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院

2016-09-10 07:22李长菊
少年文艺 2016年10期
关键词:烤红薯后院大伯

李长菊

大伯已经是第五次从城里回来。

他一进家门,就坐在那里抽烟。偶尔他会抬起头来,看一眼那些袅袅上升的烟雾,好像他所有的话语都存在里面了。奇怪的是,那些灰色的烟雾,也总是袅袅绕绕的,幻出好多字来,只是春至读不出来。

门外的菜地里有秋虫在鸣叫,声音细弱得像穿过针眼的草梗。只是蓦然的,它们的声音似乎会大好几个分贝,挠得人心里乱乱的。

妈,就算我求你啦。你孙子急等着房子结婚呢。你说再凑不够首付,我怎么办?

奶奶不说话。她坐在一个蒲团上,微闭着双眼,似乎在听,又似乎什么也没有听进去。

大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站起身来,走了。奇怪,他头发,竟然有好多白的了。仿佛是一夜之间,他就老啦。

春至盯着大伯的背影,心里忽然很不是滋味。

奶奶,大伯走了。

走了好,走了好呀。奶奶嘟囔着,似乎一脸的轻松,又似乎有无限的惆怅。

奶奶,你真的不同意大伯把后院卖掉吗?

不同意。除非我死了。不,就是我死了,也不能卖掉。奶奶口气很是坚决。

为什么?

奶奶没有说话。她好像没有听到。她站起来,去了门口的菜地。那里有她的萝卜、白菜和南瓜。

大伯说要接奶奶去城里,把老宅子的后院卖掉,那些钱就能给哥哥凑够买房子的首付,但是奶奶不同意。

妈,你为什么不同意?你的后院留着干什么?种菜有门口那片地。再说了,里面的房子也要塌了,谁还去住?大伯第一次回家和奶奶商量的时候这样说。只要卖了后院,他就接奶奶去城里享福去。

享福?在城里我能种菜吗?我能用柴草做饭吗?

妈,不能。但是你能享福。饭不用你做,你只管吃就行了。

那是享福?那是等死。我种菜是享福,做饭是享福,你不明白。

妈,就算牺牲一下你的幸福行吗?你孙子真是急等着用这笔钱呢。大伯第二次回家时这样说。

只是奶奶不管大伯再说什么,就一句话,后院不卖。

后院,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荒废的院子。里面有五间土坯房,门窗早就腐烂了,外面的墙皮,很多地方也已经脱落。房顶上的黑瓦,被太阳晒得有些发白,缝隙中长着几棵杂草,院子里更是野草齐膝。按说,奶奶那么珍惜土地的人,应该在里面种上点东西才对,但是奶奶不种。她很少去后院,她也不让春至去。她对春至说,那个地方,你少去游逛,离得远一点好。至于好在哪里,她不说。春至问过,但她好像突然哑了一样,什么也不说。

一直荒芜的后院就这样一下子在春至的眼里具有了别样奇异的色彩。他期待着去里面看个究竟。只是奶奶自从大伯来了后,似乎加强了对后院的监管。能打开后院的那把钥匙,时刻攥在她的手里,好像害怕被人抢去似的。

奶奶,你不喜欢去城里吗?春至一边玩弄着手里的电动遥控汽车,一边随意地问。

不喜欢。城里有什么好?车多,人多,乱。

可是,城里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呢。大商城,里面什么东西都有。还有一些游乐场,更是好玩。还有呀,城里没有黑夜,到了晚上,街上也亮得好像白天似的。

天该黑的时候不让它黑,就像该亮的时候不让它亮一样,都是不行的。

可是,奶奶,那么多人都喜欢去城里呢。

你也喜欢?

当然,如果我爸妈能给我找到接收学校,我就去城里读书。奶奶,那样老家就剩下你一个了,你会孤单的。

不孤单,我有后院呢。

可是奶奶,后院不会说话。

是不会说话。只要我守在它身边,我就心里踏实。心里踏实了,这日子过得才有滋味。

奶奶,你不怕大伯再也不回来了吗?

不怕。这是他的根呢。

可是他遇到了困难。

是遇到了困难。可我们做人,不能忘本呢。

什么是本?

在困难的时候人家帮助过我们,我们就应该为人家着想。

这和后院有什么关系?

