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桢作品中的物象研究

2016-09-10 07:22徐月蓉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物象诗歌

内容摘要:建安时期文人刘桢,是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其文学创作为建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从目前来看,学术界对刘桢作品中的物象研究似乎略显薄弱。本文对刘桢所有作品中的物象经行了分类和整理,从植物物象、动物物象和其它物象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归纳了刘桢作品中的物象使用的两个特点,并且分析了刘桢作品物象使用的影响。

关键词:建安时期 刘祯 诗歌 赋 物象

一.刘桢作品中物象概论

刘桢的作品,今存者据俞绍初《建安七子集》辑录,诗歌有八题十三首(《公宴诗》,《赠五官中郎将》四首,《赠徐干》,《又赠徐干》,《赠从弟》三首,《杂诗》《斗鸡》,《射鸢》)另有失题诗十四则;赋六篇(《大暑赋》《黎阳山赋》《鲁都赋》,《遂志赋》《瓜赋》《清虑赋》);文五篇(《谏平原侯植书》《与曹植书》《与临淄侯书》《答曹丕借廓落带书》《处士国文甫碑》)另有失题文七则。本文把这些作品中的物象分为三大类:植物物象,动物物象和其他物象。下面就一一论述这三类物象。

(一)刘桢作品中的植物物象

刘桢作品中的植物物象大致可分为木和草两种。

1.木物象

刘桢的作品中有两首诗,一则失题诗及两篇赋中运用植物物象。在《公宴诗》中用珍木等物象来表达宴会的盛大及诗人对昔日宴会的美好记忆和怀念之情。扶木物象源于古代神话中的树名,《山海经·大荒东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在《大暑赋》中借用这一物象表示太阳升起的地方。刘桢的一则失题诗:“昔君错畦畤,东土有素木。条柯不盈寻,一尺再三曲。隐生置翳林,控倊自迫速。得托芳兰苑,列植高山足。”其中诗人用素木意象表达对曹氏父子赏识的感激之心。桑梓指桑树和梓树的合称,因古人多在居住处周围种植桑树用来养蚕种植梓树用来获取蜡而合称指代家乡。《黎阳山赋》写于刘桢行军途中路过黎阳山,登高望远,一时怀念家乡之情无法抑制,故写下此赋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浓浓思念。刘桢作品中最为世人所知的是《赠从弟》三首,第二首中的松柏物象历来被世人赞赏,用松柏在冬季依然挺拔青翠的自然属性来喻人的品格高洁,这一手法与屈原《离骚》中“香草美人”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用松柏喻品格高洁手法也被后人所借鉴。

2.草意象

在《赠从弟》其二中刘桢用蘋藻这一物象来勉励从弟要有高洁的品格。在一则失题诗中:“青青女萝草,世依高松枝。幸蒙庇养恩,分惠不可赀。”用女萝草对高松枝的依附表达对曹氏父子的依附。刘桢作品中有木物象五种草物象三种,其中有喻高洁的松柏、蘋藻,寄相思的桑梓,表感激的素木、女萝草。

(二)刘桢作品中的动物物象

刘桢作品中的动物物象以鸟物象最具代表性。刘桢的作品中,有四首诗歌、一篇赋中运用鸟物象。在《公宴诗》中诗人用灵鸟物象来表现宴会的盛大和对此的追忆,回忆往昔的欢愉则流露出对过去的深深怀念及对其的渴望。在《赠从弟》其三中用凤凰物象表达自己对从弟追求高洁志向的期冀。在《杂诗》中描写凫和雁在池塘里的悠游自在表现对自由的向往,连用两个动物物象表明动物自在的生存方式,从而更突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在一则失题诗中:“翩翩野青雀。栖窜茨棘蕃。”用野青雀自喻表达对曹氏父子的感激,其中“野”字突出了依附曹氏之前的无主,从而加强对曹氏父子知遇之恩的感激。在《鲁都赋》中把马车的盖比作飞鹤来突出鲁都的人丁兴旺和富庶。

(三)刘桢作品中的其它物象

刘桢作品中除植物物象和动物物象还有其它物象,其中具代表性的是时序之风物象。

在刘祯的诗歌中有七首诗及四则失题诗中运用风物象,其中通过春描绘夏秋冬四季风给人的感受不同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在一则失题诗中:“初春含寒气,阳气匿其晖。灰风从天起,砂石纵横飞”和《赠徐干》中都描写了初春之风,其中前者是充满寒气刮起砂石之风后者是和煦的微风,然而诗人在和煦的春风中想到的是分别的好友徐干因此流露出感伤怀念之情。在《公宴诗》中描写了夏天的风,在欢快融洽的宴会中清风带来清凉之感,令人身心愉悦。在《赠五官中郎将》其二中和《赠五官中郎将》其三中,前者描写了秋天的风扬起落叶和地上的埃尘,病痛缠身的诗人在萧瑟的秋风中思念起分别的故人分外感到哀伤;后者描写秋天的风使人感到凄凉、寒冷。在《赠五官中郎将》其一中描写了冬季的风给人以寒冷之感。很明显,刘祯的作品中风物象集中标明了春和秋两个季节。春天到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而刘桢作品中春天的风物象却如秋天一样悲伤惆怅、充满感伤之情。秋天满地落叶、秋风萧瑟的气氛与诗人的疾病缠身、思念朋友的凄凉无助之感相一致,此时诗人的风物象不仅仅是诗人真正感受到的自然现象,也不是自然时节变化的反映,而是与诗歌融为一体,被赋予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二.刘桢作品中的物象特点

