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媒介在英语多模态课件中的应用

2016-09-10 07:22王成秀李森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多模态高中英语

王成秀 李森

摘 要 大众媒介的广泛应用为高中英语多模态课件的制作和使用提供了便捷途径,提高了英语教学效率。文章讨论了英语类大众媒介的分类、特点,探讨了高中英语多模态课件中大众媒介的应用并提出相应的原则。

关键词 大众媒介 多模态 英语课件 高中英语

报纸、杂志、广播、网络媒体等大众媒介为英语教育提供了即时便捷的信息,丰富了教学内容,对提升教学水平和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也为高中英语多模态课件的制作提供了大量时代特征明显的素材。利用大众媒介制作和使用多模态课件具有诸多优点:它提供时代特征明显的语言;它使抽象知识形象化、重难点问题清晰化;它能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及知识应用能力。多模态课件兼声音、文字、动画、图片为一体,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方式刺激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研究大众媒介在高中英语多模态课件中的应用尤为重要。

一、英语类大众媒介的分类及特点

1.报纸

报纸是普及性最广和影响力最大的媒体,是人们了解时事、接受信息的主要媒体。英语报纸传播速度快,信息传递及时;信息量大,说明性强;权威性高;消息准确可靠,知识丰富。某些英语报纸享有较高的信誉,如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时代英语报(The Times)、中国日报(China Daily)、新闻周刊(Newsweek)等。这些报纸杂志都有官方网站,教师可以定期阅读选择适当的材料用于英语课件的制作、学生阅读或翻译练习。

2.杂志

杂志是人们传递信息、传播知识、弘扬文化的主要信息载体之一。杂志保存期长,读者可以长时间阅读,且重复阅读率高,传读率高。杂志知识性强,其内容多以专业知识、科普知识、语言知识为主体,不同的杂志拥有不同的读者群,比如《疯狂英语》杂志适用于高中学生阅读。

3.广播

无线广播媒介是通过无线电波向拥有接受工具的广大受众传送节目信号的活动。首先,英语广播新闻来源广泛、内容丰富、语音地道,是英语教学多模态课件不可多得的材料。其次,英语广播传播方式即时,任何国家发生的事件、趣闻等都能快速地播报给人们。再次,英语广播传播范围广泛,受众层次多样。最后,英语广播收听方式随意,适合高中生收听的广播有CNN,BBC,VOA等。

4.网络媒体

首先,网络媒体具有便捷性特征。读者可以利用电脑、手机随时随地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其次,网络媒体具有交互性特征。读者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也可以对其所读内容进行评论和反馈。最后,网络媒体具有超文本性特征。读者不受文本的限制,可以利用音频、视频形式的英语网络了解英语新闻内容,拓展各类词汇。现在有很多不错的学英语网站,如普特英语、沪江英语、中国日报网等,教师可以下载各种难度和话题的音频和视频材料。

5.书籍

书籍文本性特征强,权威性高,是师生进行英语学习的根本来源,也是视觉模态英语课件的材料来源。英语类书籍包括文学著作、教材教辅等。各类高中英语教材也涵盖词汇、语法、听力、口语、语音、阅读、写作、翻译等各方面。

6.电视

电视的主要特点是直观性强。电视视听合一,人们能够亲眼见到、听到如同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各种事件。电视的这种直观性使它超越了读写障碍,即便学习者词汇量不大,事件发生背景不太清楚,也基本上可以看懂或理解电视传达的内容。对高中生而言,CCTV-9是较好的听力材料。目前电视在网络环境下具备回放功能,因此教师可选取相关电视报道内容,用手机、相机等录制微视频制作多模态PPT。听力和口语输出可以借助观看美剧、英剧提高。

7.电影

英美电影题材繁多,教师可以节选与课文话题相关的悲剧、喜剧等录制视频,学生可通过这些视频学到大量实用的口语,如在进行选修6Module2教学时,可选用电影《The Chronicles of Narnia》课后欣赏,促进学生对单元话题fantasy literature的理解,同时练习口语、听力及词汇运用。

