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

2016-09-10 07:22朱新望
少年文艺 2016年10期
关键词:园地刊物稿件

朱新望

这年秋天,一百多位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儿童文学作家、儿童文学刊物编辑和出版商济济一堂,研讨怎样给孩子们写文章,怎样出版。会后,我和童话作家周锐边走边聊,忽然看到邵平老师走在一侧,急忙上前问候。邵老师是煦煦长者,在评论界编辑界声名如雷。周锐介绍了我,邵老师立刻伸出手,说:“《小狐狸花背》是本好书,获奖了嘛!”我这个一向自认为不行的人,得到大权威当面夸赞,不由得颜面发红。邵老师看到了,又真诚地说:“好就是好,不必太谦虚!这样的书我们也需要,给我们写写稿吧。”说着就给我介绍江苏少儿社,介绍江苏少儿社麾下的各个刊物。

这样,我知道了《少年文艺》。

参会的那么多作家光环耀眼,邵老师却从人群后面拉出我,向我约稿,这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和支持,我不能不努力写下去。在这以后的许多年里,我给江苏少儿社投过几个中篇和翻译稿,都获得了好评。

我不知道,这些成绩可以告慰知我助我的恩师否?

我极少写短篇,从创作《小狐狸花背》开始,我写的几乎都是六七万字以上的中篇长篇。直到临近退休,才觉得“干轻活”的时候到了,应该改写短篇。当然,把写短篇比作干轻活是不恰当的,短篇写好也非常不容易,但短篇毕竟篇幅小,写起来不至于旷日持久。

由于极少写短篇,我与儿童文学刊物接触不多。当我摸索着写出一个短篇,问题来了,该投寄给谁呢?2008年,我上网搜索了一下,吓了一跳,儿童文学发表园地不知何时变得“萧条”起来!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各省市的作协和出版单位争相办儿童文学刊物,几乎每省市都有一家,有的甚至有四五家,真是万紫千红,芳菲遍地。十几二十年过去,这些刊物怎么都偃旗息鼓了呢?有几家历史颇久远、影响较大的刊物,也关紧文学的门窗,挂起升学辅导的招牌!

所幸,《少年文艺》还在坚持,还是一片草长莺飞,花红柳绿。这是中国大地上儿童文学刊物已不多的几个亮点之一。我感到温暖,感到亲切。

自此,我开始把稿件投向南京。

退休了,我希望自己的日子相对宽松些,因而创作量不大,几年来只有几篇,主要发表在《少年文艺》上。在与编辑的交往中,我发现,这家刊物的编辑十分敬业十分认真,没有因为不了解我而轻视我的稿件,也没有因为了解了我而放松对稿件的审阅和修改。我发现,他们的文学素养也很高,无论对稿件中文字的删除还是修补,都是锦上添花,给原作增色不少。我写作的几个短篇,发表后都被各地报刊一再转载,并被收录进这样那样的书籍中。

值此江苏《少年文艺》创刊四十周年,让我道一声感谢—感谢邵老师的介绍,感谢江苏少儿社的坚持,感谢《少年文艺》提供的发表园地和它辛勤负责的编辑,感谢这些为中国儿童文学发展,默默做出贡献的人们!

猜你喜欢
园地刊物稿件
我的问题③
刊物贺词
园地再现
艺术园地
艺术园地
书画园地
陈道明越俎代庖
读者论坛等
启事
编后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