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学专家眼中的怒江国家公园

2016-09-02 19:52王艳玲
中国周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怒江自然保护区云南省

王艳玲

叶文,怒江大峡谷国家公园《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咨询会专家,也是在国内最早开展国家公园规划的专家。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学院院长、云南省保护地生态文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云南省优秀教师。主要从事旅游和地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早在1996年,云南省政府就开始了国家公园建设的新型保护区模式的探索、研究和实验;1998年云南省政府和大自然保护协会The Nature Conservancy (TNC)首次提出了在滇西北建设《大河流域国家公园》的概念;2007年时任贡山县旅游局局长的兰慧明先生提出怒江大峡谷公园的概念;2008年6月,国家林业局将云南省列为国家公园建设试点省,提出以具备条件的自然保护区为依托,开展国家公园建设试点工作,云南省正式启动了国家公园建设试点工作;2014年怒江国家公园开展申报工作;2015年1月,云南省被列为全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省区之一。

2016年1月25日,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在政协云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界别联组会上称,云南将停止一切怒江小水电开发,推动怒江大峡谷申报国家公园,使之成为旅游天堂。而在2015年12月6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在泸水县召开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脱贫攻坚工作汇报会上,李纪恒也有过类似表态,但用词较此次的表态缓和。

2016年2月,云南省决定设立怒江大峡谷和独龙江两个国家公园。4月21日,云南省国家公园管理办公室在昆明组织召开了独龙江、怒江大峡谷国家公园设立评审会,两个国家公园顺利通过云南省国家公园专家委员会审查;5月16日,云南省政府发布了关于建立独龙江国家公园和怒江大峡谷国家公园的批复,表示原则同意建立独龙江国家公园、怒江大峡谷国家公园;就此怒江大峡谷国家公园进入公众视野。

《中国周刊》就怒江大峡谷国家公园建立的一系列问题采访了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学院院长叶文。

《中国周刊》:现在我国还没有国家公园的体系,在我国最早提出国家公园概念的是谁?

叶文: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从美国回来的学者最早提出国家公园的概念。

1982年,国家建设部提出国家风景名胜区的概念,国家风景名胜区的英文名字叫National Park of China。

1998年云南省政府和大自然保护协会The Nature Conservancy (TNC)在共同编制的《滇西北保护与发展行动计划》的过程中,力求寻找因地制宜的保护策略并付诸实施,把自然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保护生物多样性及文化多元性,并促进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并首次提出了在滇西北建设《大河流域国家公园》的概念。

史宗恺,原迪庆藏族自治州委副书记(挂职),现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于2004年提出在迪庆州进行国家公园建设探索的设想,同年受迪庆州政府的委托,我带领团队开始在普达措探索性的进行国家公园规划设计。07年普达措国家公园挂牌成立,08年国家林业局同意云南省作国家公园试点省。普达措国家公园是我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

《中国周刊》:在国内看到的普达措国家公园、黑龙江汤旺河国家公园等与黄山自然保护区、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等并无区分,国家公园与国家自然保护区有什么本质区别?

叶文:国家公园与国家自然保护区概念与内涵是完全不同的。

国家公园,是指国家为了保护一个或多个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生态旅游、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提供场所而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区域。

自然保护区,是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国家公园与国家自然保护区是两个源流的问题。

国家公园的概念提出是美国,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概念提出是前苏联。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定义,自然保护区是严格保护类型;国家公园是平衡保护与利用的一种保护地类型,一般开发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5%。

汤旺河国家公园的提出和建设,是部门利益之争的产物。正是由于部门利益的争斗,才引起了国家高层的关注。

《中国周刊》:最早提出怒江大峡谷国家公园概念的是谁?是在什么时间提出的?为什么提议怒江大峡谷国家公园而不是怒江自然保护区?

叶文:据我所知,怒江国家公园最早是由时任贡山县旅游局局长的兰慧明先生于2007年提出的。

2008年国家林业厅批复同意云南省为国家公园建设试点省,以具备条件的自然保护区为依托,开展国家公园建设工作。怒江大峡谷国家公园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启动的。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北段属于怒江州,南段属于保山市。怒江大峡谷国家公园主要依托位于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片区(北段)而建,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大概占怒江大峡谷公园总面积的93%。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珍稀动植物为目的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为保护高黎贡山地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做出了贡献。

《中国周刊》:怒江一直是个热门话题,从2003年批示修建水电站开始到现在修建怒江大峡谷公园,怒江大峡谷公园的修建和怒江水电站的开发有矛盾吗?水电站会不会影响到国家公园的保护?

叶文:矛盾是有的。怒江最早提出两库十三级,后来又提出一库八级、一库四级。云南省委书记承诺不做水电开发,想把怒江打造成科罗拉多似的国家公园,用于支撑旅游的发展,由于各部门之间所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一样,部门之间也一直在各种价值取向上博弈。从目前的怒江大峡谷公园规划来看,怒江水电站的开发对怒江大峡谷公园的影响是不大的,怒江大峡谷公园多挂在半山腰以上。

怒江建水电站还有很多问题:

1.怒江是一条国际河流,建水电站对下游肯定是有影响的;

2.怒江大峡谷一带新构造运动活动频繁,边坡稳定性差,电站的安全性是一个需重点考虑的问题,三峡大坝的建设就诱发形成许多新的滑坡体;

3.怒江流域分布的物种十分丰富,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并且怒江特有物种也非常多。水电的开发必然会对当地生态环境及生物造成重大影响,特别是对鱼类的影响。据专家研究,怒江鱼类经过长期演化,已经适应了怒江生态环境,而水电站的开发将极大改变怒江的水文条件,特别是对濒危鱼类、特有鱼类、土著鱼类、洄游鱼类、经济鱼类的影响,尤其是对濒危鱼类角鱼、缺须盆唇鱼、长丝黑鮡、裸腹叶须鱼的影响。

《中国周刊》:怒江大峡谷公园的开发对怒江原住民有什么影响?

叶文:有影响。用我们的价值取向来要求原住民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处于城市生活的我们已经习惯快捷便利的城市生活,而处于未开发地区的原住民,他们更习惯于靠天、靠山、靠水。一直以来都是我们要求改变原住民的生活状态,而改变后的生活是他们所想要的吗?不得而知。

《中国周刊》:怒江大峡谷公园的开发建设会对当地的环境会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吗?

叶文:怒江大峡谷公园现在还在规划中,这要看以后的后续发展,建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公园。

欧洲理解的国家公园更像是森林游憩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对国家公园的开发强度较低,怒江大峡谷公园会不会对当地的环境起到保护作用,关键要看建什么样的国家公园。

全球对国家公园的认知:1.资源禀赋最高的自然区域;2.保护与利用关系处理的最好保护地类型;3.主要的旅游目的地;4.全球最著名的旅游品牌。

《中国周刊》:您是最早开展国内国家公园规划的专家,您怎么看待怒江大峡谷公园的开发?

叶文:我并不主张在怒江建国家公园。怒江90%以上已经是自然保护区,生态多样性非常丰富同时也非常脆弱,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好。

猜你喜欢
怒江自然保护区云南省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子空的诗
民间方言的弦外之音
童眼看兵器
幸运
云南青年齐相聚 点亮青春大盛会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怒江水电搁浅十年将“复活”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