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社会组织诚信体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以杭州市下城区为例

2016-08-31 02:48杭州市下城区民政局课题组
中国民政 2016年1期
关键词:社工城区诚信

杭州市下城区民政局课题组

新常态下社会组织诚信体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以杭州市下城区为例

杭州市下城区民政局课题组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社会组织发展势头迅猛,但同时社会信用危机也日趋显著。社会组织作为介于政府与企业、个人之间的“第三部门”,发挥重要的纽带和桥梁作用。社会组织的诚信建设是社会诚信建设的重要环节,目前已是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2014年,国务院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提出要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同年,《浙江省失信黑名单制度建设工作方案》出台,积极推进失信黑名单制度的建设工作。杭州市在2002年市第九次党代会时便提出建设“信用杭州”;2011年公布了《杭州市“十二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4年,杭州市又召开了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会议。

杭州下城区始终瞄准示范领先目标,紧密结合本区实际,积极探索社会组织诚信体系建设方法和路子,大力扶持和培育社会组织发展,为诚信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在社会组织诚信体系建设上走在省、市的前列。

一、基本做法与成效

(一)将诚信建设纳入社会组织发展规划

在加强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建设的新形势下,下城区委、区政府五年前就提出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依法自治、社会协同、组织自律、公众监督”的社会组织管理格局。在全区努力形成“培育环境优越、社会组织发展健康、品牌影响持久、社会化运作高效、各类人群均得到关怀”的社会组织诚信体系,力争用三年时间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创新发展制度和机制,特别强调要培育一批社会公信力高、综合能力强、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社会组织。

在实践中,坚持从构建具有下城区特色信用体系的高度,持续发力重视社会组织诚信建设。完善动态监督机制。除加强对社会组织“准入”监督和年检外,还加强社会组织过程监管,对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及资金,实行契约化管理、分期支付、内外部评估。建立健全黑名单和退出机制。对活动不正常、运作能力弱和社会认可度低的社会组织引导其合并或注销;对不履行承诺和组织不健全、管理混乱的实行当面约谈、书面警告、媒体曝光以及注销,建立黑名单。构建公正公开透明的社会监督机制。建立由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媒体、行业组织、普通市民等多方参与的专业化社会化评审和监督队伍。健全政府购买招标、公示制度搭建信息平台,开展社会组织信息披露等。近三年来,区组织的每年高达千万公益创投项目活动,吸引了众多社会组织参与,都实行了申报公开化、信息透明化、评审方式多样化、绩效考评标准化,有力加快了社会组织诚信体系建设步伐。

(二)首创“66810为民服务系统”网络化信息平台

2007年,下城区首创“66810”为民服务工作法;2009年,“66810”导入目标管理与绩效追踪理念,完善“前台受理、后台追踪、全程服务、全员考评”的绩效追踪系统,明确了考核标准,使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到了100%;2012年,“66810为民服务系统”基于“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城市”的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66810”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建成多元化的数字综合平台,实现了对居民需求的实时收集、对民情信息的即时查询、对社区事务的及时处理以及对突发事件的统一调度,成为一个“第三方”服务平台,大大提高了诚信管理效率,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可。

为了促进社会组织自律自重自警自励和互学互鉴互勉互励,共同打造社会组织诚信天空,下城区坚持以健全社会组织信用记录、建设信息公示平台为基础,以守信激励和失信约束为惩戒,在社会组织诚信实践中开展信用培训,培养诚信意识,制作诚信报告,建立诚信数据库,明确奖惩制度。特别是在落实社会组织信用记录制度上,将逐个社会组织的基本情况、组织结构、主要人员、重大活动、章程宗旨、业务范围、年检结果、专项治理等统一及时准确记入信息档案,推动信息信用互联互通。全区社会组织逐步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自律和诚信机制。

(三)大力推广社会组织公益服务品牌

作为省社会组织示范点,下城区积极探索社会组织发展模式,推广了一大批社会服务品牌。截至目前,全区共有社会组织2181家,其中,民非274家,社团146家,基金会2家,备案社区社会组织1759家。

