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宋泉崇宁重宝背“弍”的几点意见

2016-09-03 09:12□郭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 2016年12期
关键词:大钱大观收藏者

□郭 磊 刘 阳

关于宋泉崇宁重宝背“弍”的几点意见

□郭 磊 刘 阳

一、四枚崇宁重宝背“弍”之比较

北宋崇宁重宝背“弍”是近十年发现的珍贵泉种,华光普的 《中国古钱大集》将其列入二级,标明“珍品”。10年来在几次大型拍卖会上表现不俗,成交价远远高于谱中定价,深受泉界瞩目。最近郑州古玩市场上出现四枚,笔者有幸得两枚,并与另两枚做详细比较,实乃大幸事,记其大略如下:此四枚泉从正面看与寻常崇宁重宝折十大钱无异,隶书文字,宽缘厚壁,唯背面有一“弍”字,它是区别于普通版别的关键所在。

苏州郭磊所藏崇宁重宝

郑州胡晓旭所藏崇宁重宝

郑州私人所藏崇宁重宝

荥阳刘阳所藏崇宁重宝

崇宁钱素以版式复杂、种类繁多著称,这个特点在这四枚泉中表现十分突出:甲枚(图一、图二)为苏州郭磊所得,宽缘,“宁”字末笔上勾,与其他三枚的平缓斜下大有不同。乙枚(图三、图四)为郑州胡晓旭收藏,“崇”字“山”头外撇,这个特征在普通崇宁钱中也是稀罕的品种。丙枚(图五、图六)为郑州私人收藏,丁枚(图七、图八)为荥阳刘阳收藏,大体可作为一类,但“宁”字末一笔亦有细微差别。四枚钱皆生坑绿锈,间现红斑,一坑所出。唯丙枚略熟,正面字口露铜。乙枚面文最有特点,遍体罩黑红锈,面郭左侧有一个漏铸点,是其美中不足之处。丁枚遍体浅绿锈,色泽艳美,但字体较浅而模糊。甲枚红绿锈相间,“崇”字头上有一裂纹,透过上郭。四泉各有佳处,亦各有不足。

二、崇宁重宝的版别浅述

崇宁重宝是中国古代泉币中的著名品种,铸于宋徽宗崇宁年间 (公元1102—1106年),面文隶书,古朴方正,传为蔡京所书。此泉铸量巨大,至今仍是北宋泉中最为常见的品种之一。铸工极精美,尤以折十大钱严谨庄重,法度固定,极受收藏者的欢迎,与王莽货布并称为中国“泉法二圣”,是古泉币中闻名遐迩的大名誉品。

崇宁重宝材质目前所见的有铜、铁、银、铅四种,铜质最多,铁次之,铅甚稀见,银币则罕有人能一睹真容。版别在三百种以上,是北宋钱币版别最复杂的:除少量小平外,绝大多数都是折十光背大钱。有背纹者目前所见有星、月、雨丝等多种,也都不是绝难见到。背后有文字者目前所知只有“十”和“弍”两种,背“十”是传统名贵品种,旧《泉谱》与1992年版《华谱》(四川大学出版社)都将之列入“珍品”行列,且特别注明传世真品只有两枚,标价5000元。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各地大规模的拆迁与建设,此泉成批量地出土,至今日反而不甚难得——2004年 《华谱》(湖南人民出版社)将此泉的品级由二级降至五级,价格也调至1500元。背“弍”在20年之前尚不为人所知,清末以来各类泉谱以及相关资料均无涉及,1992年 《华谱》亦未收载,即使以收罗宋钱最为宏富,被业内公推最为完备的善本——阎福善的《北宋铜钱》(中华书局,2008年版)亦是阙如。由此可知,至少迟至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即使一流的收藏者和专业研究者对此泉也仍一无所知。此泉在2000年出版的《华谱》中始有记载,标为二级,标价3000元,至2004年版《华谱》级别不动,价格调到9000元(图九)。2008年嘉德拍卖中,一枚生坑美品以港币2.5万元成交,此泉才为大多数收藏者所关注,跻身于北宋铜钱大珍行列,与“九叠皇宋”和“靖康通宝”齐名,成为泉界梦寐以求的热点泉品——此泉近些年来有零星出土,且大多是在中原地区,但若想要一窥真容,多半仍需缘分。

