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叉尾鮰一枝独秀,今年养殖量大增,后市价格堪忧

2016-09-03 10:44蒋吉月杨春山
当代水产 2016年4期
关键词:成鱼罗非罗非鱼

文/ 蒋吉月 图/ 杨春山(供)

斑点叉尾鮰一枝独秀,今年养殖量大增,后市价格堪忧

文/ 蒋吉月 图/ 杨春山(供)

2015年,叉尾成鱼总产量大约在22万吨左右。在许多养殖品种行情低迷的形势下,斑点叉尾鮰是一枝独秀。

2012年以前,95%以上依赖出口美国。所以鮰鱼的议价主动权一直掌握在美国人手中,海外市场一旦有一点风吹草动,直接影响到国内行情,价格波动大。

这几年,国内市场开始得到开发,消费者也慢慢开始接受这条鱼,加工出口比例大为下降,内销比例越来越大,目前的占比大约为总产量的90%左右。国内市场顺利打开之后,这两年斑点叉尾鮰的行情一直都不错,养殖量也一直在增加。

2015年11月26日,美国政府正式颁布一项检测转移法规,即鮰鱼法案,限制亚洲鮰鱼(主要是中国和越南)的进口。规定从2016年3月1日起,输美鮰鱼将由现在的美国FDA检测转交美国农业部(USDA)下属的检测肉类家禽类产品的办公室(FSIS)检测,从2016年3月1日至2017年9月1日允许有18个月的过渡期。USDA将按照肉禽类的检测标准对鮰鱼进行“等同检测体系”评估。法案的颁布和实施,意味着不久的将来中国鮰鱼产品对美出口的大门基本上被关上了,虽然不少媒体发出了“中国鮰鱼产业面临生死劫”的言论,但情况真的有那么糟糕吗?

《当代水产》记者经过一番调查,发现市场已悄然发生改变。

池塘精养为主,利润2~3元/500g

出鱼

出鱼

鮰鱼卵

据了解,目前斑点叉尾鮰子鮰在全国各地都有养殖。在湖北,成鱼养殖量并不多,主要分布在咸宁嘉鱼、宜昌清江河、咸宁通山的富水水库、荆州洪湖以及新洲一带,主要有池塘和网箱养殖两种模式精养。除了清江和富水水库是网箱养殖外,其他地方都是池塘养殖,放养密度为600~1,000尾/亩左右。今年较多的人想赶上市,放养密度有所降低。

而在四川基本都是池塘养殖。“以前剑阁白龙江和二滩水库都各有2,000个网箱养殖,后来国家禁止水库养鱼就渐渐撤销了。”成都通威水产种苗公司修文基地场长秦飞说道。在池塘放养密度上,一般每亩放6,000尾苗的轮补轮放,每亩放3,000尾苗的直接整补整放,平均亩产量4,000多斤。

在广东养殖区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区,珠海、顺德、广州、江门等地,养殖零散。广州白云区江高镇一带养殖较为集中,在叉尾鮰、罗非、草鱼等淡水鱼的养殖中,叉尾鮰大概占了总量的40%~50%。

在珠三角也是以池塘精养为主,网箱养殖极少,精养池塘普遍放苗密度在3,000~5,000尾/亩,亩产量6,000~7,000斤。

混养则主要是在肇庆一带。在肇庆,以前是主养罗非鱼的池塘混养一小部分鮰鱼,每亩投放鮰鱼苗200~300尾。这两年,因为水质和放养密度过高的影响,罗非鱼链球菌病害爆发严重,罗非鱼的投放密度一再降低,现在的养殖一般是罗非鱼与叉尾鮰参半,也有参杂一些草鱼、鳊鱼等混养。

在养殖周期上需要10~15个月,全年都可以投苗,如果上半年放苗只能是去年标粗的鱼苗。1~2斤左右规格最受市场欢迎。据广州市海维饲料有限公司业务员赖艺雄介绍:“在广州白云区,一般7月左右开始投苗,从1两养到上市规格(1.2斤)需要7个月,平均6.5两就可以出头鱼;从3、4两养到上市规格大概3~4个月,平均7两就可以出头鱼。”