下城区率先推行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制度,建立了“政府购买、合同管理、服务量化、绩效追踪、评估考核”的新模式,大力推广了诚信服务理念。政府职能放权民间,让社会组织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不断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模式以及优惠的服务政策,为培育综合能力强、公信度高、品牌影响力大的社会组织奠定了基础。其中公羊会、萤火虫、好帮手、夕漾红等多个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的做法得到大力推广,树立了良好的诚信品牌效应。公羊会应急救援大队注册于2003年,2013年又成立了杭州市公羊会公益基金会。多年来,公羊会积极参加省内外各种抗震救援和公益善举活动,不断扩大了社会影响。下城区大力推广像公羊会这样的社区服务品牌,改善了群众对社会组织的看法,提升了诚信服务的公信力。

(四)积极倡导社会组织内部管理制度化

在社会组织建设上,下城区注重倡导内部管理制度化,完善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制度,建立以章程为核心的财务、人事、资产等内部管理制度。如,“武林好帮手”公益服务社成立一年以来,内部就已形成了一定的制度体系。作为一家土生土长的草根型社会组织,始终秉承“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能够精准地把握本社区内居民的需求方向,提供更为实际的服务;为提升整体的服务素质和质量,其内部成员、社工经常需要接受专业培训。制定积分考核制度,规范组织运行管理。社工及服务人员通过诚信服务换取积分,按积分的多少进行考核。通过积分兑换,以表示对诚信服务的社工、志愿者的奖励,激发其服务热情;采用无偿与低偿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开展公益,确确实实地惠及了社区居民。积分考核的制度化,使得内部管理井井有条,服务质量大大提升,群众信任度提高。内部管理制度化的倡导营造了公益服务诚信为先的良好氛围,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组织诚信建设。

二、基本模式

在社会组织诚信建设上,下城区敢为人先、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下城模式”,提出了五大工程和“12345”信用体系创建思路(参见图示)。

“12345”即“一网两库三平台”“四大制度”“五化策略”。与惠州模式相比,在平台建设上,下城模式增建了专家库,提供专家咨询、专业培训等网上服务,为社会组织诚信建设给予人才扶持;“征信平台”在集合惠州模式中“数据归集”和“信息应用”两大平台功能的同时,又新创“微信推送”和“创新研究”两个平台,不仅能加快信息共享速度,还能不断完善社会组织诚信体系。在制度建设上,下城模式在建设“组织保障、制度建设、联合惩戒、平台建设和信息应用”五大内容的基础上,强调了社工职业化、积分考核、内生精准和持续帮扶“四位一体”,制度建设更加体系化。提出“五化策略”,即监督体系化、需求导向化、服务精准化、组织品牌化和志愿专业化,对社会组织的诚信体系建设明确了一整套具体措施。

(一)打造“一网两库三平台”

建立“一网两库三平台”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成立下城区(乃至全市以及全省)网络信用中心。“一网”指社会信息功能网。统筹管理信用信息数据,将五大工程内容落实到网上,实现“一网覆盖全信息”。将社会信息功能网作为全区社会信用建设的常设信用管理网站,对外提供信用采集、文件发布、技术培训、评价咨询、信用应用、信用管理等服务;对成立的社会组织按类型分类分块,统一收录到社会信息功能网,以满足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的使用需要,实现各部门信用信息的互联共享。

社会组织诚信体系构建模式

“两库”指专家资源库和项目资源库。前者包括高职称专家及专业培训网络课程,后者包括技术、用户和服务项目。集聚专家优势进行专业指导,采集项目信息拓展项目活动,通过网络实现沟通共享,便于社会组织接受专业指导和查询项目活动记录,争取政策扶持、基金扶持、税收优惠政策等。

“三平台”指下城社会组织咨询征信平台、微信推送平台和研究创新平台。利用征信平台公示社会组织信用情况,以便政府对社会组织评级和个人及企业对社会组织信息查询;利用微信平台推送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及项目信息,提高信息传播速度和通知效率;利用研究创新平台探索社会组织诚信体系建设思路,探讨社会诚信建设的方案举措,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发表相关研究论文,完善社会组织诚信体系。将“两库三平台”通过“一网”纽带联系,让社会组织之间联系更加紧密。(二)建立“四大制度”保障

