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吴钩看了

2016-09-02 20:35徐迅
中国周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阑干宝剑辛弃疾

徐迅

读唐诗宋词,我们自然不难发现,从唐代郭震:“铸得宝剑名龙泉……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飘沦古狱边。”(《古剑篇》),李白:“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再到宋朝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唐宋两代的诗人们不仅仅会吟诗填词,还一个个的喜欢舞刀弄剑,快意恩仇。如果说,唐宋诗词创作蔚然大观,是两代诗人集体才华大爆发,由此形成了唐宋两朝的文学高峰,那么,无论是埋在牢狱废墟下的龙泉宝剑,还是自春秋而来的那一把名叫“吴钩”的弯刀,他们手持或佩戴利剑钢刀,差不多也是他们一种身份的表现。那时候,刀剑不仅仅是他们抒怀遣兴,直发胸臆的对象,也是他们励志报国的一种精神象征。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是杜甫在塞外边关见到戍边的将士时,流露的一种喜悦;“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是李贺在南园时的一种心情,也是他渴望驰骋疆场,励志报国的一种寄怀;“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是李白对侠客生活的一种真实而唯美的发现;“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峰”是康有为面对混乱世局的无奈与感慨……在那冷兵器的时代,中国的诗人们从唐宋一路走来,一直走到清朝,一把把“吴钩”在使诗人们成就操守端正,行为侠义的英雄的同时,也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一个符号、一个人生的情结。面对吴钩,他们心潮澎湃,情不能平。或请缨有路或壮志难酬,他们都蕴藏着自己一颗炽热的君子之心,张扬着一种天荒地老的家国情怀。

这种家国情怀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

然而,人生往往不能如愿,甚至不给有些人以如愿的机会。李贺虽有“男儿何不带吴钩”的勇气,但怀抱一腔热血,他的现实处境却是一派悲凉——史料记载,他18 岁时就大有诗名,以至当时的名公巨卿如韩愈、皇甫湜对他都另眼相看。如果一切顺利,他本可以及早登科及第以振家风。但“年未弱冠”即遭父丧,完三年丧期,直到元和五年(810)的初冬,他才在韩愈的帮助下参加府试。21 岁的他府试中不负众望。可在准备年底赴长安考进士时,有人以他父名晋肃的“晋与“进”犯名讳,使他只得离开了试院……考试求取功名无望,加上妻子病逝……人生种种残酷无情的打击,使他终于病倒了。元和八年(813)春,休养了一段时间后,他不甘沉沦,又开始举足南游,希望到南楚或吴越一展才华。然而一番南游,他除了徒增“九州人事皆如此”的慨叹,却是一无所获……诗人郭震尚始信宝剑“犹能夜夜气冲天”,而他屡屡报国无门。怀着无从“收取关山五十州”的遗憾,他20 几岁就落寞惆怅地离开了人世。

辛弃疾的境遇是另外一种巨大的悲哀。他生不逢时的宋朝,长江以北的大好河山已沦陷于敌。南渡之后,他本可以在抗金斗争中施展自己的军事才华,驱逐敌人,统一河山。可到南宋,他这位曾统率千军万马的军人却被迫解甲归隐了——“水随天去秋无际”的日子,“落日楼头,断鸿声里”……从他的词中,我们可以看到,解下佩刀的英雄已无用武之地,只能如“江南游子”的可怜书生……难怪,他要把栏干拍遍!

倚拍栏干,早就是宋代诗人们的一个著名动作。曾几何时,周邦彦“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一落索》),李清照“倚遍栏干……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点绛唇》),柳永“争知我,倚阑干处,正凭凝愁。”(《八声甘州》),胡世将“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酹江月》),赵以夫“凭阑处,正空流皓月,光满寒潭”(沁园春)——据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怀想世事,不是凭栏独立,吁唏不已;就是手拍栏干,仰天长啸。他说:“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干拍。”……宋朝诗人仿佛早已习惯胸中一有抑郁苦闷之气,便借拍打栏干发泄。辛弃疾也只能这样了,他虽有恢复中原的抱负,但在南宋统治集团已没有了知音,他形单影只,愁肠百结。这样一个有雄心壮志却无处施展的诗人,除了这种“无人会”的急切悲愤,还能有什么?!

说起来很有意思——记得远在少年时,我读辛弃疾的这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莫名其妙地就把词中的“吴钩”误作了是一弯秋月:面前满地麦茬,秋风瑟瑟,秋夜如磐,那如鎌刀一样的月亮泛着寒冷的白光,照得少年的心里一阵阵发冷。摘月亮是我们那个时候少年常有的幻想,但那时,任凭少年怎样地踮起脚尖,却永远也摘不下来那柄吴钩……“吴钩”下,那位少年只得兀自发出一阵深深的叹息——现在,我知晓了“吴钩”的锋利与迟缓——但把那吴钩看了,吴钩在月光下发出一道亮光,作惊涛拍岸之声。

猜你喜欢
阑干宝剑辛弃疾
玩具宝剑
中秋
辛弃疾的抗金岁月
清平乐·阿美歌舞
思远
刻舟求剑
辛弃疾作词限酒
文武双全的辛弃疾
辛弃疾:做不成英雄,只好当词人
罗江怨 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