二、多模态话语的界定

模态指人类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感官与人、机器等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方式。顾曰国(2007)指出,用单个感官进行互动叫单模态,用两个感官进行互动叫双模态,三个或以上的叫多模态[3]。根据张德禄(2009a)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框架,话语意义大部分是由非语言因素组成。该框架主要由文化层面、语境层面、意义层面、形式层面及媒体层面组成。文化层面指以文化为主要存在形式的意识形态和作为话语模式的体裁结构潜势。语境层面由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构成。意义层面指话语意义、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及谋篇意义。形式层面指每种模态都有实现意义的形式系统,包括语言的词汇语法系统、视觉性、听觉性、触觉性表意形体及其相关的视觉语法系统、听觉语法系统和触觉语法系统。媒体层面指话语在物质世界表现的物质形式有语言和非语言两类,非语言形式指面部表情、手势等肢体语言及网络平台、PPT、语言实验室等工具[4]。多模态话语形式主要由语言、图像、音效及手势动作几个方面实现。

三、大众媒介在高中英语多模态课件中的具体应用

1.视听模态的应用

视听模态可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是高中英语多模态课件制作中常用的模态。视听模态具有图像、文字、动画、声音等要素,突破时空限制,克服文字符号过于抽象单调的特点,向学生传递生动形象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电视新闻、网络新闻、电影等大众媒介为课件制作提供丰富有趣的材料。剪辑录制微视频能帮助教师适时引入课文、激发学生兴趣。制作微视频的工具可以用camstasiastudio8.0、office2013、格式工厂、Adobeultra CS3等。

在制作视听模态课件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选择的电视、电影、网络视频等应语音地道、语速适中、简单易懂,贴近学生生活且与课文话题相关,这样便于学生边听边记录。其次,剪辑的视频时间应控制在5分钟左右,这样可以减少学生的听力负荷。在使用视频模态课件时,应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听力、口语练习。对视频中涉及到的生词、人名、地名、人物等首先作简要介绍,要求学生边听边记录关键词,以便复述和回答问题。最后,教师将视频内容的重难点作简要翻译。如在高二上学期开学之初可选用网络媒体上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开学演讲》,学生观看之后讨论并交流自己对演讲的理解,对responsibility、future的理解,进而讨论自己在新的一学期、一学年应该怎样做,如此既进行了英语教学也进行了思想教育。

2.听觉模态的应用

网络媒体、收音机等可提供BBC、VOA、NCE等的音频,为课件制作提供最新材料及信息。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利用MP3cutter音频剪辑工具剪辑合成需要的音频。英文歌曲、网络新闻的音频、文字模态可以用于课件制作中训练学生听力,但选择的材料应短小,内容贴近话题,录音清晰易懂。热点新闻报道、网络英语歌曲常可作为选择的对象,但应避免劲舞、Disco等快节奏的歌曲,经典的轻音乐更容易用来作听力练习。在使用音频模态的课件提高听力时,也可以用VOA,BBC,CNN的报道、新闻做精听练习。先听1~2遍获得大意,然后以意群为停顿做精准的重复练习。或者也可把5分钟左右的听力材料做听抄练习(以句子为单位,做听写练习)。以外研版新课标高中英语必修3为例,在处理教材以环境为话题的Module3、4时,可用MP3cutter将Michael Jackson的Earth Song进行编辑,让部分单词缺失的歌词置于PPT中,学生边辨音边做听写填空练习。播放视频3遍后核对答案,然后让学生跟唱,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其中,锻炼听力、口语,并促进学生对话题的理解,培养学生听歌学英语的爱好。

