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滨州市沾化区:“五个到位”完美收官

2016-08-31 02:43马洪磊
中国民政 2016年1期
关键词:优抚对象滨州市敬老院

马洪磊 王 康

04滨州市沾化区:“五个到位”完美收官

马洪磊 王 康

2015年,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民政局按照“锁定一个目标,搭建两个载体,突出三个重点,提供四个保障,打造五型机关,实现六个提升”的“123456”总体思路,业务不断拓展,事业不断进步,具体表现为“五个到位”。

一、民政政策文件出台到位。以区委、区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等17个文件,以区局名义出台《关于推进“四社联动”创新社区治理和服务的实施意见》等12个文件,政策制度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能力得到显著增强,社会建设中骨干作用发挥更加明显。

二、民政政策资金落实到位。一是落实社会救助标准提补,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470元、285元,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提高到310元、182元;农村五保集中、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5700元、3700元,社会救助“保障网”越织越牢。二是落实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优抚对象资助与医疗救助政策,医疗报销比例达到70%,并开通报销“一站式”结算,基本民生“安全网”编密织牢。三是建立特困家庭救助基金,初始规模达到500万元,财政投入300万元,企业、慈善及社会捐赠200万元,特困群体“爱心网”越织越宽。四是落实临时救助资金,区财政按照人均不低于0.5元的标准列入临时救助财政预算36万元,民生保障“兜底网”越织越密。五是提高优抚对象抚恤标准,定期抚恤金标准提高15%,农村“三属”定期抚恤金标准提高30%,分别发放优待资金、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补助资金468万元、418.7万元,重点优抚对象生活保障更加有效。六是落实惠民殡葬政策,城乡低保、五保、优抚对象补贴标准为800元,普通居民补贴标准为500元,实现了惠民殡葬全覆盖。

三、民政工作创新发展到位。一是“1+3+3”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模式初步建成,市、区领导对此作出重要批示,并给予充分肯定。二是创新推广敬老院“以园养院”“5711”“1168”管理新模式,敬老院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三是流浪乞讨及未成年人保护实现属地管理,“三位一体”救助网络建成,全市现场会在沾化区召开。四是加强基层民主管理,推进村(居)民自治,村务(社区事务)“诸葛亮会”制度在全市推广。五是低保、优抚、流浪乞讨救助、救灾救济、倒房重建档案做到一人一档、一户一档,实现了管理精准化、标准化、规范化。六是积极推进救灾精细化管理,在全省率先出台《滨州市沾化区自然灾害救助精细化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民政部内参及报纸杂志、省厅简报进行了刊登推广。七是成功创建19个特色服务品牌,创建经验被评为滨州市党办系统第二届“工作创新奖”,在公共事业管理单位序列负面测评中连续两年不满意度最低。八是在全市创新开展标兵家乡媒体进军营宣传活动,赴多地分别采访荣立一、二、三等功的现役军人及家庭,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社会反响强烈。九是健全村(居)慈善互助基金网络,全区村(居)慈善互助基金达到310.5万元,慈善平台更加广阔,救助形式更加丰富。2015年12月11日,副市长万永格对该项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充分肯定这一做法。

四、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到位。一是投资7000余万元建成民政综合服务中心、烈士陵园、殡仪馆改扩建任务,烈士陵园被命名为“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民政之基”更加夯实。二是投资1.2亿元完成全区11处乡镇(街道)敬老院新建及改扩建任务,五保对象居住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三是投资1.28亿元建成养老机构5处,日间照料中心7处,农村幸福院50处,养老床位3395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达到46张,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养老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四是投资108万元对11处乡镇(街道)敬老院公共卫生间进行改造,五保老人彻底告别“旱厕时代”。

五、民政经验总结宣传到位。一是信息宣传实现新突破,2015年共发表信息报道320篇,其中国家级28篇,民政正面宣传“好声音”更加嘹亮。二是历时三年完成了《民政志》《地名志》的编纂及出版工作,对了解民政工作发展轨迹和民政综合改革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三是完成沾化民政之歌《大爱民政人》、慈善之歌《爱的接力棒》两首原创歌曲创作,民政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水平。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民政局)

猜你喜欢
优抚对象滨州市敬老院
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的滨州市水污染防治问题研究
滨州市滨城区第八中学校园记者站成立
敬老院老人遭虐待:乡镇敬老院出路何在
敬老院的微笑
爱心送到敬老院
滨州市蒲园木本观赏植物资源及配置分析
浙江省平湖市:创新举措 提升优抚对象幸福感
滨州市一道中考题的探研
火场救人
丰富亲情民政内涵做响亲情民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