而在湖北,因为受冬天温度影响,湖北整体养殖周期会比南方要长。从卵黄苗标粗到1两需要4~5个月的时间。

“综合养殖成本一般在5~6元/500g左右。若没有病害,养殖成本可以控制在5元/500g,若在养殖过程发病造成损耗,成本会在6元/500g左右,正常的话是5.5~6元/500g的成本。因为今年各饲料企业饲料价格都有下调,养殖成本还可以减少0.4元左右。从养殖成本来分析,这条鱼的利润空间是很可观的。”广东佛山流通商王良平向记者分析道。

3月31日各地斑点叉尾鮰塘口价格如下表所示

广东地区90%使用罗非料,叉尾鮰专用料市场难打开

在广东地区,这条鱼的养殖以前用来当做罗非鱼的配套混养,所以使用罗非料的居多。

目前市场上使用叉尾鮰专用料的并不多。但也有部分地区养殖户开始接受叉尾鮰专用料了,如广州的白云区。而其他地方接受程度还很低,大多数人还是使用罗非料投喂。

“在白云区,2015年上半年基本上都还是用罗非专用料来养殖叉尾鮰,2015年下半年,已经有一部分人开始使用叉尾专用料了。”赖艺雄说道。

据调查,使用叉尾专用料,鱼苗的饵料系数在1.2~1.5,养殖成鱼饵料系数在1.8~2.2之间。像在湖北地区,一些种苗场也是全程使用叉尾专用料来标粗。

赖艺雄认为,用叉尾鮰专用料和罗非专用料来喂叉尾鮰在长速和体质上面都有很大差别。“从苗厂拿回苗,养殖过程中全程使用叉尾料,生长速度快的普遍 10个月左右就可以出头鱼了。”赖艺雄说道。

对于这个问题,某饲料公司负责人李总(化名)表示,“对于这个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前最开始养殖叉尾鮰时,大家都是用高档叉尾鮰料,但是都感觉性价比不高,之后又用回罗非鱼料来投喂了。”

李永健则认为,一分钱一分货,对于大多数厂家来说,越贵的叉尾鮰料对叉尾鮰养殖越好。罗非料跟叉尾鮰的配方比较接近。“我用的罗非料比一般的叉尾鮰料还要贵,主要还是跟配方有关系。我自己用的是旺海高档罗非鱼料,也有叉尾鮰专用料,据我所知,不同品牌的料比也不一样,最低的可以做到1.5左右。”李永健认为生长速度跟饲料配方和原材料都有很大关系。

阳春三月,警惕转季病害高发

虽然说,斑点叉尾鮰对生态环境适应性较强,在0℃~38℃都能生存。但在转季的时候,如冬天转春天和秋天转冬天这段时间很容易因感染疾病而造成损耗,特别是冬天转春天这段时间容易出问题。

“就在这段时间(3月),白云区有个镇及周边地方已经死了20万斤叉尾鮰,损失比较严重。我有一个客户80亩的鱼塘,损失了2万斤鱼。”赖艺雄说道。

“这个季节,叉尾鮰的主要病害是烂身、套肠、肠炎等,据我了解的情况,转季这段时间,不仅是叉尾鮰,其他一些品种鱼也都出问题了。”李永健说道。

对于致病因素,赖艺雄认为原因有二。

一是,前段时间(1、2月)温度很低,温度突然回升,养殖户加大投料,但是这条鱼的体质其实是很弱的,导致消化不良;