图九 《华谱》2004年版收录的崇宁重宝拓片

二、试析崇宁重宝背“弍”的背文含义

关于崇宁重宝背文“弍”的含义,界内主要有三种说法:

一是纪年说。即此泉为宋徽宗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所铸。如果这种说法属实,则应该会有标记其他年份的泉品出现。但截至目前,存于世的崇宁重宝背部文字只有“弍”和“十”两种——“十”绝不可能是纪年,因为崇宁年号首尾只有五年时间。但也不能以此认定纪年的说法是完全没有道理的,现存的南宋钱币确实普遍存在背文纪年的现象,崇宁钱虽属北宋,却与仁宗以来近百年通行的用钱制度明显不符,而是显示出更多的与南宋钱相通的特点。

二是纪值说。这是目前的主流意见。由于崇宁重宝背“十”是毫无疑问的纪值钱,故而推定崇宁重宝背“弍”也是一种纪值钱——即折二钱。此说亦存在问题:崇宁背“十”的存在推翻了早期研究者以为崇宁大钱是折五钱的推论——至少崇宁大钱在铸造时是作为折十钱设计的——虽然它的个头比稍后一些的大观折十小很多。崇宁背“弍”的大小与背“十”和光背完全一样——在前后不过五年的时间内,有可能出现两种外观、大小、重量、规格等特征都完全一致,而在实际使用中价值相差五倍的钱币吗?这种钱币又怎么可能在市面上共同流通而相行不悖呢?而设计这两种钱币的初衷又是什么呢?

北宋自熙宁之后几乎每一个年号肇始都会发行大量的折二钱,这种钱的大小和重量是基本固定的,徽宗朝发行的“大观”“政和”“宣和”折二钱也都遵循这个模式。崇宁背“弍”钱若确是纪值,则明显在大小和重量上远远超过常制,这种反常现象要有个合理的解释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宋廷财政在崇宁初出现了困顿局面,为应付危局,自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二月庚午起,宋廷从陕西开始发行崇宁当十大铜钱,此事 《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文献通考》(中华书局,2013年版)等典籍均有记录。发行虚值大钱以应对财政危机原是统治者常用的手段,但不能被民众接受,崇宁折十自不能例外。崇宁大钱每一枚的重量只相当于三枚小平,却在流通中要当十枚小平使用,当然造成严重混乱,非但遭到民间的强烈抗拒,而且不少人囤积小平改铸私炉当十,加剧了通货膨胀,造成崇宁小平奇缺。今日收藏者想要得一枚崇宁小钱仍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普通品相的亦需1000元以上,而铸工精好的折十大钱则随处可得,不过15元。勉强延用至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折十大钱即已贬值至折二使用,继续铸行即成赔本生意。故宋廷借改元的契机,于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诏令停铸崇宁铜钱,替之以品级更加繁多的大观通宝:大观通宝自小平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俱备,且折十更加硕大——相当于两个崇宁折十的重量,明显是从崇宁钱的发行中吸取了教训。

由此可知,崇宁当十在实际流通中确实更多的是作为折二钱使用,但以此来定崇宁重宝背“弍”是纪值钱仍然存在问题,折十大钱作折二用是民间抵制导致贬值的结果,宋廷实是无可奈何,那么发行此背“弍”钱用意何在?这可是赔本买卖,远不如直接改铸正常折二钱方便实用,总不能是官方表态承认现实吧!看来这个结论在得到更充分的事实或资料支撑之前,仍然只能是一种可能性较大的假说。

三是铁母说。近来有研究者提出新意见,将此泉与同时发行的夹锡铁钱联系起来,以为崇宁光背和背“十”大铜钱皆是当铜钱小平十枚使用;背“弍”则是同式夹锡铁钱的母钱,所铸夹锡铁钱则当铜钱小平二枚使用。这个观点同样缺乏实际证据。现存崇宁铁钱并未发现背“弍”的品种,而从存世的背“弍”铜钱来看,也并不符合“铁母”的条件,姑且备此一说以待将来吧。

(作者单位 郑州市二七区政协文史资料办公室、中共郑州市二七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 李立科]

猜你喜欢
大钱大观收藏者
大观的艺术 艺术的大观——小记横空出世的横山大观
月光的收藏者
基于用户画像理论的艺术品市场客户群体初探
古玉的传统方法与科学技术鉴定的优劣势比较
人与事/大观
赚贼的钱
助贼逃跑
天生我才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Unit6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外过城市雕塑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