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合的股骨

2016-09-10 07:22R·韦恩·威利斯
新作文·初中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骨伤部落遗址

〔英〕R·韦恩·威利斯

还是学生的时候,我有幸旁听了著名的人类学和考古学家玛格丽特·米蒂的一个讲座。下课前,一个听众提问:“发掘出一个原始部落的遗址后,您怎么判断这个部落是不是已经进入早期文明阶段了?”我猜正确答案可能是在遗址中发现了陶罐或者鱼钩,再不就是碾米的石臼。

米蒂教授的回答却是:“受伤后又愈合的股骨。”她接着解释说在一个完全野蛮的部落里,个体的生死纯粹取决于残酷的丛林守则:优胜劣汰。除了少数特例,多数受伤的个体都无法生存下去,更别说等到骨伤痊愈了。如果在一个部落的遗址中出现了大量愈合的股骨,就说明这些原始人在受伤后得到了同伴的保护和照顾,有人跟他们分享火堆、水和食物,直到他们的骨伤愈合。

最后米蒂教授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标志着原始人类开始懂得‘怜悯’,而‘怜悯’正是文明与野蛮之间最根本的区别。”

(选自《意林》2011年第8期)

★赏读借鉴

本文情节简单内容短小,读起来却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写法上有以下特点:1.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给人以亲切感,也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2.以对话推动内容的发展。文章的对话简洁精练、生动精彩,同时,又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推动着内容的发展。3.卒章显志。文章结尾处通过米蒂教授的话,画龙点睛,点明题旨,对文章内容进行有力的概括与归纳。怜悯是文明与野蛮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善良与爱心的体现,也是创造幸福美好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猜你喜欢
骨伤部落遗址
神秘的地下遗址
关中李氏骨伤学术流派简介
关中李氏骨伤学术流派简介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刘家庄遗址的跌宕发掘
高职高专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