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拥抱分享经济

2016-08-23 10:57来佳飞
浙江经济 2016年6期
关键词:浙江经济发展

来佳飞

积极拥抱分享经济

来佳飞

对于浙江来说,分享经济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先发优势,必须更多地思考如何更为积极拥抱分享经济时代的到来,这是浙江经济“更进一步、更快一步,继续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的要求所在

分享经济是指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分享海量的分散化闲置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闲置就是浪费、使用但不购买”的新消费观念逐步取代传统“拥有”“产权”等核心观念,分享经济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

分享经济风潮正涌

分享经济从萌芽到风潮、从争议到扶持、从2010年零星企业的出现到去年开始出现井喷之势,这一段路并没有走很久。据国家信息中心的研究,2015年中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约为19560亿元,参与提供服务者约5000万人左右,参与分享经济活动总人数已经超过5亿人,预计未来五年分享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在40%左右,到2020年分享经济规模占GDP比重将达到10%以上。分享经济将是“十三五”期间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

从目前来看,浙江分享经济的发展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中交通出行、分享金融和生活服务等行业。

交通出行:交通出行是分享经济最早兴起的领域,是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整合社会闲置车辆、车内空间或驾驶技能等交通资源,通过大数据计算高效匹配出行供给与需求,实现分享出行能力的各种智慧出行方式的总和。2012年杭州快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快的打车”上线,被誉为分享经济领域内的现象级企业。

分享金融:分享金融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部分,主要是P2P和众筹的形式。P2P是网贷公司提供网络平台,借贷双方自由匹配,网贷公司为借贷双方提供信息交互和信息价值认定以促成交易完成。众筹即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是指融资者借助于互联网上的众筹融资平台以实物、股权、期权、可转债等回报方式为其项目向广泛的投资者融资的模式。浙江目前P2P公司和众筹项目可谓遍地开花,成为全省小微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活服务:生活服务分享是依托互联网平台整合线下餐饮、家政、美容美体、社区配送等生活服务机构及个人闲置时间、技能等资源,以更便捷的方式满足人们生活服务需求的一类经济活动。通过移动APP的生活服务共享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更为便捷和舒适的服务体验。通过移动APP,可以预约私家车出行,预约美甲师、推拿师、家政阿姨或是厨师上门服务,甚至我们也早已是滴滴出行的一名司机、房屋租赁市场的一名房东。

事实上,分享经济所涉及的领域远远不止上述三个方面,以阿里巴巴为例,它所涉足的分享经济领域已经从出行(滴滴快的)、P2P网贷(蚂蚁金服)扩大到二手(淘宝咸鱼)、专业/个人服务(365翻译、丸子地球、溜溜宠物)、教育(VIPABC)、自媒体(优酷土豆、微博)、物流(菜鸟物流)、医疗(阿里健康)等多个产业。相比阿里巴巴全方位介入分享经济,还有诸多企业在分享经济的部分领域中探索发展,可以说分享经济已经给浙江经济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件事物的成功需要依赖的因素很多,但天时地利人和不可或缺。当下,浙江发展分享经济正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所谓“天时”,即发展的机遇。一般来说,在GDP增速持续下行的过程中,分享经济恰恰迎来发展的机遇期。当前浙江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状态,需要依靠分享经济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从国家层面来说,分享经济已经从野蛮成长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分享经济”最先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和“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与“互联网+”、大数据等共同作为拓展发展新空间的重要举措;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有2次提及,提出“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支持分享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富裕起来”。

所谓“地利”,即发展的环境。浙江有较为自由的政策环境,“小政府、大市场”的行政管理模式对于新生事物的接纳程度比较高,在法律没有明确不可为的前提下,即便有争议也宁可选择“不作为”让市场自由决定,这给予分享经济发展一个较为自由的外部环境。凭借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农村电子商务领跑全国,浙江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互联网思维普及程度较高,这给予分享经济发展更为广阔的空间。浙江民间资本充沛,从地下钱庄、民营银行到互联网金融,民间金融十分活跃,这为分享金融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所谓“人和”,即“人才”。浙江创业创新氛围浓厚,浙商被誉为“华夏第一商帮”,具备对新生产业的投资和创业热情。而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企业培养了大批带着互联网基因的人才,大批活跃在分享经济的创业领域,如滴滴的程维、蘑菇街的陈琪、口碑网的李志国等,他们有些是浙江人有些不是,但是都选择了留在浙江创业。更有大量的普通劳动者愿意进入新事物的潮流中,分享自己的时间、技能,获取额外的收入。

分享经济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分享经济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经济模式,是互联互通时代下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它建立在资源稀缺性的前提下,分享的标的是过剩产能,包括实物、空间、技术、知识等等,通过共享平台和人人参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供需间的有效匹配,从而有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分享经济助推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基于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技术产生的分享经济,创新是其内在的核心。为了探索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分享模式,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大量创业者在交通出行、互联网金融、众筹等领域加大创新力度,从技术、业态等寻求突破,而这必然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提高实体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众多企业为在分享经济领域占领先锋地位,加大研发投入,天使基金、创业基金、产业基金等投资大量汇聚,促进了全社会的创新氛围。政府为扶持行业的创新力度,加大扶持如众创空间、孵化器、各类创新创业园以及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平台。分享经济的发展也将推动新技术的创新应用,比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在分享经济中的应用已有萌芽。另一方面,让更多人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通过技术、资源、知识等的分享可以提高创新的成功率,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比如技术人员可以在多个创新项目中分享自己的知识储备,解决创新中遇到的难点疑点,而企业也可以通过分享平台网罗全球最优秀的技术人员,而不需要固定的劳动合同关系。

