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绶启:不同淡水养殖模式下如何实施精准营养调控

2016-09-03 10:44程纯明卫丹凤编辑整理
当代水产 2016年4期
关键词:池塘水体精准

文/程纯明 卫丹凤 编辑整理

解绶启:不同淡水养殖模式下如何实施精准营养调控

文/程纯明 卫丹凤 编辑整理

中国的淡水养殖模式太多,各种各样的都有,比如:高密度单养、混养、稻田养殖、水库网箱养殖等。去年很多养殖品种不挣钱,很多人都觉得是饲料太贵了。养鱼为什么不挣钱,我们辛辛苦苦养殖,每年贡献70%的产量,给市场提供廉价优质的动物蛋白,但养殖户的利润十分有限,有时甚至亏本。湖北的淡水水产品养殖量全国第一,但产值第二,草鱼养殖量是最大的。其中2014年超过92万吨,其次是湖南63万吨,河南13万吨。江苏淡水养殖产值第一,养殖产量以鲫鱼、虾、蟹比较大。我们发现,江苏大多数鱼的价格都要比湖北的鱼价贵。而在湖北,养殖产量70%是大宗淡水鱼,江苏43%是大宗淡水鱼,河南90%是大宗淡水鱼。因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养殖不挣钱不是因为我们养得太多,而是结构要调整。

目前,大部分饲料饵料系数太高,用廉价的原料,废物排放大。而国内对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重视。

对于水产养殖来说,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定是这样的——企业要规模化,产品要安全化,生产要环保化,管理要工业化,产业要效益化。

面对不同的养殖模式和品种,如何提升养殖户的养殖效益?鱼要吃什么,怎么吃才会更高效?这就涉及到不同的养殖模式下如何实施精准营养技术的问题了。

我们通过研究证明,水产养殖中,饲料的增长对水产品产量的增长不同时期是不同的,近期产量虽然增幅较小甚至去年还降了,但饲料质量提高了,单位饲料生产的水产品增加了。有些养殖户认为饲料太贵,不喂料养鱼。虽然节约了成本,但是也很难出效益。因为投料的好处很明显:一是长得快,二是产量高。

不同养殖模式下,我们到底该实行怎样的营养调控?我们首先来分析下南北方的养殖模式。

通常大致水产养殖模式有三大类:

单养(一个水体养一种动物);

混养(一个水体养不同动物);

分级养殖(不同水体养不同动物)。

北方水温低,生长周期短,要求鱼的生长速度快一些。华中区域养殖特点,池租低,养殖强度不大,草鱼养殖最多,小龙虾、河蟹、鲶类的养殖量也不少。

华南地区池塘租金高,这就要求提高池塘生产力,养殖密度要高;南方的水温高,所以鱼生长速度快,调水尤为重要;生长周期长,可多季养殖。

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现在的水产养殖要求要做到两个字:精准!

下面我们从几个养殖模式,说一下这个词。我们可以根据鱼体不同营养阶段的营养需求,来算它到底需要多少饲料,需要什么时候投喂,做一个非常好的管理模型出来。

高密度单养模式下的营养技术最重要的就是精准估算。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结合环境因子的变化,计算鱼类需要的营养,再结合鱼体摄入氮、贮积氮、排泄氮,我们可以建立投喂管理和污染评估的动态模型,实施精准投喂。实验证明确实能够有效减少饲料的浪费,大大降低饵料系数。此外,精准投喂还可以减少氮磷的排放。

对于这种高密度的养殖,鱼受到的密度胁迫比较大,所以我们需要保证鱼体健康,饲料中可考虑使用免疫增强剂。一旦我们要考虑免疫的问题,很多营养需求的数据都会发生变化。比如说Vc的添加是生长需求的2倍。

另外,大家以前不太关注粪便的稳定性,在饲料中,粘合剂合理使用可改变粪便的物理性状,有效改善水质。

前面讲的是精养技术,那么半精养技术下我们该如何投喂呢?中国在华中地区,大部分养殖水体,很多池塘是一边投料,一边利用天然饵料。在草鱼的养殖中,种草养鱼非常普遍,可以节约饲料、提高草鱼的品质。

研究发现,在一定的水体中,天然饵料可以提供部分营养,如罗非鱼在7、8、 9月对蛋白的需求会不同,为什么8月需要的蛋白最小呢?因为8月的天然饵料比较丰富,池塘的天然饵料给鱼虾提供了营养。在不是高强度的养殖时候,合理利用天然饵料,不仅可以降低养殖成本,水质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

那么,到底低档饲料能不能用?——那得看你怎么养!

低档饲料的消化吸收利用率会差,自然废物就比较多。生物絮团是把鱼没有利用的饲料,变成微生物,再被鱼利用。我们通过实验在其中一个实验组加了一些碳源以后,有效提高了池塘的鱼的生长和产量、降低了饵料系数。底泥中营养盐的释放也能够达到节约饲料、改善水质的效果。

混养模式下,我们选择混养料,需要精确算一下,兼顾不同品种和营养循环,目标是各得其所,获得最大效益。混养池塘的投喂可考虑使用不同的诱食剂、分区投喂、分时投喂、分颗粒大小投喂。

北方水温低,养殖周期短,所以应该用更加优质的饲料,不要怕用鱼粉,而是要尽可能快速达到出鱼规格。

我们华南的养殖模式,是高品质的饲料和上市前的调控饲料,达到快速生长和提高上市品质,同时兼顾水体微生物的培养,配合功能性营养和免疫增强剂和合理使用,把废物变成有用的蛋白源。

另外关于冬季营养,很多地方冬季是不投喂的,其实,只要温度合适,可以适当投喂,肥满度会好很多,可有效提高越冬后的体质和对病害的抵抗力。

除了不同养殖模式下的营养调控策略,我们还应该关注品种选育、饲料加工、投喂频率和饲料蛋白和氨基酸等问题的研究。从品种选育的角度解决营养学的问题,从投喂的角度解决饲料的问题,如提高投喂频率可以节约饲料中的蛋白和动物蛋白。

最后,上市前的调控也十分重要,主要包含两个方面:改善口感,降低有毒有害物质。

总的来说,高性价比的饲料不能只追求饲料价格低,和鱼儿抢食等,更应该看重整个养殖的经济效益,包括饲料成本、成活率、鱼产品品质、药物费用、环境成本等。我们不仅要养殖高效益的鱼,更应该养出健康的鱼。

猜你喜欢
池塘水体精准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多源污染水体水环境质量提升技术应用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热闹的池塘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广元:治理黑臭水体 再还水清岸美
精准扶贫二首
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