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交通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研究

2016-08-26 06:44谢清霞刘喆惠李正强史婧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
珠江水运 2016年14期
关键词:公共信息海峡两岸通关

◎ 谢清霞 刘喆惠 李正强 史婧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



两岸交通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研究

◎ 谢清霞 刘喆惠 李正强 史婧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

通过分析当前两岸交通物流的发展现状和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发展情况,发现随着两岸经贸往来的深入,存在着物流和信息流对接不畅、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建议建设两岸交通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岸交通物流平台的建设构想,确定了平台定位、目标,并进行了功能和总体架构设计,平台的建设发展能够提高两岸物流效率,提升两岸物流服务水平。

两岸交通物流 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总体架构

1.引言

近年来,海峡两岸海运直航取得了积极成果,有力促进了两岸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海峡两岸海上客货运输保持增长态势,2015年完成客运量189.4万人次,货运量5450.8万吨,运送集装箱224.3万标箱。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订,两岸业务往来快速发展,两岸经贸关系日益密切,航运、物流需求也相应迅速扩大,为满足两岸日益增长的需求,势必要加强两岸航运、物流、通关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福建在两岸关系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有必要构建以福建为核心的海峡两岸通道,实现两岸合作的互利共赢。在技术上统一标准,打通信息交互渠道,开展物流信息服务和通关便利化服务,发展物流商务模式创新。两岸物流信息服务的提供,将充分整合两岸航运、物流和通关资源,提升运输和物流效率,促进信息无缝衔接。

2.两岸物流往来存在的问题及平台建设必要性

2.1两岸物流往来存在的问题

随着两岸经贸的进一步深入,两岸运输模式存在信息流、物流对接不畅等弊端,物流便捷性、综合服务水平、通关效率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不能满足两岸人员往来和商业贸易快速发展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了两岸客货运的快速发展,而且不利于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对台区位优势,因此,需要建设两岸交通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2.2两岸交通物流平台建设必要性

(1)有利于整合两岸航运物流资源,促进两岸经济一体化。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订顺应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使海峡两岸的经济合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随着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两岸航运和物流合作的深化,迫切需要两岸交通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提供信息支撑。

(2)有利于加快船舶周转和通关效率,促进两岸海运和物流便利化。随着两岸高速客滚运输航线的开通,大陆至台湾本岛海上航程缩短到两个半小时。平台的建成,将有效推动台湾农产品、鲜活产品和小型快件等“绿色通道”建设,提升两岸港口竞争力,促进两岸贸易便利化。

(3)有利于促进“三通”升级。两岸交通物流平台的建设将满足多式联运各节点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的需求,提高物流可视化程度,将有力推动运输组织的优化和衔接,逐步实现两岸全程运输和“一票到底”、“门到门”运输,构建安全高效的两岸运输服务体系。

3.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3.1平台定位

两岸交通物流平台是“特殊的”区域性平台,它既是国家层面的交通物流平台,在形式上又弱化为大陆各个地区与台湾两岸间信息交互的交通物流平台,是大陆各地区与台湾信息交互的通道。

3.2平台目标

平台以“共享、应用、服务、效益”为目标,实现一体化的监管和一站式服务。两岸交通物流平台将码头、航运企业、物流企业、监管部门、服务相关方等连接起来,作为数据交互的枢纽,实现数据资源的汇集统一,推动数据在不同主体和物流链不同环节间的交互共享。通过整合行业信息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应用和服务,满足政府监管、行业业务协同和公共信息服务的需求,促进两岸“商流、物流、信息流”的一体化。

3.3平台功能设计

两岸交通物流平台的用户主要包括船公司、货代、船代、货主等港航企业用户,港口管理部门、海事、海关、检验检疫等主管部门,金融、保险等服务相关方。根据用户对象特性进行平台功能设计,具体如下:

(1)数据交换与共享。数据交换与共享包括两岸船舶申报信息共享、旅客通关信息共享和危险货物作业信息共享。船舶申报信息共享指企业向离港地相关监管部门报送的信息共享给进港地的相关监管部门,有助于加强两岸双方对于直航船舶的监管。旅客通关信息共享不仅能提高两岸进出境人员数据统计的准确度,也能为两岸港口作业计划制定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且有助于加强双方的行政执法互动,提升港口服务水平。

(2)单证电子化与交换。实行两岸间报关单及随附单证如舱单、原产地证等的电子化,取代目前两岸间企业依靠电话、传真、邮件等传统业务沟通方式,减少数据重复录入、数据传递速度慢等问题,实现两岸企业间报关报检业务协作自动化,实现单据交换自动化,加快贸易与通关的速度。

(3)多式联运信息服务。多式联运信息服务主要是全方位采集港口、公路、铁路物流信息,通过优化和对接码头、物流企业、铁路和公路核心企业信息系统,解决跨部门的信息互动、共享与协调,实现不同运输方式间的信息自动流转和协同作业,促进两岸多式联运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合作,提高物流效率。

(4)全程可视化物流跟踪。全程可视化物流跟踪通过整合港区码头内信息资源,并依托船舶位置监控服务,实现货物运输过程的全场可视化跟踪,让用户随时随地了解货物的状态。

(5)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指通过平台搭建金马澎地区与大陆间的客票在线销售系统,实现两岸间客票订购的电子化;同时可借助本平台达成两岸物流业者的合作,依托本平台实现台湾商品在大陆地区的快速流通、上架销售等目的,进一步促进两岸贸易往来。

(6)辅助决策。辅助决策是针对两岸生产动态数据资源,通过数据统计分析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和宏观辅助决策,进一步促进两岸物流服务水平提升。

3.4平台架构设计

两岸交通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包括信息采集层、基础环境层、数据资源及支撑层、应用层、展示层六个部分,及信息化标准规范和信息安全保障两大体系。

感知层是整体平台架构的基础,主要有AIS、GPS和CCTV视频监控等感知手段和资源构成,构建“船-车-港-货”等主体的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的实时采集,并通过通信网络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

基础环境层包括硬件设施、操作系统、通信网络和应用软件等基础设施。

图1 两岸交通物流平台总体架构图

数据资源和支撑层主要是建设两岸交通物流数据中心,由两岸交通物流数据资源池、数据服务平台和外部系统接口三部分构成。具体而言,通过深入分析两岸交通物流参与主体间的数据共享需求,建设船舶、车辆、货物、港航企业、港口基础设施和港口空间地理等港航基础数据库;建设两岸交通物流数据交换平台,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共用机制,使得各参与主体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取所需数据资源;通过外部系统接口实现平台与相关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共同构成信息采集与上层应用间的支撑桥梁。

应用层主要包括数据交换服务和公共信息服务两块内容。数据交换服务包括船舶申报信息共享、旅客通关信息共享、危险货物作业信息共享和单证电子化与交换四大交换共享模块。公共信息服务包括多式联运信息服务、全程可视化物流跟着、电子商务和辅助决策四大服务模块。

展示层即用户访问平台的途径,包括网站、手机等移动终端和港区码头的信息发布大屏等,积极探索在新媒体、移动终端的应用,扩展服务功能的服务方式和途径,提高平台建设的应用成效。

[1]董鹏,靳庆华,汪雁飞.“大三通”背景下两岸物流业的走向[J].湖南包装,2014(3).

[2]杨月锋.以福建为核心构建海峡两岸物流通道策略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13,10.

[3]杨林.海峡两岸物流业合作发展前景探析[J].海峡科学,2013(3).

猜你喜欢
公共信息海峡两岸通关
开七窍的混沌大帝又活了:修辞通关①
通关英雄榜
新时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海峡两岸
通关游戏
舟山江海联运公共信息平台与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交通运输公共信息服务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