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镜下特征分析

2016-08-24 01:53刘玉金蔡美花黎虹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18期
关键词:镜检查消化性螺杆菌

刘玉金 蔡美花 黎虹



195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镜下特征分析

刘玉金①蔡美花①黎虹①

目的:观察分析三个不同时间段消化性溃疡患者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镜下特征。方法:2000年1月-2015年11月,本院胃镜室进行了9807例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查,共检出消化性溃疡1952例,检出率19.90%。将195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查结果按接受检查的年份分为三个时间段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为2000-2005年、2006-2010年、2011-2015年11月。结果:2000-2005年、2006-2010年、2011-2015年11月消化性溃疡患者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出率分别为25.12%、22.73%、13.70%(P<0.01)。胃癌患者的比例(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出率)分别为2.10%、2.93%、4.25%(P>0.05)。胃溃疡好发部位为胃窦、胃角,十二指肠溃疡好发部位为球部。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出率有下降趋势,胃癌患者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出率有升高趋势。

消化性溃疡;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镜检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Shaoguan City,Shaoguan 512122,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18.040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部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医生可以通过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对患者的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病变进行直接观察,并可活检获得病理学的诊断,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是目前诊断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疾病最可靠的方法,其他任何检查方法(上消化道钡剂造影、胃电图和胃肠道彩色超声等)都不能替代它。它经历了硬式半曲式胃镜、纤维胃镜、电子纤维胃镜的发展历程,1869年德国医生Kussmaul制成了第一台硬式胃镜,1932年Wolf与Schindler合作研制成功半曲式胃镜,1958年美国医生Hirschawitz首先研制使用光学纤维胃镜,使消化内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1983年美国雅伦公司研制成功电子纤维内镜,其更高的分辨率及数字化为消化内镜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纪元,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具有影像质量好、屏幕画面大、图像清晰、镜身纤细柔软、操作灵活等优点,有利于诊断和开展各种内镜下治疗,并有影像储存功能,便于会诊及资料保存。目前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是上消化道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本院胃镜室自2000年至今(2015年11月)共完成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查9807人次,经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患者1952例。为探讨患者消化性溃疡镜下特征随时代变迁发生的变化,特将1952例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镜检结果,按受检年份分为2000-2005年、2006-2010年、2011-2015年 11月三个时间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2000年1月-2015年11月接受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查的患者共有9807例,共检出消化性溃疡1952例,检出率19.90%,其中男1501例,女451例,平均年龄(39±23)岁。

1.2方法应用富士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严格消毒管理,严格掌握胃镜检查的适应症及操作规范,具体如下。

1.2.1适应证(1)有上消化道的症状(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需检查以明确;(2)不明原因的上消化道出血(如呕血、黑便等);(3)怀疑上消化道肿瘤(如有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消瘦、大便潜血试验阳性等);(4)需胃镜随访(如萎缩性胃炎、息肉病、消化性溃疡等);(5)须胃镜下治疗。

1.2.2禁忌证绝对禁忌证:(1)严重的心肺疾病,无法耐受胃镜检查;(2)正在进行的上消化道大出血生命体征不稳定;(3)怀疑消化道穿孔;(4)患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胃镜检查者;(5)腐蚀性胃炎、食管炎的急性期;(6)明显的胸腹主动脉瘤;(7)脑卒中急性期。相对禁忌证:(1)心肺功能不全;(2)高血压患者,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3)凝血机制障碍及出血倾向患者;(4)高度脊柱畸形;(5)消化道巨大憩室。

1.2.3术前准备一般在进行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查前建议患者进行肝功和乙肝表面抗原的检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检查的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需要严格消毒以预防乙肝的医源性传播。如果上午进行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查,在检查前1 d晚饭吃少渣易消化的食物,晚上8时以后,最好不要进食物及饮料。如果下午进行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可让患者当天早8点前可喝些糖水,但不能吃其他东西,中午不吃东西。如为幽门梗阻患者,则应禁食2~3 d,必要时在检查前还需进行洗胃,彻底洗清胃内容,直到冲洗的回流液清亮为止。如果患者之前做过钡餐检查者,最好3 d后再进行该项检查。检查前排空大小便。