二是,这段时间昼夜温差比较大,引起“反底”。

李永健则认为除了天气影响,与养殖户的养殖水平不高,高密度养殖的因素也很大。

总的来说,造成损耗的影响因素第一个是气候,第二个是鱼塘的底质水质,第三个是养殖户的投喂管理。因此在转季时做好预防措施很有必要。

年后成鱼存塘量少,价格持续上涨

据市场调查了解,目前各地斑点叉尾鮰成鱼存塘量并不多,价格从年后也是一直在上涨。

在珠三角地区,去年整体养殖量相对前年要少,市场价格一直维持在相对合理的位置。

据王良平介绍,珠三角地区1kg以上的大鱼存塘量较少,大部分为小规格鱼,目前广东每天叉尾鮰的流通量在10万斤左右。规格为1~1.5kg斑点叉尾鮰的价格为11元/500g;0.5~1kg的价格为8~8.8元/500g左右。

湖南安化地区,1kg以上的价格在11.3元/500g。“现在全都卖完了,有价无鱼。”湖南安化万欣水产的万绍华向记者介绍道。

四川眉山地区,1~1.5kg的价格为9~10元/500g,更大一点的淘汰亲鱼为4元/500g。

湖北咸宁地区,0.5~1kg以上的价格为10元/500g;1~1.75kg的为12元/500g。整体存塘量比去年同期要多。

总的来说,年后成鱼价格一直处于上涨趋势。大鱼(1kg以上)价格好,多数养殖户都会选择出大鱼,所以目前各地的大鱼存塘量都不多,价格持续上涨,同时也带动了小鱼价格。但从效益上看,小鱼和大鱼的价格还有些差距,养殖户对后市价格期望很高,想把小鱼养大再卖。

市场需求旺盛,苗价高涨

有养殖就要有苗种,众所周知,嘉鱼是全国最大的叉尾鮰种苗孵化基地,全国80%~90%的叉尾鮰种苗都是来自嘉鱼。据不完全调查统计,去年全国生产卵黄苗量10亿尾左右,主要来自嘉鱼。

在去年,由于气候的影响,苗种的生产也受到影响。湖北嘉鱼县三湖渔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杨春山表示,“我们去年产苗8亿多尾,虽然产苗很多,但是存活率并不是很高。”

嘉鱼县长河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渔业协会鮰鱼分会理事彭春娇也表示,“可能去年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大,去年的苗种存活率比前年还要差,死亡率超2成,总体存活率不好。我这边做了几千万苗。”

除了湖北,湖南、江苏也有极少量叉尾鮰苗种生产,四川眉山市也有少量苗种供应,“去年眉山产苗1.5亿尾,今年至少会生产2亿~3亿尾。”秦飞说道。

而广东,主要以养殖为主,卵黄苗或规格苗大多来源于湖北嘉鱼县,经过标粗后再进行成鱼养殖。以前曾有苗场在广东做鮰鱼繁育,孵化率很低,成本比直接从湖北购买卵黄苗回来标粗还要高,养殖出来的鱼体型也不好看,所以现在广东基本没有鮰鱼繁殖场,大多数是标粗场。

“珠三角地区每年大概都会有1亿尾苗标粗生产。据我了解,仅几个大户每年就会拿几千万苗。”王良平说道。

就目前而言,国内的鮰鱼苗总产量并不少,但苗种的存活率并不高,一是跟种质资源退化严重有关,二是气候变化影响 。另外,市场上杂苗太多也有一定影响。

“现在市场上苗种确实太杂,我自己也在养这条鱼,好苗和杂苗生长速度相差很大。”江门市新会吉海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永健认为在苗种的质量上还有待提高。

3月底,还没到鮰鱼繁殖产苗季,虽然全年都可以投苗,但是产花一般是4月底至7月初,所以现在市场基本上很少有苗供应,但市场的需求状态已经有所显现。由于受到好行情和苗种供应量的影响,目前国内鮰鱼苗供应紧张,苗价一路高涨。“一般来说,这个时候湖北那边都没有什么好苗了,剩下的都是很差的苗。最差的苗也已经卖掉了,所以,现在苗种价格涨得很厉害,大规格苗种比往年至少贵了一倍。”李永健说道。

2016 年养殖量大增,四川乐山养殖量或翻倍

从近两年的斑点叉尾鮰的价格看,成鱼价格上涨,特别是今年成鱼的存塘量少,虽然苗种价格可能也会增加到一定的高度,但是,不少人对这条鱼都寄予了厚望,部分地区这条鱼的养殖量会大增,例如四川的乐山。再加上近几年这条鱼的内销市场日渐增大,都看好这条鱼的市场。