3.视觉模态的应用

视觉模态在英语课件中应用最广泛。教师应将文字、图片、图表等融为一体,刺激学生视觉感官参与学习。网络媒体热点图片、动画等配以英语例句构成一张图文并茂的课件,英语报纸热点话题以照片的形式可直接置于课件中进行背景介绍或知识延伸,锻炼学生的阅读、翻译能力。网络媒体新闻文字材料可直接为课件制作提供材料支持。如讲解delivery时,教师可参阅中国日报网双语栏目一周热词回顾,拓展词汇:快递(deliveryrush)、物流(logistics)、运输(transportation)、分拣(sorting)、配送(distribution)等。

课件中太多视觉模态的PPT容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从而使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大约在15分钟~25分钟,因此在制作PPT课件时,要有意识地在视觉模态PPT中插入一段动画、声音等能引发学生注意的素材,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到课堂。

四、大众媒介在多模态课件中的应用原则

大众媒介为高中英语多模态课件提供灵活多样的材料选择,大众媒介在多模态课件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双主体原则

双主体原则指多模态课件内容必须以课文话题、知识点为主体,以大众媒体视觉模态为主体,以图片、声音、动画、电影片段、录音剪辑等为辅助,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知识点、语言点的理解,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与课文话题、知识点等无关的图片、声音等尽管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但更多地是干扰学生的注意力。课件中的文字要精练,教材上的大段文字阐述不必在课件中重复出现,即使要出现,也要尽量浓缩,以浅显、精练的文字归纳出要点。过多花哨的大众媒介素材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制作PPT时应突出课程的重难点。教师可把搜集的大众媒介素材和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放到PPT中,然后再摒除重复和相关性不大的素材。

2.适度原则

适度原则可应用于高中英语语言和内容方面。就语言而言,教师在制作多模态课件时,应尽量选择合适的语言材料。发音不准、语言点错误的音视频材料不仅会误导学生的发音,还会降低语言运用能力。如网络媒体中的某些例句存在语言点错误,教师必须对例句多加选择才能引用于课件。教师还应把握选择内容的度,选择难度适中的材料才能保证语言知识输入的有效性。就内容而言,教师选择的材料应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大众媒介超越国界,语言多样,传播各国的思想意识形态。而中西方思想文化差异巨大,因此教师应有正确的价值观,在筛选英文资讯做课件时,既要保证内容的趣味性,又要看重内容的公正客观性。

3.质量原则

质量原则指多模态课件必须保证质与量的统一,这关乎学生吸取知识的质与量。教师在利用大众媒介做课件时,首先应保证质的来源。选择权威性、可靠性的大众媒介是正确引导学生吸收知识的先决条件。其次要保证量的恰当。大众媒介信息广泛,更新迅速,教师应掌握好所选材料的量。高中英语课件设计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考虑学生的兴趣、知识的时代特征等,大量地堆积视觉模态材料会使重难点不突出,音频模态背景声音过大则会影响学生的听力辨音。选择的媒体视频、音频时间应控制在5分钟左右,过长的音频视频会分散学生注意力,不能达到有的放矢的效果。

合理利用大众媒介进行高中英语多模态课件教学,不仅让教师省时省力,避免传统教学的弊端,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扩大学生视野。但采用多模态课件进行教学一定要让课件与板书有机结合,让传统教学方式与新时代技术融合才能更高效地促进语言教学。制作多模态课件需要录制、剪辑技术等,因此教师应敢于迎接技术挑战,遵循大众媒介在多模态课件中的应用原则,让课件更高效地服务于课堂。

参考文献

[1] 李树刚.新时期大众媒介对英语教学的影响[J].新闻战线,2014(11).

[2] 王芳.论英语课堂中多模态课件的应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5).

[3] 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2).

[4] 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2009(1).

[作者:王成秀(1979-),女,四川成都人,四川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李森(1979-),男,四川成都人,四川省温江中学教师。]

【责任编辑 王 颖】

猜你喜欢
多模态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高效之路的探索
多模态话语中的詹姆斯·卡梅隆电影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多模态交互式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多模态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课堂的构建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