1.2.4检查过程(1)医生对患者行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查前首先要了解病史、检查目的、有无内镜禁忌证、有无药物过敏史及急慢性传染病等。(2)向患者讲清检查目的、必要性及配合检查须注意的事项,消除患者的顾虑。术前签写《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查知情同意书》。如有假牙,应在检查前取下,以防脱落发生窒息。(3)咽部局部麻醉,于检查前5~10 min进行咽部含服利多卡因胶浆以减少患者的反应,其内多含有去泡剂,可胃腔内气泡的产生,更清楚地显示病变。镇静剂及解痉剂不必常规应用,对个别紧张者或胃肠蠕动特别强烈者可在术前15 min肌注地西泮5~10 mg或东莨菪碱20 mg。(4)检查过程,一般患者采用左侧卧位,弯曲腿部。患者含牙垫,轻轻咬住,嘱患者以鼻深呼吸,头不能动,全身放松,胃镜在直视下从口腔开始循腔进镜,依次经咽部、食管、贲门、胃体、胃窦、经幽门进入十二指肠。在退镜时依反方向全面观察,有无炎症、糜烂、溃疡、出血、食管静脉曲张、血管瘤、肿瘤(良性或恶性)、黏膜萎缩、胃肠憩室等。发现病变应确定其性状、范围、及部位,并详细记录。必要时可进行摄影、活检及细胞学取材。出血者不仅可以急诊做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查出血部位和性质,而且也可以在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下通过各种器械止血,效果更加确切。老年及有严重心肺系统疾病患者一般不建议无痛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查。

1.2.5并发症及术后护理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查一般很安全,极少出现并发症。术后可有咽喉部不适感或疼痛、腹胀不适等症状,短时间内一般均会有好转,不必紧张,可用淡盐水含漱或用含片。如症状持续加重,则需要及时就医,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另外,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术后特别是术中行活检及内镜下相关治疗的患者,需要观察其它异常现象,如呕血、便血,剧烈腹痛、心率及血压的变化等,发现异常立即作相应处理,以防发生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少见并发症。单纯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术后患者一般需要2 h后开始进食,以免发生呛咳。无痛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查主要并发症是麻醉意外,术后患者要密切观察呼吸、神志情况,防止误吸,患者多需要有家属陪同,因麻醉相关副作用在苏醒后不能完全消失,患者术后不能开车、高空作业等操作[1]。

1.3观察指标1952例消化性溃疡按受检时间分为2000-2005年、2006-2010年、2011-2015年11月三个时间段对消化性溃疡发生部位、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出率及并发癌变进行统计分析。胃溃疡癌变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镜下诊断参照消化内镜学诊断标准,复合性溃疡患者单独统计,多发性溃疡患者的溃疡部位以其中最大溃疡所在部位进行统计。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消化性溃疡患者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出率比较2000-2005年、2006-2010年、2011-2015年 11月消化性溃疡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出率分别为25.12%、22.73%、13.70%,三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胃溃疡(GU)占30.28%,十二指肠溃疡(DU)占38.73%,多发性溃疡(MU)占13.93%,复合性溃疡(CU)占17.06%。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多发性溃疡、复合溃疡检出率2011-2015年较2006-2010年、2000-2005年11月均三个时间段均有下降(P<0.01)。三个时期消化性溃疡检出率,见表1。

表1 三个时期消化性溃疡的检出率

2.21952例消化性溃疡的部位分布2000-2005年、2006-2010年、2011-2015年11月,十二指肠溃疡三个时间段检出部位均为前壁>小弯>大弯>后壁>球后。胃溃疡检出部位2000-2005年为胃窦>胃角>幽门>胃体>胃底,2006-2010年、2011-2015年11月均为胃窦>胃角>胃体>胃底>幽门。3个时间段的消化性溃疡检出部位,见表2和表3。

表2 三个时期胃溃疡的检出部位        例

表3 三个时期十二指肠溃疡检出部位      例

2.3胃溃疡癌变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出率比较2000-2005年、2006-2010年、2011-2015年11月三个时间段,1952例胃溃疡癌变的检出率分别为2.10%、2.93%、4.25%,有逐步上升的趋势,见表4。