睡去吧。天不早了。说着,奶奶站了起来。

奶奶,你先去睡吧,我不困呢。

我先睡去了。你随你爸,晚上不睡,早晨不起。这样可不好。

我知道,我就坐一会。

春至看着奶奶进了屋。

自从爷爷死后,她总是早早就上床歇着去。她说坐晚了,脑袋会胡思乱想,想法乱了套,很多事情也会乱。但是睡觉就不会胡思乱想了。

春至不明白奶奶的话。不明白的时候,他就想也许是自己读的书太少了吧,等到上了初中,他就应该明白奶奶的意思了。他有这个自信。有一次他发现了一张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试卷,他只考了五十八分,可是现在拿过来一看,简单极了,真不知道当初是咋想的。所以,有时候听不懂奶奶的话,他也不着急,他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明白的。

很快,屋子里就传来了奶奶细微的鼾声。春至听了一会虫鸣,又发了一会呆。但是他还是不想去睡。开学后,他还没有从暑假的随意中回过神来,总是琢磨着怎么玩。但是乡下不是城里,没有多少好玩的地方,这让他觉得有些憋屈。不过,爸爸已经说了,最多再让他在乡下上一年,明年升初中就让他去城里。整个暑假,他是和爸爸妈妈在城里度过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新奇和喜悦。他喜欢那样的日子。他敢说,在城里的时候,他完全忘记了乡下,忘记了奶奶,至于后院,更是远如云霞了。

反正奶奶睡着,我何不自己去后院里看看呢?虽然白天奶奶不让他去,但他早就发现,那扇锁着的门其实很像盲人的眼睛,没什么用,它挡在那里,只是一个摆设,只要稍微搬动一下门板,他就能挤进去。想到这里,春至很兴奋。

他蹑手蹑脚地走了出去。

后院的门还是锁着。久经岁月风霜的两扇门像两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彼此依偎着,懒洋洋地斜靠在门框上。春至蹲下身子,趴在门缝最宽的地方往里瞧,顿时,他惊呆了。

里面亮亮堂堂的,一幅忙忙碌碌的景象。很多狐狸,似乎正在忙着搬家。有的往外搬箱子,有的搬着凳子,还有的抱着衣服之类的东西……离春至不远的地方,有一只小狐狸,他坐在草丛里,什么也不做,嘴里还在嘟囔着什么。

小宝,你能不能也来帮帮我们?天亮之前,我们必须把东西搬完。我跟你说过几次了,我们必须搬家。

妈,我不是说过嘛,我们可以不必急着搬,奶奶并没有答应她的儿子把这房子给卖掉呀。

孩子,难道你没有看出来吗,老太太已经很为难了。我们是帮助过人家,可是这也不应该成了我们赖在这里不走的理由。再说了,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一直占据人家的房子,即使老太太的儿子不来打房子的主意,我们也应该自觉搬走了。唉,都怪我,没有先见之明。

妈,可是我喜欢这里。草那么茂密,空气那么清幽,一天到晚静静的。我喜欢躲在草丛里让蝴蝶来找我,也喜欢躺在梧桐树下,让她的花香把我唤醒。虽然一年只有一次春天,但是我的脑海里每天都有花朵千姿百媚,只要我愿意,我就可以一直生活在春天,有记忆真好。

叫小宝的狐狸噘着嘴巴,流出了眼泪。我从一出生就生长在这里,现在,你让我住到陌生的地方,我真的不喜欢。

我知道,儿子,其实你在这里才住了几年,你想想我,自从我有记忆以来,就住在这里。那时候你姥姥和你姥爷还活着。日子过得很清苦,但是很快乐。那时候这个院子里住着的是前院老太太的婆婆和她的孩子们,不过,那时的婆婆还很年轻,是一个年轻的妈妈,而她的孩子们,都很小。我们一家就借住在她的柴草屋里。本来,我们是害怕人的。所以,我们一家每天都生活得战战兢兢,害怕被杀或者被撵走。有一年冬天,特别冷。一连下了三天的雪。我爸爸出去找吃的,什么也没有弄回来。我饿得直哭。妈妈说一开始她还害怕人家听见,就用手捂住我的嘴巴,可是后来,看我脸蛋憋得通红,实在可怜,觉得也许我不会挨过那个冬天,就由着我哭了。妈妈说其实她也做好了饿死的准备。后来,我就哭不出声了。当一阵烤红薯的香味弥漫了整个屋子的时候,我以为自己在做梦。妈妈说她一下子就清醒了过来。她挣扎着爬出柴草堆,在灶边的碗里,放着三块热烘烘香喷喷的烤红薯。什么也没想,她抓起一块,就放在了我的嘴边。妈妈说那是她一生中吃过的最美味的东西。那三块烤红薯,救了我们的命。吃完后,妈妈心里忐忑不安,她忍着寒冷,溜进了老婆婆住的房间。