(一)鸟物象的使用和特点

刘桢的作品中通过鸟物象流露出的感情都是充满对生活的积极向往、乐观之情。而同时期三曹,应玚,王粲等文人作品中关于鸟的物象传达的情感都是消沉,忧伤的,表现的是无所依托,无所希冀的感叹。如曹操诗歌《短歌行》中用“乌鹊”表现渴求贤主的人才心中的彷徨犹豫。曹植在《白鹤赋》用“白鹤”自喻曹丕继位后自己备受压抑的痛苦,希望自己能如白鹤挣脱束缚获得自由。曹丕《燕歌行》中用“群燕”南飞喻思妇盼君归而不至的失意,孤寂。应玚的《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中以南北徘徊的“朝雁”自喻,表达自己的漂泊流离。王粲的《杂诗·鸷鸟化为鸠》中用“鸷鸟”来表现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困苦的心迹。

而刘桢作品中鸟物象表达的感情与其他建安时期文人有差异,与其不同的社会政治观,人生观和个性有关。刘桢在其《遂志赋》中表达了他的政治理想和人生理想,他渴望以军事手段结束战乱,自己则功成身退,隐身蓬庐。刘桢功成身退的政治理想既不同于三曹一统天下,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也不同于王粲,陈琳的功名意识和徐干的明哲保身,这也表现了他高洁不屈的人格。刘桢是人格独立意识较为强烈的文人,他不甚热衷于与诸子的同题唱和,他个性倔强,有“平视甄氏”之举。正是他高洁不屈的人格和功成身退的政治理想,在其作品中用禽鸟物象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生理想时,流露出的情感是积极向上,充满希望之感。

(二)时序之风物象特点

刘桢在作品中细致入微地展现了四时之风的不同特点并以此来表示四季的变化,体现了其在继承发展前人的基础上,注意表现自己的特点。

刘桢在一则失题诗中的灰风物象是首次出现,把风这一感官事物用视觉描绘出来,其中的“灰”字传神的表达了环境的恶劣,显示了诗人对风物象新形式的有效探索。在《赠徐干》一诗中,诗人运用组合物象:风+轻叶+飞鸟,在旧有的风物象中注入真挚深沉浑厚的情感,使风物象在审美特质上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在《公宴诗》中,把自然之风与诗人内心的豁达、欢快之感巧妙地融为一体,抒发心志。在《赠五官中郎将》其二中,把素叶、埃尘和风组合起来营造萧瑟的氛围,抒发相思之情。《赠五官中郎将》其三中,把清风和白露联系起来,突出了深秋之风的寒冷及寒风之下的凄凉感受,由身体的感受到心里的感受。从以上分析中可知,刘桢的风物象在形式和情感两方面较于前人均有相当进展,其突出成就主要体现在风物象艺术质量的提高,其对风物象丰富复杂的认识和运用对后世有借鉴作用。

三.刘桢作品中的物象影响

刘桢在作品中创造了许多物象,这对后代文人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刘桢作品中的“珍木”物象,在唐代李白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中和清代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中都用来指珍贵的树木。这些新物象不仅对后世文人创作是提供了更多的物象借鉴,更重要的是这些物象的创造丰富了古代文学宝库,对古代文学有所发展。刘桢作品中的物象使用也形成了刘桢作品清峻脱俗的艺术风格。刘祯诗歌中清峻脱俗的风格对后来的二陆、左思、鲍照、高适等都有影响。陆机的诗赋倾向于绮靡,但也不乏清新秀丽之作,如《悲哉行》。左思的《咏史》组诗,风骨刚健。鲍照的诗歌,杜甫在《春日忆李白》中写道:“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刘祯赋中,用清新的笔调描写家乡的风土人情和优美的自然风光,通过使用物象来咏物抒情,一改汉大赋的粉饰太平,篇幅也变为短小精悍,对赋文体由以汉大赋为主转变为偏向抒情小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俞绍初.建安七子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

[2]王巍.建安文学概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7.

[3]王鹏廷.建安七子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

[4]王鹏廷.论建安七子后期文学创作的幕僚侍从色彩[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3)

[5]张振龙.孔融作品中的用典及其文艺思想[J].学术交流.2009(3)

[6]萧楚敏.建安七子诗辨伪述略[J].语文学刊.2014(10)

(作者介绍:徐月蓉,赣南师范大学学生)

猜你喜欢
物象诗歌
从物象走向图像——以《自行车写生》为例谈基于视觉语言养成的儿童写生策略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如何与物象相处
诗歌是光
诗歌岛·八面来风
诗歌论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