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媒体时代企业报发展方式

2016-09-10 00:58水晶石
时代金融 2016年20期
关键词:传播方式传统媒体企业

水晶石

随着互联网以及移动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体的边界变得日渐模糊,众多传统媒体纷纷探索并积极实践与新媒体相互融合。但是企业报在这股浪潮中却鲜有动作,这固然有其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和具有一定行政色彩的因素,但企业中越来越多的年轻读者群正加速疏离报纸转向新媒体的现实却不得不引起企业报的关注。

企业报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促进企业运营管理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记录了企业的历史,展示了企业的形象。与都市报等其他传统媒体相比,企业报具有更专业的视野、更专业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具有背靠大树好乘凉的优势,但其劣势也是很显而易见的,比如体制落后,专家匮乏,品牌影响力小,新闻性不强,时效性差等,随着企业内部网络、公众号等各种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报时间受限、版面受限等劣势更显突出。

基于以上特点,企业报应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等,结合自身优势,从四个方面打好功夫。

一是以新闻策划助推企业发展。很多企业报往往给人“四季歌”的印象,年复一年的可以预测。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就通过加强新闻策划,合理配置新闻资源,在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上做文章,才能形成特色和风格,留住读者。比如在选题环节,选题既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精神,还要服务于企业的中心工作,但长年累月的自上而下的宣教式的传播方式必然会引起读者的排斥,这就需要通过不断创新、精心策划主题,打破单一从工作角度找新闻的老框框,善于从职工群众的生活中去找新闻,用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生动报道吸引职工,感染职工。比如《中国城乡金融报》就通过设置“农行典范时代风采”“身边楷模”栏目,既对全国的先进典型加强报道,也对基层一线的岗位标兵、业务能手等不遗余力的做好宣传,受到了读者的喜爱。

二是用原创报道吸引读者眼球。当下新闻作品同质化严重,要使報纸办出特色,必须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所在发出自己的声音,在纷繁凌乱的“公共信息”中找到符合读者兴趣的新闻内容,并运用独特视角和专业水准理清新闻线索和观点,这样的原创新闻才是报纸的核心竞争力。比如农行西藏分行20年,《中国城乡金融报》运用了纪实报道、重头报道、系列报道、典型报道、即时报道、专题报道、特刊报道、配合报道等多种报道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报道农业银行全心全意履行社会责任,取得了良好的报道效果。

三是建设新媒体扩大传播能力。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仅手机网民规模就达到6亿,在互联网的深度普及下,移动互联网时代已全面开启,随之而来的是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但是建设新媒体的关键并不在于“建”,而在于“设”,即设计新媒体。首先是传播思维的改变。多年来,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单向的、线性的,而新媒体要求传播必须以用户为中心分众精准传播、全流程可跟踪传播,也就要求企业报了解受众群体的需求,以读者为核心,读者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其次是传播方式的改变。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传播方式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作为企业报要通过运用新媒体,使报社的编采人员在第一时间获取新闻线索,使新闻报道更加迅速及时。

四是以媒体融合扩大生产能力。多数企业报都人才不足、体制僵化,在建设新媒体的过程中更显人员紧缺,这就需要整合人才资源,学习借鉴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操作模式,推动公司新闻产品和传播渠道的有效整合,促进报纸、杂志、网站、微信在生产、传播、经营过程中一体化融合发展。此外,目前大多数企业都设有自己的官方网站以及APP,企业报应融入企业的客户服务之中,嵌入企业的客户服务场景,帮助提升客户体验度的同时,也提升企业报本身在企业当中的价值,夯实生存根基。

企业报肩负着本企业舆论宣传的重任,既要坚守办报理念,也要融入时代发展,既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也要利用新兴渠道,在新一轮变革中才能坚守住最后的舆论阵地。

猜你喜欢
传播方式传统媒体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左维泽:肝炎的分类、传播方式及预防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节日宣传,让传统传播方式换“新颜”
“自媒体”与“把关人”——微博作为一种传播方式的法律问题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