妈,我不吃玉米窝头,我要吃烤红薯。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坐在板凳上,嚷嚷着。

妈,烤红薯呢?我明明看到有三块烤红薯的。一个流着鼻涕的小女孩大声嚷嚷着。

妈,我就要吃烤红薯。一个更小的男孩摇着妈妈的胳膊。

孩子,我们有玉米窝头吃,可是灶屋里的一家,什么也没得吃呢。我给他们了。

他们是谁?

他们也是爸爸妈妈和孩子,和我们一样。

你骗人,我怎么没有看到!小男孩从板凳上站了起来,他因为生气而脸蛋通红。

孩子,他们不让我们看到,是我们不好,他们觉得我们不值得他们信任。将就着吃吧,春天很快就来了,到那时,我们就有好东西吃了。

妈妈说从那之后,她不再刻意隐藏行踪。爸爸再出去找着什么好吃的东西,总是尽量留出一份,给他们。虽然我们不是一类,但是我们像是一家人,其实就是一家人。后来,那个老婆婆过世了,不过现在的老人和那个老婆婆一样善良。她从来没有打扰过我们的生活,所以,我们应该知足了。

妈,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该一直生活在这里,你想,现在老太太那么老了,她需要我们在她身边陪着她。

话是这么说,可是她有她的难处。

妈,她知道我们住在这里是吗?

傻孩子,这还用说?你忘了,每年除夕的时候,我都领着你和哥哥姐姐们去串门,我们不就是去她那里吗?

可是妈妈,我觉得我们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呢。

嘻嘻——那是妈妈故意领着你们绕了很多路,在路上的时候,你们不是一样开心吗?

妈,要不,我们中秋的时候再去拜访一下老人吧,你想,即使我们要走,是不是也要提前打个招呼呀,我们就这样不声不响地走掉,也不好呀。小狐狸看着妈妈,一脸的期待。

可是,我们都搬了那么多东西了。狐狸妈妈有些迟疑。

不要紧,我帮你们搬回去。妈妈,你就答应了吧,我们再去一次,我想见见她。

好吧,不过,过了中秋,我们就走,再也不能耽误下去了。

那好吧,过了中秋,我们就搬。小狐狸说着,开心地笑了。他蹦蹦跳跳地跑到院子中央,抓起一个板凳,往屋里走去。狐狸妈妈清了清嗓门,对其他孩子说,孩子们,先不要往外搬东西了,我们过了中秋再搬吧。

妈妈,过了中秋再搬?一个大一点的狐狸跑到狐狸妈妈跟前高兴地问道。

过了中秋吧。中秋那一天晚上,我们都穿上好看的衣服,走亲戚去。不过,你们可不要不懂礼貌呀,不能随便乱动亲戚家的东西。还有,这几天要练习练习那个动作,我看你们一定忘了。

妈,就是卷起尾巴站直身子吗?

刚刚放下东西从屋子里跑出来的小狐狸一边问,一边调皮地把自己的小尾巴往上卷了起来。

对,就是这个动作。只要藏好了尾巴,我们再穿上好看的衣服,戴上面具,是谁也发现不了我们的秘密的。狐狸妈妈有些骄傲地说。

我们记住了。几个小狐狸一起回答道。

时候不早了,都早点睡吧。

一阵嘈杂的脚步声过后,院子忽然就陷入了一片黑暗中。

春至使劲擦了擦眼睛,眼前除了一个黑漆漆的院子,再也没有什么东西了。躲在草丛中的虫子们好像忽然占领了阵地的兵士,起劲喧哗着。

为了确定自己不是在做梦,他使劲拧了拧自己的胳膊,钻心的疼让他不由得抖了一下。

除夕?每年的除夕他们都来?自己怎么没有见过?春至一边思索着,一边往家走。哦,记起来啦,就在去年的除夕,他们刚刚吃过年夜饭,准备发钱粮的时候,来了一家人。是妈妈和四个孩子。