社工职业化制度:强调社工是一种专门的职业领域,应获得专业化发展。社会职业化制度包括社工职业标准、社工利益保障、社工属地化管理、社工专业素质培训、社工工作考核等。积分考核制度:包括诚信考核机制、信用奖惩机制以及社工与社会组织积分考核标准、社会组织评级标准等,根据标准淘汰或提升社工、判定社会组织诚信等级。内生精准制度:注重培育本区域的自生社会组织,激发社会组织内生动力,由本属地社工或社会组织向本地群众提供精准服务。持续帮扶制度:强调采用无偿与低偿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社会服务项目的可持续。同时,完善社会组织保障机制、信用信息管理机制、网络平台管理机制,制定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文件,确保各社会组织在运行上规范有序,在操作上有章可循,实现社会“查信用、用信用、信信用”的良好习惯,推进社会组织诚信体系建设。

(三)践行“五化策略”

监督体系化:侧重政府的行政主导作用,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由政府监督管理;需求导向化:注重社会群众的实际需求,社会需求是社会组织开展项目活动的基本导向;服务精准化:强调社会组织的服务质量,做到精细化、个性化;组织品牌化:注重社会组织不在量多,而在质精,政府应着重培养呼声高、名气大、形象好的社会组织,让这些社会组织起示范带头作用;志愿专业化:指志愿服务走向专业化,社会组织应设立统一的志愿者管理机构和社会评价机制,对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专业素养,通过社会评价机制筛选志愿者。

三、启示

(一)现实性意义

社会组织或是社会组织开展的项目如果没有诚信保障,则其可持续性令人堪忧。目前,下城区社会组织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有的组织公益服务不够,很少参加公益活动,或民办企业公益性要求与营利性功利共存;有的组织内部自律不强、章程制度执行不好、财务帐目公开不够;有的组织戴政府帽子、坐协会轿子、收企业票子。究其原因,既有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转型期,及社会组织发展处在初级阶段等历史原因,又有政社不分、监管力量有限等客观原因。“郭美美事件”等丑闻又严重影响了社会组织的公信力。缺乏诚信保障,将导致社会组织项目实施难,社会组织成员热情度降低,工作敷衍了事以及重登记轻管理、重年检轻评估等现象。

从下城区重视社会组织诚信建设的实践来看,诚信保障是保证社会组织长远发展的基本因子,是促进社会组织管理的有效手段,是建立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内在要求,对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前瞻性意义

诚信建设并非一蹴而就,也不能等到社会出现严重的信用危机时才意识到其重要性,社会组织诚信建设必须走在前面。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对诚信建设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面对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后业务主管单位取消、登记门槛降低、社会组织大幅增加的新情况,下城区先人一步考虑社会诚信问题,成立区级层面的“三社联动”领导小组,明确把社会组织诚信列入议事范围,落实政府部门职责分工,有效发挥政府职能。

为社会组织诚信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参与社区治理创新的实施办法》,从增强协同参与、规范运行体系、扶持培育发展、人才队伍支撑以及强化协调推进五个方面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努力建设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制定社会组织评先选优的暂行办法,把诚信列入重要条件,起到激励先进、树立典型的作用。在行业协会商会等四大类社会组织实行直接登记的新形势下,要实现社会组织“放得开、管得住”必须提前思考,谋划在先,努力在认识自觉和工作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出成效。

(三)示范性意义

一个良好的社会组织诚信体系模式,能够有效带动城市诚信建设,对其他领域信用建设具有示范作用。下城区始终贯彻创新理念,积极探索。2015年,政府在实施社会组织购买服务项目中,进一步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引进境外专业社工机构,强化转型项目的督导,推出为民服务的微信公众号,在绩效跟踪中建立政府、专家、媒体、社会组织、民众等多方参与的评估,注重民生导向和绩效导向。连续多年开展公益创投活动,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区街全覆盖,已登记的四百多家社会组织多数运作规范、管理有序、活动经常,千余家备案的社会组织大多活跃在基层。目前全区正在探索构建“社区基金会+专业社会组织+诚信建设”的服务模式。实践证明,尽管社会组织诚信的任务非常繁重,但只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就能建设具有本地特色的诚信体系。

社会组织诚信体系的完善是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的重要保障。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社会组织要做到脚踏实地,坚守诚信,通过社会信用连结政府信用与个人信用。下城区在社会组织诚信建设上勇立潮头,成效明显。在不久的将来,下城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为省、市社会组织诚信体系建设起到示范领先作用。

猜你喜欢
社工城区诚信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青春社工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福田要建健康城区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对淮安市城区河道生态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