胳膊串在一起投入井中活活淹死,对黄岗寺村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日军盘踞郑县一月余,杀害1059人,烧毁房屋5659间,抢夺小麦3813石、车3356辆、牲畜3662头,实际数量还远不止于此,这是日寇对郑州人民欠下的一笔血债。

1944年春,日寇发动侵略河南的河南战役。4月18日,日军从中牟渡过黄河,4月22日郑州再次沦陷,又一次遭受了日寇的血腥屠戮,给当时的郑县造成了灭顶之灾。日军控制铁路、公路要道,在城内外设岗哨,数里之内房屋毁尽,成千上万人无家可归。同时,日寇还以郑州为据点向豫中、豫西等地侵犯。据不完全统计,战前城内城郊人口为329369人,战中死亡11457人,外逃216362人,战后仅剩101450人。战前有耕地978375亩,战后仅剩53782亩。郑州损失房屋28035间,农具136421件,牲畜10143头,衣物931251件,工厂倒闭80%,商业大部分停业,给郑州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郑州各界就掀起了抵制日货活动。如:1923年4月15日,郑州中学举行了示威游行,扶轮中学、博文学校、县立高等小学、讲习所的千余人到各大街、车站沿途呼吁“抵制日货”,赤心爱国团、圣公会小学、青年小学校以及各界人士六七千人参加。并在游行队伍前面高举大旗,上书“明日封存日货,忤逆者,从严惩罚”。郑州中学学生还组织了抗日爱国演讲。充分反映了郑州民众高涨的反日情绪。

1935年,郑州学生为声援北京“一二·九”爱国救亡运动,到日本驻郑州领事馆前示威游行,扔石头、砸窗户。后来,日本间谍案发,日本领事馆被迫下旗闭馆。

“七七”事变后的七月十五日,郑州各界人民义愤填膺,商界开展募捐活动,电慰宋哲元将军,并汇款600元慰劳抗战将士。8月13日,日军开始大举进攻上海,全国民众十分关心。9月下旬,以著名戏曲艺术家洪梁为首的上海抗敌救亡演剧二队抵达郑州,借住在扶轮中学,以大礼堂为基地,开展了规模空前的抗战救亡宣传活动,演出了《九一八》《新仇旧恨》《打回老家去》《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松花江上》等节目,把郑州群众抗敌救亡运动的火炬熊熊点燃起来。随后,郑州还成立了“郑州抗日救亡剧团”,排演抗日救亡剧,先后在苑陵街、西大街、后方医院和黄河沿岸驻军防地演出,受到军民的热烈欢迎。

1934年冬,郑州德化街街头抗日标语

10月,郑州扶轮中学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成立了“抗日救亡宣传队”,到街头、农村等地大力宣传,激发民众的抗日热情。1938年1月,“郑州平汉铁路破坏队”成立,主要任务是破坏日寇盘踞的铁路线,在铁路沿线开展抗日救亡运动。2月,在中共河南省委指示下,郑州开始开展民运工作,先后成立了 “妇女工作委员会”“郑县各界青年战时工作团”,开展抗日救亡宣传以及慰问伤病员、救济灾民等工作。3月,“郑县抗日演讲团”成立,任命郑县国术馆馆长王重生为团长,举行抗战演讲、教唱抗日歌曲、演出抗日话剧、组织街头募捐等活动,激发民众抗日热情,受到社会各界称赞。3月8日,正值妇女节,3000多人在陇海礼堂集会,纪念“三八节”,会后组织了大游行,沿途高呼“打到日本帝国主义”“杀死日本强盗”等口号,沿街围观群众人山人海,大家抗日卫国热情十分高涨。4月4日,由中共组织领导的开封孩子剧团到郑州陇海大礼堂慰问演出,连演七天,演出了《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抗日烽火》《上前线》等舞剧和《杀鬼子》等话剧,民众观看孩子们的演出后受到很大鼓舞。4月6日,台儿庄大捷,郑州各界集会庆祝。4月17日,郑州各界5000多人在陇海花园举行“保卫河南宣传周”大会,会上向国民党政府提出:向日寇决死抗战,为保卫抗战胜利、增加生产和开展社会救济事业等三项要求。郑州豫丰纱厂4000名失业工人为保卫河南发表了《告各界同胞书》,宣言:我们愿意和鬼子拼死在前线,决不愿饿死在后方。显示了郑州民众的爱国精神,掀起了抗日救亡新高潮。

1941年10月,日寇侵占南十里铺村一带,烧毁百余户民房,烧死60多名老百姓。十里铺村民赵继目睹日寇残暴罪行,怒火中烧,奋起与日寇斗争。他将其家属安置在亲友家后,只身一人返回日占区与日本兵拼杀,不幸被捕。逃出后,他到邻村站马屯找到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军营部主动要求担任向导。10月24日夜,他引国军士兵数人直奔十里铺南门,他手持砍刀直奔南门小房,挥刀砍杀日本兵7人,次日又潜入十里铺北门外三官庙内,投掷手榴弹一枚,炸死敌人11个。29日夜,他引国军一个排袭击五里堡,不幸被日本兵发现,被子弹击中。日寇纵犬撕咬,对其剖胸,赵继壮烈牺牲。

11月3日,在贾鲁河杲村桥北岸发生了一场当地村民与侵华日军的激烈战斗。该村村民宋建中、宋佳贤、宋文选、宋长选、宋屯纯等人挺身而出,率全村老少,夺回国军的枪,奋起保家卫国,打退了日本兵,击毙日军4人,缴获轻机枪一把、步枪三支,夺回了杲村桥。

10月起,经过一个多月的军民奋战,于11月31日夜赶走了日本兵收复了郑州,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一个阶段性重大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游击队开展了河南抗日的人民战争,建立根据地,设立抗日县政府,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沉重打击了入侵的日本侵略者。1945年8月15日,迫使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八年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郑州民众团结起来,军民同心,积极投入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充分体现了郑州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这是崇高的爱国精神和大无畏的民族精神在郑州人民身上的集中表现。郑州人民庄严地宣告:侵我中华,必将自取灭亡。(作者单位:郑州市文物局)

[责任编辑 孟昭勇]

豫西抗日纪念馆,设在巩义市新中镇的柏茂庄园内,距郑州45公里、巩义20公里。抗日战争时期,柏茂庄园曾是豫西八路军一支队司令部和豫西行政专员公署所在地。

猜你喜欢
日寇郑州抗日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抗日小英雄杨杨
郑州麦飘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不朽的抗联战士
日寇血手又伸到华中来了!
郑州外国语学校
抗日英烈马威龙
狂雪
——为被日寇屠杀的30万南京军民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