那时,爸爸已经把准备发给天地诸神的纸钱准备好了,春至准备好了要放的鞭炮,妈妈也把供品端上了桌子。

一家人浩浩荡荡地走了进来,一进家门,几个孩子就喊:姑姥姥,我们给您拜年啦,祝您福泰安康!同时,四个小脑袋一溜排开,跪地上砰砰磕了几个响头,不等奶奶回屋给他们拿出糖果,他们就跑开了。

不急着走,来屋里坐一会,坐一会。奶奶极力挽留。

不了,大姑,我们还有好几家没有去拜年呢。妈妈模样的人亲切地跟奶奶打着招呼。

妈,这是你哪门子亲戚?爸爸问。我不记得你和他们有过往来呀。

你不记得就不是亲戚了?喊我姑呢,当然是我娘家的亲戚。你知道,我们那个家族那么大,我不认识的侄女也是有的。奶奶说着急匆匆地进了屋,好像害怕爸爸再问什么似的。

因为妈妈惦记着春晚,她就催促着爸爸赶紧把钱粮发了。于是,爸爸就不再过问,他点燃了纸钱。春至等纸钱烧完了,就急切地点燃了鞭炮。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他们开开心心地迎来了新的一年。

怪不得他们总是不进屋呢,也许是害怕露出尾巴来吧。春至这样想着,慢慢地进入了梦乡。

奶奶,还有几天到中秋呀?

第二天他睁开眼睛,就问早就起床的奶奶。

想吃月饼了?

不是,我就是想问问。

还有五天呢。也不知道你爸妈回来不。

我爸没有说。奶奶,你希望我爸爸回来吗?

那当然。人越老呀越像小孩子,盼着过节呢。

为什么?

过节的时候家人才能团聚呀。人老了,就像燃在雪上的柴,怕冷呢。

春至看着奶奶,不再说话。如果爸爸把他接走,那奶奶就真的一个人在家了。想到这些,他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中秋到了。

爸爸妈妈都没有回来,他们说工作忙,走不开。前一天,大伯说回来过节的。可是到了中秋那一天,他打来电话,说哥哥的房子要交首付,他也不能回来了。

钱凑够了?不用卖后院了?奶奶似乎忘记了儿子们的不归所带来的不快,毫不掩饰她的惊喜。

不用了,我们凑够了。事情真是巧得很呢,你孙子拿了一个什么科技奖,光奖金就好几万呢。电话里的大伯,也是毫不掩饰他的喜悦。

奶奶因为高兴,似乎一下子年轻了很多。她出出进进的,弄了好多好吃的菜,就好像要邀请谁来做客似的。

奶奶,这么多好吃的,我们吃得了吗?

吃得了。难得我们开心呢。这些菜,不仅我们吃,还要给天地吃,月亮吃。

月亮会吃吗?

当然,只要我们诚心邀请。

十五的月亮,像个刚刚出炉的大月饼,亮澄澄的,挂在无边无际的天桌上。春至看了又看,也没有发现哪个星星有嘴巴,没有谁来吃这个大月饼,也太可惜了吧。

春至帮奶奶把所有的菜肴都端上桌子,拿了板凳,摆好酒盅,放好筷子。时不时,他会朝门口张望。

春至呢,你爸爸妈妈不回来就不回来吧,他们忙呢。

奶奶乐呵呵地坐下,对春至说,今儿虽然只有我们两个,但是我们不孤单,有天、地、月亮、星星们陪着我们过这个节,我心里高兴着呢。

奶奶,还有风、树、虫子——

大姑——

就在奶奶端起酒盅刚刚放在唇边时,传来了一声响亮的叫声。

春至赶紧站了起来。他的心怦怦直跳,他期待的时刻终于来了。

姑姥姥,中秋节快乐!

哎呦呦,我说我今天怎么这么开心呢,原来是有亲戚来呀!快,坐,坐,我们一起吃这顿团圆饭!

