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新时期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新路将创业经营在教学中加以仿真

2016-09-09 08:13郝杰
纺织服装周刊 2016年31期
关键词:东华大学纺织案例

本刊记者_郝杰

东华大学新时期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新路将创业经营在教学中加以仿真

本刊记者_郝杰

东华大学在校企合作中对接纺织、服装产业需求,实现学用结合。

工商管理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专业,但长期以来始终存在着“不接地气”、知行脱节、人才综合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等瓶颈,由此产生的问题就是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纸上谈兵,学生能记忆理论方法但不懂应用,知识方法仅靠课堂传授,来源单一,部分能力培养缺少抓手,尤其是跨界融合创新创业能力不足,理论知识学习更多是被动接受,缺少积极探求精神。

而近年来,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学位教育质量却稳步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取得丰硕成果,连续三年为东华大学蝉联上海市创业项目数量第一名做出突出贡献。学校领导为此被教育部树为典型在全国高校会议上介绍成功经验,部分校友的创业成果还得到国家领导的肯定。

据该院副院长赵晓康介绍,学院针对纺织服装行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需求,立足管理人才综合培养的规律,探索形成了校企合作、知行合一、“理论教学+案例研究+仿真训练+实战活动+经验分享”五位一体的纺织服装行业管理人才综合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在教学中改革授课方式,引入国际著名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方法,实现师生角色互换,建立了多家校企合作的教学培养基地和合作项目,从企业征集“活生生”的管理问题带到学校课堂,并把部分课堂直接搬到企业现场开展“头脑风暴”研讨。该教学方法依托学院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将企业竞争决策和创业经营加以仿真,实现了学与用的有机结合,并带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该成果获得了纺织之光2015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仿真实践避免“失手”

通过企业调研,旭日工商管理学院意识到,新时期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正面临着挑战。赵晓康表示,从企业反馈情况看,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素质有很高的要求,一是要有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二是随着技术更新加快,要有自我学习能力,要有适应性、前瞻性;三是要有综合应用的实践技能;四是要有团队合作研发精神;五是要有能积极分享的交流意识;六是要有人文情怀的生活情趣。赵晓康举例说,企业利润下降,可能学财务的会从财务上去分析,学营销的从营销去分析,但没有人从综合角度去分析,这就是分科教育的弊端,因此综合应用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现在教育与社会需求有很大脱节,学校培养的学生无法在企业马上上手,打通学生进企业最后一公里非常重要。”

“校企合作对接纺织、服装产业需求,定制产业发展所需课程和项目。”赵晓康说,东华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始终注重发挥自身学科发展特色,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略,例如,高级工商管理人才(EMBA)“纺织高峰班”的成功举办,与香港旭日集团、香港制衣工业局、台湾精明纺机集团、中国恒天集团、深圳纺织等知名纺织、服装企业的密切合作,引入定制化目标明确的教育培训项目,如零售管理、时尚营销,以及特设纺织商品学、服装市场营销、创新思维、时尚产业与创意概论等特有的课程和纺织面料、纺织机械前沿技术、服装款式色彩搭配与鉴赏、纺织印染与环保技术等系列讲座,形成了管理教育与行业融合驱动的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贯穿产业技术、行业和产品的最新趋势,吸收大量的行业专家、企业案例和创新实践素材,明确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提高学生的创新感受,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不接地气”的缺憾。

“工商管理专业与理工科专业不同,学生做实验很难。”赵晓康表示,学校开设了咖啡厅,让学生自行采购原料,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管理运用,吸引回头客。但这样的实践不可能很多学生参与,而且一旦经营失败会付出很大代价。目前,学院的做法是通过引进仿真实习软件,进行仿真实践。学院引入用友集团开发的沙盘模拟实训课程,结合校内管理决策仿真实训课程,通过学生角色扮演、情境模拟、团队合作,避免了学生拿真实企业“练手”所可能带来的损失,更增强了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特别是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寻找解决方法,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愿,大大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全案例教学让学生主动求知

学院在建立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研究生实践基地和教学基地的基础上,引入国际知名商学院的案例教学和研究方法,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思考,在应用中理解、巩固、反思、创新。这些基地企业鲜活的管理困境,成为学生在老师带领下课内外共同研讨的话题,并结合“理论学习+案例研究”,完全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大大提升了学习的效率。

全案例教学方式的引入,将理论知识隐藏在案例里,由教师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抽丝剥茧加以提炼,虽然花费了更多的时间最后得到相同的理论知识,但由于是学生“主动探寻”的结果,所以学生更容易掌握牢固,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实现了师生角色互换,达到了由“知道”向“领会”乃至“分析”的教育目标。

目前,该项成果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旭日工商管理学院MBA、EMBA、MEM、MPAcc等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中,极大地促进了工商管理专业学位教育培养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东华大学纺织案例
澳洋纺织
募集52万件物资驰援东华大学
浙江珍琦与东华大学共同成立个人护理用品创新研发中心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东华大学研发出可体内吸收型蚕丝导线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