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现状与前景

2016-09-10 00:58王英梅
时代金融 2016年20期
关键词:发展研究现状分析

王英梅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商品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传统的银行机构已经不能满足资金流通的数额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非银行金融机构便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且随着社会商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在金融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这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较重要的推动作用。首先,非银行金融机构是对银行的补充,在金融体系中所占据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其次,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在资金周转、引进外资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社會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非银行金融机构势必会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占据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非银行金融机构 发展研究 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市场经济的大力扶持,金融资产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从金融层面上可以看出,金融结构与经济基础结构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而且银行的金融资产数额在金融结构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几年,在非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下,银行资产所占的比重都不足50%。一般而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整个金融体系中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下面,本文从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入手,对我国目前非银行金融机构总量不足、内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作深入探讨,进而给出了发展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具体对策。

一、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定义阐述

非银行金融机构是一种独特的金融机构,除了专业银行和商业银行以外的从事金融作业的机构体系,都称作非银行金融机构;一般而言,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各类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此外,从事资金担保工作以及资产管理工作的许多公司也都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与传统的银行金融机构相比,非银行金融机构最大的特点就是资金的来源不同,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是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来获取资金,很少经营存储款业务,而且资金运用主要是以非贷款的金融业务为主。在21世纪初期,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放贷数额就已经达到了国家金融总数的一般,而且到目前为止,又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放贷已经超过了金融总数的半壁江山,在促进金融流通、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外,我国诸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往往具有很强的政策性,这类非银行金融机构都是由政府创立的,而且在创立之时往往具有专门为为贯彻、配合政府的社会经济政策与意图的功能,而且不具有较强的盈利目的,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从而为政府的各项金融活动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从而促进政府经济的发展,同时带动社会的全面发展。最后,政策性金融机构往往还具有许多特性,该类机构是在特定业务范围内来从事相关业务,而且该机构一般都需要政府的财力支持和信用保证,而且整个非银行金融机构就能满足各种业务需求,所以不需要许多分支结构的设立。

二、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非银行金融机构是通过以股票发行、债券发行、提供保险等方式应用于长期投资的金融机构,西方发达国家早在18世纪就开始了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到目前许多机构体系已经发展的近乎完善。而我国的非金融机构体系则是从上世纪末期开始的,到目前为止其发展历程还不到半个世纪,所以在许多地方还有许多欠缺,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下所述:首先,外部监管机构过于形式,不能发挥其监管功能;许多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各个地方都有设立,而不同地区对于不同地区的政府部门所负责地方非银行金融机构管理要求不尽相同,所以这就在管理上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其次,许多地方非银行金融机构一般都有审批准入、日常监管、政策制定、风险处置,而在工作中许多非银行金融机构往往对于管理者和监管者的界限不是很明确,特别是对于一些偏远地区,政府部门往往更加注重对地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审批和政策制定,从而在风险监管、检测分析等方面还具有很多欠缺。其次就是监管工作的不到位,目前许多地区的监管会分支机构对于小型贷款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没有实现更加有效的管理,而且当应对那些规模较小的违法违规行为时,甚至没有明确的处理规定,不能进行实时跟踪监测和查处。最后,随着具有融资功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不断发展,许多违法违规且具有经营风险的行为和组织不断暴露出来;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不断发展,许多金融案件或经济纠纷频繁出现,而且许多地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身影频频出现,如,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而这类公司的规模较小,而且可信度也不够高,经过出现一些非法集资以及非法担保的行为,而这类非法行为往往能使群众获得更高的利益,所以能够吸引更多人的眼光,而且在监管总体薄弱的情况下,随着具有融资功能的地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这也给一些非法机构提供了发展机会,所以导致金融纠纷越来越频繁。

三、非银行金融机构规范发展建议及对策

首先,应该完善非银行机构监管体系,形成监管合力;各地区的政府部门应该为该地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做好科学规划,各地区应该根据其实际现状,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地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实施细则和监测制度,进而保证机构与企业或其他用户之间的资金流动;而且要对地方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定期的检查,并且保证检查过程中的严谨度,从而更加合理有效的消除各种风险状况,对于非法违规的经营现象应该进行依法惩处;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出更加健全和完善的体系,进而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和政策措施互动,形成监管合力,保证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其次,要加强风险监测,提高风险防范水平;我国政府应该制定出统一的地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监测制度,从根本上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而且应该明确对于不同风险的判别指标,进而对于地方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进行科学的评估;再采用取风险提示、风险预警、高管约谈等方式加以强化,进而保证不同地区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正常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再在整个金融机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是其内部结构和管理体系都需要不断完善,进而消除各种风险,保证该机构的健康运作。

参考文献

[1]王达.影子银行演进之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及其引发的冲击——为何中国迥异于美国?[J].东北亚论坛.2014(04).

[2]李维宜.破产法价值取向的选择与实现途径的思考[J].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03).

[3]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成就与问题课题组,孙健,薛永玲,瞿衡瑞,陈刚,纪建悦.试论中国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J].农村金融研究.2000(05).

猜你喜欢
发展研究现状分析
北方水稻机插秧技术发展研究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略谈现代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