表4 三个时期胃癌检出情况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是指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多发病、常见病。溃疡的形成有各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胃蛋白酶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消化性溃疡也因此得名。酸性胃液接触的任何部位,如食管下段、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空肠以及具有异位胃黏膜的Meckel憩室,绝大多数的溃疡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即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近年来大量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多因素疾病,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类药物的应用、遗传和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环节。消化性溃疡属于典型的心身疾病范畴(生物-心理-社会),心理-社会因素对其发病也起着重要作用。乐观的情绪、规律的生活、避免过度紧张与劳累,无论在本病的发作期或缓解期都很重要[2]。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Hp)和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是已知的主要因素,溃疡发生是黏膜侵袭因素和防御因素失平衡的结果,胃酸在溃疡形成中起关键作用[3-4]。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显著降低,消化性溃疡患者复发率由根除前的67%~100%降至根除后的3%~10%[5]。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可以迅速缓解患者反酸、腹痛等相关症状,促进消化性溃疡的愈合,减少其并发症和溃疡复发[6]。本研究统计显示:2000-2005年、2006-2010年、2011-2015年11月三个时间段患者消化性溃疡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出率下降,从侧面证实了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是消化性溃疡的基本疗法,也是溃疡愈合及预防复发的有效治疗措施[7]。2000-2015年消化性溃疡仍以十二指肠溃疡多见,其次是胃溃疡、复合溃疡、多发溃疡。消化性溃疡的检出率较前下降,可能与当前国家进入2000年后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生活富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民对健康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广大群众早就诊、早发现、早治疗[8]。感染幽门螺杆菌率较前大大降低以及根治幽门螺杆菌治疗相关[9]。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及合并出血效果显著[10]。尤其是很多医院无痛胃肠镜开展后,患者行胃肠镜检查痛苦大大减少,绝大多数患者比较容易接受此项检查,行胃肠镜检查甚至体检的患者较前增多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195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胃溃疡好发于胃角、胃窦,2000-2005年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出溃疡的部位多少顺序为胃窦、胃角、幽门、胃体、胃底,2006-2010年、2011-2015年11月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出溃疡的部位多少顺序均为胃窦、胃角、胃体、胃底、幽门,部位顺序有所改变。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球部前壁及小弯侧,2000-2005年、2006-2010年、2011-2015年11月三个时间段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出部位多少顺序均为前壁、小弯、大弯、后壁、球后,没有发现变化。胃溃疡可发生癌变,而十二指肠溃疡尚未发现有癌变的报道。以往报道胃溃疡的癌变率为5%~10%[11],近年来报道在0.40%~3.20%[12],胃溃疡癌变率较前下降与近年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密切相关[13]。本组资料显示胃癌检出率2000-2005年、2006-2010年、2011-2015年11月为2.10%、2.93%、4.25%,有逐步升高的势头。1952消化性溃疡患者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资料显示胃溃疡检出部位顺序有轻微变化,胃癌的检出率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综上所述,胃溃疡好发部位为胃窦、胃角,十二指肠溃疡好发部位为球部。消化性溃疡患者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出率有下降趋势,胃癌患者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出率有升高趋势。

[1]李洪溪.引起消化性溃疡复发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9):133-134.

[2]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87-389.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幽门螺杆菌科研协作组.第三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若干问题共识报告[J].胃肠病学,2008,13(1):42-46.

[4]许国强,袁耀宗.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规范建议[J].中华消化杂志,2008,28(7):447-450.

[5]苏亚碧,缪元慧,周东,等.消化性溃疡2331例胃镜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31(3):105-108.

[6]李明.四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2):11-13.

[7]董莹,殷健.健康信念模式对消化性溃疡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7):104-105.

[8]张美.幽门螺杆菌根除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2):125-126.

[9]侯中宁.两种不同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0):119-120.

[10]李益农,陆星华.消化内镜学[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57,396.

[11]张健忠,张万岱,姚永莉,等.幽门螺旋菌研究的未来[J].中华消化杂志,2002,22(5):229-304.

[12] Ando T,Minami M,Mizuno T,et al.Long-term followup after eradic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withomeprazole,clarithro-mycin,and tinidazole(OCT regimen)in a Japanese population[J].Helicobater,2005,10(5):379-384.

[13]秦庆颖,陈柱花,秦庆颜.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130-131.

Analysis of Electronic Fiber 12 Duodenum Stomach Endoscope Microscope in 1952 Peptic ulcer Patients

/LIU Yu-jin,CAI Mei-hua,LI Ho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18):133-136

Objective: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electronic fiber 12 colonoscopy stomach endoscope period features of patients with peptic ulcer in three different periods.Method:From January 2000 to November 2015,9807 gastroscopic examinations were performed in our hospital,and 1952 peptic ulcer cases were detected,the detection rate was 19.90%.The electronic fiber 12 duodenum stomach endoscope microscope findings were then analyzed statistically according to the three periods of the examination:2000-2005,2006-2010,2011-2015 in November. Result:The detection rates of peptic ulcer under electronic fiber 12 duodenum stomach endoscope microscope during periods 2000-2005,2006-2010,2011-2015 in November,were respectively 25.12%,22.73% and 13.70% (P<0.01).The rate of gastric cancer(the rate of electronic fiber 12 duodenum stomach endoscope microscope) were2.10%,2.93%,4.25%(P>0.05).The predilection site for gastric ulcers was the gastric antrum and gastric angle,and that for duodenal ulcers was the bulb.Conclusion:The detection rates of peptic ulcer is decreasing through the years,while the detection rates of that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shows an increasing trend.

Peptic ulcer;Electronic fiber 12 duodenum stomach endoscope microscope examination

①广东省韶关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韶关512122

刘玉金

(2016-02-18)(本文编辑:程旭然)

猜你喜欢
镜检查消化性螺杆菌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是否需做肠镜检查可自测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你了解消化性溃疡吗?
胃肠镜检查
全程优质护理在门诊纤维鼻咽镜检查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Narcotrend监测下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临床效果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