在四川,斑点叉尾鮰养殖主要在乐山市。“今年四川的养殖量应该会达到10万吨以上,大概会比去年增加一倍。目前据我所知,乐山市今年就需要约2亿尾鱼苗。”秦飞说道。“据我了解,广西今年也会准备大面积养这条鱼。 ”秦飞继续说道。

为什么今年这条鱼会受到养殖户的追捧?“主要是现在技术提高了,养殖模式改变了,赚钱了就跟风。以前这条鱼病多,现在很少听说大面积爆发鱼病。”秦飞向记者分析道。

据秦飞介绍,去年整个四川斑点叉尾鮰饲料容量是10万吨。而在广东地区,李永健则表示,“大家都看好成鱼市场价格,心理因素已经存在了,一定会暴增。但可能会受苗种限制,因为现在苗种短缺。”

王良平则表示,“今年肇庆养叉尾的量可能会增加,罗非鱼的养殖量会减少。因为去年寒潮的影响,很多品种鱼都受到损耗。今年可能会增加更多的人养叉尾鮰。”

而据赖艺雄介绍,广州白云区今年这边的养殖量应该不会增加。“因为广州这边目前被征收、丢荒的鱼塘很多。另外,目前罗非的存塘量还很多,从现在来看,今年白云这边养罗非的也会减少,这片区域很多精养罗非的流向大混养模式。”赖艺雄说道。

内销市场逐年增大,对外出口受阻,市场消化令人担忧

随着近两年成鱼价格的上涨,国内市场消费也逐渐加大,很多人都看好这条鱼的前景,但在海外市场受限,国内市场容量有限的情况下,很多业内人士也是十分担忧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

秦飞认为,“今年鱼苗肯定大卖,但明年成鱼有可能不好卖,产业扩张太快,成鱼消费可能会出现滞销。”

“湖北这边养过叉尾鮰的人早些年也亏过,怕产能过剩会影响来年的收成,现在应该会理性的养殖。”对于今年的目标,杨春山表示,“今年销量目标应该会维持在去年的水平。这要看市场的需求,需求大就会生产多一点,需求少,销售不好的话,就生产少一点。”

而彭春娇认为这条鱼市场不稳定,养殖户投苗热情高涨,越高就越危险。“因为成鱼主要是内销,美国出口的少,内销的的量一年比一年大,内销的量估计占总量的80%~90%。虽然国内市场慢慢接受了这条鱼。若美国出口不顺,这条鱼的内销是否消化得了,这个问题很令人担忧。”

据中国渔业协会鮰鱼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肖友红介绍,去年出口鮰鱼4,000多吨,2014年出口鮰鱼8,000多吨,2015年出口量较2014年减少一半,这两年出口量仅占总产量的10%左右。“美国的FDA把出口检测权移交给了美国的农业部,农业部把出口标准提高了。”肖友红对今年鮰鱼出口形势甚是担忧。

目前,还没有到苗种的生产季节,但大家的养殖热情却十分明显,“都是看近来的成鱼价格好,但是还没到投苗季节,未来行情要是有转变,很多人可能就会转养其他的品种,市场总是瞬息万变,很难去做预测。”彭春娇说道。

猜你喜欢
成鱼罗非罗非鱼
鲫成鱼绦虫病治疗一例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广东成鱼破10元/斤,今年加州鲈还会火吗?听听这几位圈内人士怎么说(附购苗指南)
海南石斑鱼明年或减产40%!鱼苗存活率低,成鱼卖不起价,石斑鱼怎么了?
罗非鱼养殖模式
贸易战,罗非鱼首当其冲!面临众多不利因素,昔日的王者罗非鱼还能打一场翻身战吗?
COX-2特异性抑制剂罗非昔布对阿尔茨海默病Aβ沉积的影响
罗非鱼 年总产量全国第三位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中的应用
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