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

2016-09-08 23:16李永平
读者欣赏 2016年9期
关键词:双峰胡人丝绸

李永平

骆驼,在北朝至唐代的塑像、壁画、墓葬中频繁出现,通常由胡人牵引,满载各种货物、用具,也有胡人骑驼的造型。其形态、组合、驮载的人或物品等,无一不暗示着当时社会的变迁和观念意识的变化,成为丝绸之路的象征符号。载人与驮物的组合变化则反映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品交流、信仰观念传播、文明文化的碰撞融合,孕育出独特的丝路文化。

驼帮由各色人物组成,既有贵人也有奴婢,既有使节也有商人,他们在东西交通线上源源不断地来回奔波。汉代墓葬出土的各类材质骆驼艺术品还是少量的,从北朝到隋唐的骆驼造型艺术品则数量很大,不仅有陶骆驼、三彩釉骆驼,还有冶铸的金属骆驼。骆驼的驮载物往往是东西方商品的缩影,主要有货包、丝绸、长颈瓶、金银盘、水囊、钱袋、织物、毡毯、帐篷支架以及干肉等,在驼背上还出现过活的小狗、猴子与悬挂的死兔子、野鸡等,最典型的特征是以一束丝作为驼队运载的标志,反映了丝绸之路上商人外出经商时商品丰富的情景。骆驼背上还有琴瑟乐器和胡汉乐队的出现,这也成为漫漫路途上商人们边行边娱的生活写照。

沙漠、草原、高山,丝绸之路蕴含着说不尽的艰辛和酸楚。它因丝绸而发端,逐渐演变为后来的文化之路。骆驼在这条常有风沙、时有战争的道路上行走。唐代诗人张籍在《凉州词》中生动地写下了丝路的场景:

边城暮雨雁飞低,

芦荀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

应驼白练到安西。

丝绸之路的驼铃声,曾经历几个世纪,回响于中国内地与西域之间。驼铃声带来的不仅是丝绸之路的繁荣与辉煌,还为不同地域、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骆驼在沙漠中踏出了一条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使不同的文明穿越大漠融汇碰撞。曾经商贾络绎不绝的丝绸古道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渐衰退;千年驼运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浩浩荡荡的驼运商队已不复存在,清脆悠扬的驼铃声也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然而,留在丝绸古道上的先民和驼队的印迹,以及生生不息的骆驼精神,将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铸成一座永恒的丰碑。

陶骑驼俑

隋开皇十五年(595年) 通高47cm 长30cm 1980年山西省太原市沙沟村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骆驼高大健壮,作站立状,下置长方形底座。骆驼直颈昂首,胸部剪鬃整齐,双目圆睁,张嘴似在嘶鸣,短尾上曲。双峰之间驮有丝绢、皮囊等物。皮囊制作精致,囊中满装物品,外形显示饱满,囊面有革带,两侧为“回”形纹,两端各饰虎头图案,形象凶猛,生动逼真。骆驼囊上坐一胡人,浓眉深目高鼻梁,头戴圆形毡帽,身着圆领窄袖褶衫,腰间束带,脚着船形靴,双腿一伸一曲,左手紧握缰绳,右手持饼进食。就其整体造型而言,兽大于人数倍,比例虽有夸张,但作者的主要意图是显示当时的运载工具—沙漠之舟骆驼的负重能量。其造型生动,惟妙惟肖,反映出古代西域商旅与中原地区商贸往来的景象,是中亚或西亚商人劳碌奔波于丝绸之路的真实写照。

彩绘陶载物骆驼

西魏 高21cm 长20cm 1984年出土于陕西省咸阳市胡家沟侯义墓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骆驼昂首仰颈,背上有一方形垫板,是为驮架,驮架上有一大束丝绸。这件骆驼似为单峰骆驼,单峰骆驼较为少见,驼身较小,四腿修长,长于阿拉伯和北非等地。北朝时期,随着来华胡人的增多,以骆驼载物从事商品贸易的商队频繁往来于丝绸之路上,这件载物骆驼就是当时商队载物骆驼的真实写照。

三彩卧驼

高25.4cm 长31cm 1995年出土于西安市东郊韩森寨

卧驼通体施褐色黄釉,驼身肥壮,双峰高耸,四肢跪地,引颈昂首,张口露齿,似在嘶鸣。

三彩胡人牵驼俑

唐 人高76cm 驼高93.4cm 甘肃省秦安县叶家堡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陶胎,质较松。胡人俑身施黄绿色釉,头仰视,右手握于胸前,左手握于腰间,呈牵驼状。俑身穿翻领大衣,内着红色衣衫,足穿长筒靴,站立于踏板上。骆驼通体施褐色釉,昂首向上,张口露齿,双峰较高,四腿直立于长方形踏板上。形象写实,生动地表现了丝绸之路上西域胡商的形象。

彩绘釉陶载物骆驼

唐 高43cm 长42cm 1971年出土于陕西省礼泉县郑仁泰墓

骆驼昂首挺胸作长鸣状,驼峰间置一驮架,上垫圆形花毯,横搭一个表面绘黑色圆圈纹、装满货物的袋子,袋子两边挂着卷装织物、扁壶、刀、箭囊等日用品以及兔子之类的猎物,驼背上还趴着一只可爱的小猴子。

三彩载物骆驼

唐 高47.8cm 长42cm 1959年出土于西安市西郊中堡村

骆驼呈棕褐色,双目圆睁,昂首嘶鸣,背部披绿色椭圆形垫子,双峰间安置一木制驮架,架上横搭装满物品的袋囊,袋囊两端饰彩色虎头图案,挂有成卷丝绸及飞禽、野兔等猎物。

猜你喜欢
双峰胡人丝绸
破山剑
塞翁失马
灵 山
Artist Prints Charms of West Lake
略论胡人在南方丝绸之路民间艺术交流中的价值
《全宋词》中的胡人文学形象分析
丝绸般的黑发,盘旋少女顶上
丝绸情调
可行性指南丝绸衬衫款
丝绸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