分享经济助推过剩产能化解和楼市去库存。去产能、去库存是当下中国经济的重要任务。通过发展分享经济,将企业闲置的设备、厂房、产能分享出去,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在落后产能“关停并转”的过程中,人员的安置是最大的问题,发展分享经济,可以让闲置劳动力尽快得到安排,解决失业人员的收入来源问题。在房地产市场,可以发展以租代售的模式加快化解地产库存。艾瑞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短租市场交易规模突破40亿元,2015年短租市场规模突破105亿元,环比增长159.3%,以租代售的市场规模仍将不断扩大,长租公寓、创客空间、短租平台为住宅市场和非住宅市场等去库存提供了有效路径。同时,分享经济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面对面的经济模式,通过分享、交流、数据汇总可以让供给和需求之间信息公开透明,因需生产,从而减少新的过剩产能和库存的出现。事实上,在分享经济下,信息沟通交流更为便捷,利用过剩产能的成本总是会比购买新的材料来得低,过剩产能的价值将被重新发现、挖掘和利用。

分享经济助推产品和服务供给的改善。首先,发展分享经济助推消费品品质提升。分享经济下,消费者对商品品质的反馈更为直接,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会被加速淘汰。通过用户对产品需求的反馈,制造企业将加速定制化、个性化产品的生产,形成需求和产品协同升级的局面。其次,分享经济将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对个人闲置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比如分享汽车出行可以大幅减少社会总体碳排放量,Uber提供的资料显示,其在杭州的拼车出行减少的碳排放相当于每三天增加一个西湖面积大小的森林。分享经济还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提高土地、水利设施、农机设备等利用效率。第三,发展分享经济将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目前分享经济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提高了服务的范围、类型、质量,在旅游、养老、医疗、教育、美容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开发空间。随着知识分享的兴起,设计、策划、运营类的专业人才也可以更多参与到企业项目中去,从而提高相应的供给水平。而当个体从业者成为自己的老板时,必然会提高技能和服务水平,以提升个人品牌的价值。

积极拥抱分享经济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看到拥抱分享经济的两种途径,即“体制机制创新”和“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最终目的是“让更多人富裕起来”。对于浙江来说,分享经济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先发优势,必须更多地思考如何更为积极拥抱分享经济时代的到来,这也是浙江经济“更进一步、更快一步,继续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的要求所在。

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分享经济”的发展依托宽带网络和无线宽带网络的建设,但目前全省信息化程度仍旧参差不齐,特别是移动互联方面,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很大,区域发展仍不均衡,信息化基础仍然比较薄弱。早在2013年浙江就出台了《“宽带浙江”发展规划》,计划到2015年基本建成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但宽带慢、宽带贵的问题并未有效解决,有效带宽和物理带宽差距过大、传输速率不稳定、移动宽带存在信号盲区等问题,让宽带提速名不副实。去年浙江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无线宽带网络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无线浙江”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实现全省4G网络全面覆盖。通过加快信息网络的基础化设施的建设可以为分享经济提供硬件支持,保障分享经济的全面发展。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目前创新的速度已经超过了监管的能力,分享经济作为新生事物,其适用的法律法规、监管政策都存在诸多空白。分享经济要有突破性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良性发展的环境。一方面加快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如个人和企业的准入机制和税收制度等;另一方面要加快监管体系的建设,尽快将分享经济纳入有效监管之中。不同于传统经济中明确的注册信息,分享经济中提供产品的一方往往是陌生的个体,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征信市场,构建一套全社会统一的信用系统,同时建立社会保险福利机制,为消费者和劳动者提供必要的保险和福利。

企业要积极拥抱分享经济。从目前来看,一些传统企业已经开始了分享经济之旅,包括BMW、戴姆勒、标致等车企纷纷推出“以租代售”的汽车分时租赁业务,宜家在瑞典推出在线分享平台,SOHO中国推出共享办公SOHO3Q,万科推出长租公寓万科驿等分享型业务。浙江的传统企业要抓紧机遇,直面挑战,加快融入分享经济,将过剩产能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须加快建立自己的分享平台,一方面可以将自身的过剩产能信息发布以寻求合作伙伴;另一方面通过分享平台接收大量的需求信息,加快高端化、定制化、本土化的产品制造,以满足消费者在个性化方面的需求。服务业企业要顺应分享经济发展的潮流,主动拥抱分享经济,否则就会被分享经济所颠覆。分享经济的一大特点就是平台一旦建立并具备了先发优势,就容易成长为“独角兽”企业,如美容行业的河狸家、出行领域的滴滴快的、信息分享的新浪微博等,而其他创业者要想再进入该领域就变得困难,每个细分领域最终只会存在几个大的分享平台。浙江企业必须抓住先发优势,在细分领域中加快分享平台的创建,力争出现几家“独角兽”企业。另外,企业要从管理和组织方式上积极拥抱分享经济。随着个人发展对独立性、自由性的追求,“兼职”可能取代“专职”成为未来的主流模式,企业的运营也需要从“封闭”转向“开放”。企业可以招聘大量兼职的管理、技术、策划等人才来分享他们的智慧而不需要对其加以“占有”,而为了留住人员也必须改善现有的管理模式,赋予他们更大的自由度,因为分享经济下个体将更为容易地炒掉老板去当自己的老板。

猜你喜欢
浙江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浙江医改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