几个孩子不等奶奶让,他们一人抢了一个小板凳,坐下,就吃了起来。月亮越升越高,照着这热闹的一桌人。

你这侄女呀,哪个节日也想着你姑,今儿个说什么也得喝上一盅酒。

大姑,我可不会喝呀。

妈妈,你就喝吧,今儿不是过节嘛。

春至忘记了吃东西,他一会看看这个,一会看看那个。他们开心地吃着东西,时不时的,还会把好吃的菜夹到奶奶碗里。当然,春至的碗里也有很多。

空气中弥漫着月饼、饭菜、酒的香味,明亮的月光好像从天上奢侈地倾洒下来的牛奶。凉兮兮的风用味道传递着千家万户的喜悦,快乐的秋虫,在看不到的角落里拨响了它们的琴弦,熟悉的乐曲像一块块柔软光滑的丝绸,在风中摇摆,起伏。

妈妈,酒那么香呀,我好想尝尝。最小的那个说。他穿了一件T恤衫,只是这T恤似乎小了一点点。

你这孩子,那么小,怎么能喝酒呢?妈妈嗔怪着。

妈妈,就一小口。

你就让他尝尝吧,不是过节了嘛。奶奶说。

那,就一小口呀。妈妈说着把她的杯子递了过去。

呀,真香。

我也尝尝!

我也尝尝!

哈——喜欢喝酒,来,都尝尝。奶奶高兴地端起她的酒杯。

春至也开心起来。不过,他从来不敢喝酒。他跑进屋里,把端午节时没有喝的饮料拿了出来,就这样,他们几个喝饮料,奶奶和他们的妈妈喝起了酒。

大姑,你年纪大了,就不要喝那么多酒了。

难得我今天开心呢。这段时间,我这心天天悬着,现在,后院不用卖了,我这心呼啦一下就踏实了,来,再喝一杯。

喝一杯!

小孩子总是坐不住。吃了一会,春至就和几个孩子玩去了。春至拿出他所有的玩具,和他们分享。他们有的喜欢电动汽车,有的喜欢拼装玩具,还有的喜欢漫画书,最小的那个,喜欢的是玻璃球。春至就着月光,和他趴在地上玩了起来。他学着春至的样子,趴在地上,把大拇指放在食指后面,弹着玻璃球。

咦?虽然春至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但是看到他撅着屁股露出来的尾巴,还是忍不住喊出了声音。

怎么了?

没什么,我的手指上可能扎了一根刺。

我看看。他跑过来,抓住春至的手指,小心翼翼地吹了几下。

好啦,我妈妈就是这样子帮我弄刺的。

你真行。春至不由得拍了拍他的脑袋,感觉毛茸茸的像个圆嘟嘟的球。

看,我进了!他欢呼起来。那个圆溜溜的玻璃球,直溜溜地滚进了坑里,怪不得他高兴呢。

孩子们,来扶着你们的妈妈!奶奶喊着。

我真的是喝太多了,从来没有喝过这么多酒呢。大姑,我们要走了,你也要早点休息。今天,我们真是太开心了。

你们一定再来呀。你们来了,我们在一起才热闹呢。奶奶真诚地说。

他们一家歪歪扭扭地走了。只是每个人的身后,都露出一截毛茸茸的尾巴。明晃晃的月光,似乎不能隐藏,也不想隐藏任何东西,一切的一切,都像在阳光下,清晰地展示着本来的面貌。

春至呆了。他把嘴巴张成一个圆圆的月饼状。

春至呀,帮我把桌子收拾一下,该睡了。奶奶好像什么也没有看到,井然有序地收拾着桌子。

奶奶——奶奶,他们——

他们没有少帮我们呢。有一年晚上地震,我们一家都睡得很死,是他们一个劲地呼喊,才把我们叫醒的。救命之恩怎么能不记着?奶奶望着月亮,神情很是庄重。

可是,我们也帮过他们呀。

我们给人家的帮助,可以忘记,但是别人对我们的帮助,我们要世世代代记着。

春至回转身,朝着后院的方向望去,那座历经了无数风雨的老房子,正像一座岛屿,浮在月色中,静谧,安详。

插图/常德强

发稿/沙群

猜你喜欢
烤红薯后院大伯
“前院”与“后院”
“前院”与“后院”
秀逗蘑菇村
泰然处之
烤红薯
一块烤红薯
门前那棵冬青树
少一些抱怨就好
并非第一现场
盛满月光的后院